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英,劉彩霞,黃盈盈,尹 夢,郭 潔,李斐斐,胡镕镕
1.浙江醫院,浙江杭州 310030;2.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及腦外傷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統計,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病率高達80%[1],容易導致誤吸和肺部感染。間歇經口管飼法是指在進食前將胃管經口腔置入患者食管內,用注食器灌入水、藥物及流質飲食等,注食結束后立即拔出胃管的營養供給方法[2]。相較于傳統的留置胃腸管及胃造瘺,該技術可減少患者胃內容物反流,降低誤吸發生率,且能減少鼻咽喉部刺激,改善外觀形象和吞咽功能[3]。間歇經口管飼在我國尚未得到全面推廣,且在推廣過程中存在醫護人員認知不夠,患者及家屬不認同等阻礙。知信行理論認為知識是個體實現行為改變目標的基礎,正確的態度和信念則是推動積極行為改變的動力[4]。臨床護理人員作為間歇經口管飼的直接實施者,其對間歇經口管飼知識的掌握度、執行的態度和實踐行為直接影響該技術的推廣及應用效果。本研究擬基于知信行理論,通過德爾菲專家函詢法編制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的知信行問卷,并進行信效度檢驗,旨在為今后開展相關研究提供有效的調查工具,為醫院管理者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提供參考依據。
以知信行理論為指導,并參考相關文獻[5],結合課題小組討論,初步構建護理人員間歇經口管飼知信行問卷條目池。條目池包括知識、態度、行為3個維度共31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進行評價。其中知識維度包括11個條目,從“完全不了解”至“非常了解”計1~5分;態度維度包括11個條目,從“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計1~5分;行為維度包括9個條目,從“從不”至“總是”計1~5分。各條目得分相加為總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的知識、態度、行為越好。
1.2.1專家遴選標準
從事康復醫學、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等領域相關工作≥10年;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科研經歷;自愿參加本研究。于2022年9月共邀請12位專家參與問卷函詢,函詢專家一般資料見表1。
1.2.2資料收集
編制專家函詢表進行2輪專家函詢并回收。專家對各維度及條目內容的重要性進行判斷,按照“非常重要”至“非常不重要”5個等級,分別賦值5~1分;各個條目與問卷的相關性按照“非常相關”至“不相關”4個等級進行評價,依次計4~1分;在每個條目后設置意見欄,供專家修改和補充條目;填寫對內容熟悉程度及判斷依據。第1輪專家函詢結束后,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根據重要性賦值均數<3.5分,變異系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0.25的篩選標準刪除相關條目。根據專家意見,結合課題小組的討論結果,對條目進行適當合并、增減及修改整理后進行第2輪函詢問卷發放,并在問卷回收后再次對函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及條目修改,第2輪專家函詢意見趨于一致,函詢停止。
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浙江省某三級甲等醫院康復醫學科、神經內科、老年病科工作1年以上的30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共發放問卷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30名護理人員均認為本問卷各條目清晰、準確,未對問卷進行修改,問卷填寫時間8~10 min。
2022年10月至11月,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浙江省6個市10家三級甲等醫院康復醫學科、神經內科、老年病科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已取得護士執業資格;1年以上工齡;知情同意,自愿配合調查。排除標準:門診護士;正在進行規范化培訓的護士;外來進修護士;實習護生。正式調查問卷分為基本信息(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單位、工作年限、科室、職稱等)和知信行問卷兩個部分。采用問卷星線上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336份,有效回收328份,有效回收率97.6%。
雙人核對數據后錄入Excel,采用SPSS 25.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專家函詢結果采用問卷回收率(%)及修改意見提出率(%)、專家權威系數(Cr)、肯德爾和諧系數(Kendall'sW)評估專家的積極性、權威性及意見協調程度。項目分析部分采用臨界比值法、問卷條目與總分的相關性分析進行條目篩選;采用Cronbach's α系數、折半信度及重測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重測信度的測量在第1次發放問卷2周后隨機選取30人再次發放問卷進行重復測量。檢驗水準α=0.05。
本研究第1輪共函詢12位專家,第2輪共函詢10位專家,2輪專家函詢問卷回收率均為100%,2輪函詢專家修改意見提出率分別為75%和20%,表明專家積極程度較高。2輪函詢Cr分別為0.90和0.92,2輪函詢專家意見的Kendall'sW分別為0.206和0.267(P均<0.05)。各條目的CV為0.06~0.21和0~0.19,意見趨于一致。2輪專家函詢共刪減2個條目,新增5個條目,修改3個條目,合并2個條目為1個條目。修改后的問卷共33個條目,包括知識(12個條目)、態度(12個條目)、行為(9個條目)3個維度。
將328份問卷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對高分組(前27%)與低分組(后27%)的得分進行比較,以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條目刪除標準[6]。結果顯示總分前、后27%的樣本中各條目的決斷值介于7.540~29.197,且P<0.05,說明各條目的鑒別度較好,保留所有條目。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相關系數為0.461~0.865(P均<0.05),均>0.4[7],無刪除條目。
2.3.1結構效度
對問卷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KMO值為0.961,Bartlett球形度檢驗的2值為14 596.909,P<0.001,表明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據特征值>1,碎石圖在第3個因子趨于平穩,共提取3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7.316%。各條目載荷值均>0.4,無雙重載荷,載荷范圍0.508~0.889,說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根據各因子涵蓋條目的內容,將因子1命名為知識(條目K1~K12),因子2命名為態度(條目A1~A12),因子3命名為行為(條目P1~P9)。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知信行問卷各條目的因子載荷見表2。

