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雷(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我國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類疾病。患者平均年齡在40~60 歲,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腰疼,這也是許多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部分患者在腰痛的同時也可能會產生臀部疼痛,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會使疼痛加劇。如果患者發覺自己出現異常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拍有關腰椎部位的X線、做CT 檢查、檢查磁共振等。患者拍X 線平片能夠直觀地發現是否有椎體增生性改變,做CT 檢查則可以清楚地發現異常突出部位、形狀、大小和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偏移的情況,對患者病情的診斷和了解有重大作用。而做磁共振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全面觀測腰椎間盤有無出現病癥,有助于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病情。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主要有兩種治療方式:非手術方式和手術方式。
年齡較小、初次發病、發病程度較輕且病程短的患者,推薦使用非手術方式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盡可能減少坐起等行為,并加強對腰椎相關肌肉的鍛煉,以緩解病情。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產生麻木僵硬的部位進行按摩,給予肌肉緩解,減輕對腰椎間盤的壓力,但要注意按摩的力道與時間,頻次應以患者具體的病情為準。同時使用藥物治療,對患者進行皮質激素注射,可以減緩神經根的炎癥,頻次為1 周1次,每注射3 次為一療程,觀察患者治療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患病時雙腿會出現麻木、腫脹、體溫偏低、腰部出現劇烈疼痛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不能自主控制下肢或下肢肢體控制出現阻礙、大小便排放異常等表現,給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還要加強對腰椎間盤突出疾病的預防意識。
首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時,人們應該對坐姿進行規范,不能怎么舒服怎么坐,應該選擇高且有靠背的椅子;躺在床上時不要選擇較軟的床墊,要選擇硬板床。其次,不要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要注意調節坐姿,每過一段時間站起來活動一下,長時間久坐極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多鍛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和消除腰椎間盤周圍組織的水腫,緩解腰部疲勞。
對于已經患病的患者,平時出門尤其要注意保暖,限制自己的腰部活動,避免加重病情或者造成疾病復發。臥床時應該平躺,減緩疲勞。患病后不要在家自行治療,應及時就醫,采取治療措施,緩解自己的疼痛,防止加重病情。
鍛煉的時候也要注意科學鍛煉,不要盲目進行。最好的鍛煉方式就是加強自己的腰背肌和腹肌鍛煉,增強脊柱的承受能力,加強穩定性。患者可以趴在床上,頭部和腿部同時向上翹起,堅持到腰部酸疼為止,注意組間休息不要盲目訓練,一天兩次,每次15 分鐘。在各種健身方式中,游泳是最適合腰椎患者的運動。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不要長期進行不正規的按摩,容易引起腰部不良病變;平時出門也要多注意天氣,溫度的變化也會造成腰椎間盤癥狀的復發;多注意保暖,注意換季衣服的增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