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涓(北京市海淀醫院腫瘤血液科)
化療是治療癌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大多數化療藥物并不能有的放矢地“靶向”治療腫瘤,往往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組織細胞產生一定影響和損傷,所以在產生治療作用的同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處理化療不良反應對于治療的耐受性和整體生活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對化療不良反應的治療不足也會導致衛生保健資源的浪費和治療費用的增加,并可能影響治療的連貫性。除了醫生外,腫瘤患者本人及照顧者也應了解化療的不良反應,以便更好地和醫生合作,順利完成化療周期。
外滲是一種急性輸液相關并發癥,應視為腫瘤急癥。外滲是指本應輸入靜脈的化療藥物無意中進入血管周圍或皮下組織。與患者相關的外滲危險因素包括:靜脈小而脆弱、既往多次靜脈穿刺、既往使用刺激性或硬化藥物治療、有循環障礙疾病、認知障礙和溝通困難等。
患者若有以上相關危險因素,一定要告知醫生。一旦發生化療藥物外滲,應及時處理。步驟如下:1.停止化療。2.保留針頭/導管,肢體制動。3.通知醫生。4.根據藥物不同需要進行熱敷或冷敷,且需要抬高外滲部位48 小時。5.在24 小時、1 周、2 周繼續監測外滲部位。
惡心和嘔吐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惡心和嘔吐令人痛苦到足以引起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的極度不適,甚至最終放棄治療。止吐治療的目的是預防3個階段的惡心嘔吐:治療前發生的(預期),治療后24 小時內發生的(急性)以及治療后24 小時以后發生的(延遲性)。為了規劃一種有效控制惡心和嘔吐的方法,將化療藥物按其致吐作用的強度進行分類,分為強催吐藥物,中催吐藥物和弱催吐藥物。患者需要了解自己所應用的化療藥物屬于哪一類催吐藥物。此外,曾有過系統脫敏、催眠、針灸、穴位按壓、意向引導療法、音樂療法和漸進式肌肉放松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許多是通過分散注意力的形式幫助患者獲得對治療的掌控感。在第一次化療時有輕微或沒有惡心嘔吐癥狀的患者常認為樂觀的想法也是有幫助的。患者也可吃一些清淡的、沒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來為化療做準備。化療后少食多餐可能會控制惡心嘔吐的發展。
不少患者在化療期間或者化療結束后可能都會產生一些口腔問題,如口腔黏膜炎,這是因為化療藥物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還會造成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損傷。口腔黏膜的破壞會給患者帶來痛苦或產生繼發性感染,所以有效處理口腔并發癥至關重要。
如果預期會發生口腔并發癥,在開始治療前制定一個完善的口腔衛生計劃非常重要。推薦患者到口腔科門診會診。營養支持和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也是基本的預防措施。建議避免使用含乙醇的漱口水。氟尿嘧啶是消化道腫瘤常用的一種化療藥物,建議在使用氟尿嘧啶前5 分鐘將冰塊含在嘴里,直到用藥后30 分鐘,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若氟尿嘧啶和奧沙利鉑同時應用,不推薦應用冷凍處理,因為可能會增加奧沙利鉑的神經毒性。
口腔并發癥的處理
口腔護理的藥物根據功能可分為清潔藥物、潤滑藥物、鎮痛藥物和預防藥物。不推薦使用商品化的漱口水和檸檬甘油棉簽,因為它們有刺激性和干燥作用。如果出現疼痛性潰瘍,由利多卡因、苯海拉明、抗酸藥和(或)碳酸氫鈉等多種成分組成的復合鎮痛漱口水可能有一定效果。
癌癥治療相關性乏力作為抗腫瘤治療不良反應的報道日益增加,推薦對乏力進行的干預措施包括鍛煉、教育、保存體力和安排管理、優化睡眠質量的措施、按摩,以及放松和觸療修復等行為療法。運動是對于乏力最有效、證據最充分的干預措施。運動干預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和治療情況而定。
化療可能導致滲透性腹瀉或分泌性腹瀉,常與藥物破壞分裂活躍的胃腸道上皮細胞有關。分泌性腹瀉也可能由感染導致,持續腹瀉會導致患者不適、嚴重電解質失衡和脫水。過去,臨床很少注意到對急性腹瀉的及時評估和治療,隨著伊立替康等藥物使用的增加,人們對這種不良反應的認識有所提高。老年人發生治療相關性腹瀉的概率較高,需要密切監測。在氟尿嘧啶或伊立替康治療中出現的腹瀉是一種必須嚴密監測的毒性跡象,因為它可能迅速惡化到嚴重程度,必須控制或停用藥物。
評估應從通常的排便模式、癥狀模式和用藥史開始。患者應特別注意并每日記錄腹瀉持續時間和排便頻率,并注意肛周皮膚有無破損。
針對化療相關性腹瀉,通常的處理方式是對癥治療,抗腫瘤治療一般不需要改變。減少腸蠕動藥物的使用不應超過24 小時。對于大多數腹瀉患者而言,給予非特異性止瀉治療,包括阿片類藥物和(或)抗膽堿能藥物是合理的。奧曲肽在控制化療相關腹瀉方面通常是有效的。
下面以胃腸道腫瘤常用的XELOX 方案(標準一線化療方案,由卡培他濱、奧沙利鉑2 種藥物組成)為例,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
(1)胃腸反應:惡心、嘔吐、腹瀉。建議:吃一些沒有刺激性氣味或辛辣味道的食物,清淡飲食,可以選擇蘇打餅干、碳酸鈉飲料;老年人發生治療相關性腹瀉的風險增加,需要密切監測。
(2)奧沙利鉑引起神經毒性:可蓄積、可逆的周圍神經毒性,停藥后癥狀可逐漸緩解。主要表現為感覺遲鈍或感覺異常,遇冷加重,偶爾可有急性咽喉感覺障礙。建議:使用此藥的患者禁止觸摸涼的物品包括鐵質的門把手、床欄桿、馬桶沖水開關等;禁食生冷的食物,不喝冷水,遠離冰箱,冬天外出戴口罩、手套等。
(3)奧沙利鉑如輸液過程中發生外滲,可在外滲部位局部熱敷。
(4)卡培他濱引的手足綜合征:表現為手足麻木、腫脹、感覺遲鈍、手足瘙癢,有些患者的手足還會出現疼痛性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建議:患者不要穿過緊的鞋子和戴戒指,或反復揉搓手腳;治療后3~5 天內避免皮膚過度受壓和受熱,不要洗熱水澡、淋浴或盆浴(治療前24 小時和治療后72 小時);治療后3~5天避免摩擦行為;建議患者使用一些潤膚劑或經常大量使用含石油或羊毛脂的面霜。
通過以上對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介紹,希望腫瘤患者及照顧者對化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做到細致觀察,關注治療過程中的細節問題,積極與醫生配合,從而使得化療順利進行,使患者達到“快樂化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