表2 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知信行問卷各條目的因子載荷(n=328)
2.3.2內容效度
本研究根據第2輪專家函詢結果中各條目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評分,對數據結果進行計算,得出問卷各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item-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為0.900~1.000,問卷水平的平均內容效度指數(scale-content validity index/average,S-CVI/Ave)為0.970,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本研究測得該問卷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69,知識、態度、行為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987、0.955、0.957。總問卷的折半信度為0.755,各個維度的折半信度依次為0.967、0.912、0.893。該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936。
傳統的留置胃管雖然解決了患者進食問題,保證了營養的供給,但也會帶來各種并發癥,如誤吸、吸入性肺炎、黏膜潰瘍壞死、影響社會交往等,且留置胃管后異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多,妨礙吞咽運動,導致咽反射遲鈍、吞咽器官功能發生廢用性減退,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不利。中國吞咽障礙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2017年版)提出將間歇經口置管注食的護理方法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礙治療[8]。近年來,間歇經口管飼技術應用逐漸增多,作為一種新型的腸內營養支持技術,只需進食前將胃管經口插入食管內,注入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水或者藥物,注食完畢即刻拔出,對患者刺激較小[9]。該方法操作簡單、安全,能減少反流、誤吸的發生,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同時通過吞咽導管時對相關肌群進行訓練,有利于促進口腔和咽的運動功能,可改善吞咽功能,降低鼻胃管綜合征的發生率[10]。此外,間歇置管不需要長期帶管、膠布固定,能提高患者鼻咽喉部的舒適度,改善患者外觀形象,減輕病恥感,減少負面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11]。目前臨床上由于受傳統營養供給方法的影響,患者、家屬甚至部分臨床醫護人員尚未充分認識到該技術的優點及益處,對該進食方法的關注度不夠。作為與患者接觸密切的臨床護理人員,又是間歇經口管飼的直接實施者,其對間歇經口管飼的知識、態度以及實踐行為直接影響該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廣度及深度。本研究旨在研制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的知信行問卷,通過了解護理人員的知信行現狀,基于此,醫院管理者可制定規范化的操作培訓流程,定期開展多形式的針對性培訓與教育,保證臨床護理人員知識儲備的持續更新,提升護理人員知識水平和積極性,促進間歇經口管飼在臨床上的應用,從而促進護理人員實踐水平的提高,改善吞咽障礙患者的治療及預后,使醫療護理服務水平得到提升。
本研究編制的護理人員對經口間歇管飼的知信行問卷借鑒了廣泛應用于臨床中的知信行理論。課題組在文獻分析、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選取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2輪德爾菲專家函詢,專家來自康復醫學、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等工作領域,具有一定的學科互補性和專家代表性,并根據專家函詢結果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增減和調整。2輪函詢問卷的回收率均為100%,表明專家積極程度較高。專家意見協調程度常用CV和Kendall'sW系數表示,本研究中2輪專家函詢Cr均>0.8,CV在0~0.21之間,Kendall'sW系數分別為0.206和0.267(P均<0.05),表明專家權威性較高,意見一致性較好。在2輪的專家函詢結束后課題小組均組織會議對函詢結果進行討論,對條目進行修改、重新表述,最后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問卷。整個問卷編制過程保證了研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本研究編制的問卷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69,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總問卷折半信度及2周后的重測信度均>0.7。判斷問卷內容效度時,一般要求問卷的S-CVI≥0.8,I-CVI≥0.78[12],本研究問卷的S-CVI為0.970,I-CVI為0.900~1.000,表明該問卷內容效度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中,3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7.316%,符合>40%的標準[13],各條目因子載荷量均>0.4,且條目不存在雙載荷的情況,說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論為框架編制護理人員對間歇經口管飼的知信行問卷,問卷編制過程嚴謹、科學、合理,內容全面,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調查護理人員間歇經口管飼的知信行現狀,為護理管理者開展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對象僅涉及浙江省內護理人員,樣本量偏少,沒有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后期應開展不同地區、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進一步驗證該問卷的信效度和可推廣性,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護理相關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