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審計報告時滯視角的實證檢驗"/>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洪文杰,邱 強,馮子琪,王雅敏
(1.閩江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福建分所,福建 福州 350017;3.邁阿密大學 赫伯特商學院,美國佛羅里達州 科勒爾蓋布爾斯 33146)
審計師行業專長不僅在審計理論界是一個重要話題,在審計實務界也受到廣泛關注。審計師行業專長(Audit Firm Industry Expertise)是指審計師擁有的對某一行業的專有知識和專業技能[1]。由于某些行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這種行業特殊性在給公司利潤操縱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審計師帶來了巨大的審計風險,并最終導致審計失敗。因此,對于審計師而言,發展行業專長對于提高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至關重要。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審計市場上,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把培育行業專長作為重要競爭策略之一。西方大量文獻研究也顯示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有著更好的審計績效和更高的審計質量[2-7]。因此,審計師的專業性就是對出具的財務報告可靠性和真實性的保證,經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審計的財務報告更容易得到財務報告評級機構的認同和好評[8]。為了使投資者對財務報表中所呈現的數據更加信任,企業會傾向選擇更加專業的審計師來降低審計風險。
但從中國市場的實證研究來看,關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關聯性的相關結論并不一致。有部分學者研究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正相關[9-14],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并未帶來更高的審計質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質量[15-17]。而且從國內審計實務的表現來看,近年來財務造假的案例依舊頻發,包括國際“四大”以及瑞華、立信、大華等本土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都牽涉其中。這一系列審計失敗事件的發生,使專業審計師的審計質量受到了公眾的質疑,甚至面臨著訴訟危機。那么在中國審計市場上,審計師行業專長是否能夠改善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
此外,現有研究多是從審計意見、操控性應計、盈余反應系數、財務報表重述等審計產出視角考察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沒有考慮到審計投入,因而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夠全面客觀,且較多是從會計師事務所層面,而對審計師個人層面的考察較少。因此,有必要在區分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個人層面的基礎上,從審計投入角度對我國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已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審計報告時滯(ARL)及其波動性(ARLV)來衡量審計風險的水平,采用2006—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研究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力圖為中國審計市場現狀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
審計師是否是行業專家對能否提供高質量審計起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認為,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會更多地投資于發展審計技術、物理設備、人力以及組織管理系統,從而提高所關注行業的審計質量[18]。同時,行業經驗豐富的審計師也更了解所審行業的風險,能執行更為有效的審計程序以應對風險,從而發現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19]。在西方成熟市場下,國外學者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獲得一致意見:審計師行業專長可以顯著改善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Solomon等[2]指出,相對于不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而言,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能更準確地發現財務報表中的誤導性因素。Low[3]發現行業專業知識改善了審計風險評估和審計質量。Krishnan[4]、Balsam等[5]研究了審計師行業專長與應計利潤的相關性,發現經由行業專家審計的公司具有更低的操縱性應計利潤,一定程度地抑制了被審計單位的盈余管理行為,這表明更專業的審計師的審計質量更高。Reichelt和Wang[6]研究認為行業專長審計師具有更高的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報告的概率。以往研究還發現,專業的審計師提高了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質量。Dunn和Mayhew[8]證明,在不受管制的行業中,專業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對披露質量的排名正相關。Agrawal和Chadha[20]發現,如果審計師中有一名具有會計或財務專門知識的獨立成員,財務重述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總之,西方國家對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關系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即行業專長代表了更高質量的審計,從而降低了審計風險。
相對而言,我國審計市場發展較晚,在審計師法律責任、投資者保護、政府監管與處罰等制度背景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因此,也有國內學者采用中國數據對此問題進行研究,但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支持的觀點認為在中國審計市場,審計師行業專長同樣能夠提高審計服務質量,專業的審計師能抑制公司操縱盈余。陳濤和張雁翎[21]以十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客戶為樣本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聘用具有專長事務所的公司具有較低的操控性應計利潤。郁剛[10]將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分為正向與負向進行討論,結果表明,行業專長僅對企業的正向盈余管理行為有顯著抑制作用。謝盛紋和孫俊奇[11]從所有權性質的角度出發,得出了行業專長能夠提高審計服務質量的結論,且這種提高作用在非國有企業中更加顯著。袁蓉麗和張馨藝[12]從審計任期視角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在任期中的第一個階段內,行業專長能提高審計質量,第二個階段內,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作用。