■郭永富 白志強 通訊作者(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影響健康的最常見疾病之一。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膝關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退變,但臨床上碰到的病人膝關節退變的程度并不一樣,有的病人僅僅50 歲,整個膝關節就已經退變老化得非常嚴重了,有的70 歲的病人,膝關節僅是輕度退變。那究竟是為什么呢,下面讓我為您科普一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相關知識。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為病理的疾病。該疾病的發生與年齡、長期勞損和遺傳等因素有關。該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緩解癥狀。在人體的所有關節中,膝關節不僅要支撐全身的重量,還需要承擔日常生活中頻繁進行的動作,例如走路、跑步等,因此很容易發生勞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中老年群體中是非常常見的。該疾病通過積極的治療后可以明顯緩解。
疼痛
根據疼痛程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疼痛程度可以分為五度:一度不痛,二度輕微疼痛,三度中度疼痛,四度中度疼痛,五度劇烈疼痛。多數患者膝蓋疼痛屬于輕度和重度,大多是鈍痛,一般會伴有沉重感、酸脹感,瘀滯感,膝蓋會感到不適。
腫脹
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腫脹的癥狀,并反復發作。
畸形
部分患者膝關節可能會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關節骨緣增大的癥狀。有些患者不能完全伸直膝關節,嚴重者的膝關節呈曲攣縮畸形。

此外,還會出現功能障礙、運動節律異常,如打軟腿、彈響聲、絞鎖癥等;運動能力減弱,如關節僵硬、走路不穩、屈伸受限等。
年齡因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關節軟骨修復能力逐漸降低。
體重因素:體重的增加會導致膝關節的受力不均,關節負荷增加。
職業因素:有些特殊職業人員也容易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例如體力勞動者、職業運動員等。
合并癥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等。
外傷因素:由于外傷、手術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軟骨破壞或關節結構破壞改變。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就會加重,且早期為陣發性后轉變為持續性尤其是夜間疼痛加劇,這也是造成膝關節活動受限出現跛行的原因。若不持續治療,關節就會出現危險。下面一起來看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保守治療
一般治療:避免再次發生創傷,膝關節受傷后應適當休息,抬高患肢。
藥物治療:常用的消炎、鎮痛類藥物,包括非甾體藥物,如西樂葆、樂松、力美松、安康信等,同時可予以外用劑型,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患者的疼痛。營養軟骨藥物包括硫酸軟骨素、鹽酸氨基葡萄糖等,還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藥,藥物種類較多,可以起到一定緩解腫脹的作用。如果部分患者癥狀較為嚴重,可在關節腔內注射其他藥物,如玻璃酸鈉可改善骨營養、增加關節潤滑度,緩解癥狀。
理療、體療:可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炎癥物質,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增加股四頭肌力量、膝關節穩定性。
手術治療
關節炎反反復復,且關節已經出現畸形時就必須采取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治療的方式可分為關節鏡手術、關節重建手術等,如果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較輕,選用關節鏡下手術操作就可以解決,如微創或者用PRP(富血小板血漿)。如果疾病處于膝關節炎后期,建議進行重建手術,如關節置換術。
中醫外治方式
中藥外敷法:一般將數十種中藥外敷于患處,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藥塌漬 可見光治療:塌漬是在加熱和中藥雙重作用下生效的,加熱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代謝,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血管、神經功能,有利于組織修復;溫熱還可以使皮膚毛孔擴張,中藥通過擴張的毛孔滲透于肌膚,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溫經活絡 祛風除濕的作用。
中藥熏洗療法:熏洗藥方一般由紅花、木瓜、規制、獨活等中藥組成,具有疏通腠理,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同時熏洗可以使局部的血管擴張、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增強組織的生長和修復能力。
中藥離子導入法:利用直流電將藥物離子通過皮膚、穴位、病灶或黏膜導入人體的一種現代外治法,具有藥物與直流電物理療法的綜合性作用。
在30 歲以后人的膝關節軟組織開始退變,因此對膝關節的日常養護應該及早進行,盡早干預。
秋冬季寒冷潮濕,患肢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在關鍵部位戴上護膝,盡量不要讓患處接觸涼風。
傷膝活動必須慎做。有些活動或鍛煉比較傷膝,例如上下樓、爬山、跳繩、深蹲,尤其是負重深蹲,此類運動不適合中老年人和輕中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目前國內外比較推薦的運動方式是游泳,因為游泳是非負重運動,它的運動強度也能增加心肺功能,鍛煉全身的同時也能做到不傷膝蓋。
控制體重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預防是十分要的。由于膝關節是下肢主要的負重關節,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所承受的負荷,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長時間使用的話會加速膝關節退變進程,進而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因此將體重控制在合適區間內,是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
保持適量運動,不同年齡段的人所能接受的運動強度是不一致的。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減緩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運動一要把握好度,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適當多一些運動,但對老年人來說,在每日鍛煉中量力而行即可。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例如奶制品、豆制品、雞蛋、魚蝦、黑木耳、雞爪、豬蹄等,防止骨質疏松,同時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茶余飯后,工作間隙,也可以選擇這幾個動作去保養膝蓋:靠墻站,背靠墻盡量貼緊,向上快速提腳跟,保持5 秒再放下,10 次為1 組,每次3~5 組;將手搓熱后,圍繞膝關節周圍,輕輕拍打1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放松肌肉。
以上就是關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相關知識,如果膝蓋疼痛已經影響正常生活,一定要及時去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