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益 馬曉穎(濟南大學圖書館)
頭面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果堅持每天按摩,可以起到健腦安神,緩解疲勞,耳聰目明的作用,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1.手指梳頭法:十指指尖自前發髻至后發髻梳頭15 次。
2.指尖叩擊法:拇指置于耳后,四指置于腦后枕部,四指有節律的叩擊枕部15 次。
3.提頭發法:五指置于頭發內,抓住頭發向上提拉,15 次。
1.握拳用雙手大拇指按頭部兩側的太陽穴,大拇指按揉頭部太陽穴的時候,雙手食指的第二個關節慢慢從眉頭刮到眉梢,上下各15 次。
2.食指中指并攏揉四白穴,(瞳孔下二寸處)順時針揉15 次,逆時針揉15 次。
1.食指指面分別置于鼻翼兩側搓擦,從鼻翼至睛明穴,用力均勻,上下搓擦30 次。
2.按揉迎香穴,食指尖交替按壓迎香穴30 次。
1.叩齒,口唇輕閉,上,下齒輕輕有節奏地叩齒30 次。有固齒的作用。
2.攪海,用舌在唇齒間卷抹。依次進行,先從上齒與唇間自右向左,再沿上齒內由左向右。然后舌在下齒與唇間從右向左,再與下齒的內面由右向左呈“8”字卷抹一周。如此反復8 次,分泌的唾液多了,分多次吞咽下去。有防口干,潤咽喉,助消化的作用。
1.耳廓正面按摩法,雙手掌摩擦發熱,五指并攏向上,用雙手掌輕壓耳廓,從下向上按摩10 次,耳廓發熱為準。
2.鳴天鼓,雙手掌橫向按于兩耳,掌根向前,五指向后,以食指中指五名指叩擊枕部3 次,雙手掌瞬間離開耳廓為一次。連續做5 次。
胸腹部按摩主要針對胸悶氣短,胃脘痛消化不良,有治療預防作用。
1.取仰臥位,雙手重疊按摩膻中穴100 次,左手揉右乳房100 次,右手揉左乳房100 次,可以達到寬胸理肺,和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以中脘穴為中心,雙手重疊順時針方向按摩100 圈,可以調節胃腸促進消化吸收;以氣海、關元穴為中心,雙手重疊順時針方向按摩100 圈,可溫暖下元,預防和治療婦科慢性病;按摩胸部,雙指自上而下,從咽喉到劍突下100 次,可激活胸腺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肋部按摩,雙手手掌根順側肋部由上而下至中極穴斜推方向按摩50 次,可以疏肝理氣預防和治療脅肋脹滿。
腰部按摩可以舒筋活血防治腰肌勞損,使腰部健壯有力。雙手掌搓熱緊貼在腰部脊柱兩側,由上下摩擦200 次。
下肢按摩可以使關節靈活,增強腿部力量。
1.雙手拇指按摩血海穴,30 秒鐘。血海穴可以養血活血,調節脾胃幫助補益氣血的功能。
2.雙手拇指按摩足三里穴,30 秒鐘。足三里被稱為人體保健第一大穴,長壽穴,可以調節胃腸,改善心功能,調節內分泌失調,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3.雙手拇指按摩承山穴,30 秒鐘。
4.雙手拇指按摩涌泉穴,30 秒鐘。腳部是人體第二心臟之稱。通過按摩來調節全身的功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各臟腑器官的功能。修復內分泌紊亂,提高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