吳芃等[22]從審計師變更和財務報表重述角度出發,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表明公司發生重述后更換聘任更具行業專長的審計師以提高審計質量的可能性更大。閆煥民等[14]基于“師-團隊-所”三維交互的視角,發現審計師團隊行業專長有助于抑制客戶盈余操縱、提高審計質量,即使當審計師個人缺乏行業經驗時,團隊行業專長也可以通過“團隊共享”彌補個人經驗的不足并保障審計質量。余玉苗等[23]研究表明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項目團隊審計財務報表時,客戶在未來重述財務報表的可能性更小,表明審計質量更好,而且延長的審計報告時滯能促進審計項目團隊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的積極影響。還有一部分學者得出了負相關和不相關的結論。蔡春和鮮文鐸[15]基于中國市場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行業專長并未帶來更高的審計質量,反而降低了審計質量,并認為可能是由于我國注冊會計師獨立性不高,易受行業內經濟依賴度的負面影響,行業專長發展程度低。劉桂良和牟謙[16]將行業專長作為調節變量,發現行業專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質量。李思飛等[17]加入了審計任期進行考慮,發現隨著審計任期的加長,會計師事務所對客戶的經濟依賴會逐漸加強,行業專長會導致審計服務質量下降。
然而,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和中國市場的實證證據,鮮有文獻從審計投入視角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審計報告時滯(ARL)代表從資產負債表日到審計報告簽署日之間的天數,它是少數幾個外部可觀察的審計變量之一,允許外部人員來衡量審計質量[24]。Habib和Bhuiyan[25]認為在接受審計報告的相關信息時,投資者的投資偏好會受審計報告時滯(ARL)的影響。Shu等[26]研究發現,在判斷被審計客戶的財務風險時,審計報告時滯(ARL)比審計人員對持續經營表示懷疑時的審計意見更具有預測性,審計報告時滯及其波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審計期間的審計質量,從而預測客戶的風險。因此,本研究中采用審計報告時滯及其波動性來衡量審計風險。同時,過去的研究可以發現,當出現審計風險時,審計師個人和事務所所要承擔的責任大不相同。Chin和Chi[27]研究發現,審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在聲譽問題上存在差異,因為會計師事務所有更多的權力抵制客戶不正當的要求,而審計師則可能面臨更大的審計失敗和聲譽損害的風險。審計師更傾向保護他們自己的聲譽,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28],因此審計師會要求他們的重要客戶具有高水平的盈余質量。此外,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擁有更多的資源和信息,但一些個人的知識很難在公司內部分享[29]。因此,需要從審計師個人和事務所兩個層面來分別觀察審計風險。
一般來說,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具有更專門的審計技能、經驗和因知識規模而產生的專精知識[31],無疑會因洞察所審行業相關風險,從而能減少識別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的時間投入。因此,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會有更高的審計效率,進而能縮短審計報告的時滯。Habib和Bhuiyan[25]、Whitworth和Lambert[30]的研究也發現,當審計師具備行業專長時,可以執行更有效率的審計,從而減少審計報告時滯。而且審計師越是專業,他們對審計流程越熟悉,審核速度越快,審計師就越有額外的時間檢查其他公司,來擴大他們的業務,這樣可以賺取的傭金和審計費用也越多。根據已有文獻的研究,本文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水平越高,審計時滯越小、審計收費越高、審計質量越高。據此提出假設1。
H1a:在審計師個人層面上,行業專長有利于縮短審計報告時滯。
H1b:在會計師事務所層面上,行業專長有利于縮短審計報告時滯。
以往的研究表明,審計報告時滯(ARL)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審計的復雜性、客戶的規模[24]、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盈余信息的類型[31]。如果被審計客戶對審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客戶,而他們隱藏了財務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審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在發布審計報告時可能會猶豫不決,因此使得ARL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波動。此時,我們可以從審計報告時滯的波動性(ARLV)中看到財務報表潛在的風險。Shu等[26]研究認為,ARLV比ARL更可以表現出審計期間的審計質量,從而預測客戶的審計風險。審計持續時間的變化波動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客戶公司可能陷入財務困境,而且估計周期越長,通過ARLV越有可能準確判斷客戶公司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因此,本文進一步研究審計師行業專長與ARLV的相關性,從而觀測其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據此提出假設2。
H2a:在審計師個人層面上,行業專長有利于降低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
H2b:在會計師事務所層面上,行業專長有利于降低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
本文采用2006—202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為研究樣本,在剔除關鍵變量缺失的樣本之后最終得到有效樣本值38568個。本文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CSMAR)和臺灣經濟新報(TEJ)數據庫。同時,為了避免極端值的影響,本文對主要連續變量的異常值進行了上下1%縮尾(Winsorize)處理。
1.被解釋變量:審計風險
本文通過審計報告時滯(ARL)及其波動性(ARLV)來衡量審計師的審計風險。
審計報告時滯(ARL)=資產負債表日到簽署審計報告日的天數
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ARLV)=三年審計報告時滯的二階動差
2.解釋變量:審計師行業專長
在已有的文獻中,沒有一個行業專長的完美代理變量。衡量行業專長最常見方法是審查某一特定行業的審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份額[32-34]。因此,本文依循以往文獻的研究方法,分別采用客戶數量和客戶規模來計算行業市場份額(IMS),并使用市場份額來定義行業專長。Palmrose[35]認為行業專長審計師應該是一個行業中最大的供應商,也就是市場領導者。按照這個界定,在一個行業內,擁有最大市場份額的審計師被認為是行業專長審計師。進一步地,在區分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個人層面后,相關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1)行業專長:會計師事務所層面
其中:




IMS_Firmi,k,t=第t年度會計師事務所i在k行業的市場份額。
IMS_Firm1i,k,t表示以客戶數量衡量的第t年度會計師事務所i在k行業的行業市場份額,如果其值最大,則視其為具有行業專長,用虛擬變量ISNF表示。
IMS_Firm2i,k,t表示以客戶規模衡量的第t年度會計師事務所i在k行業的行業市場份額,如果其值最大,則視其為具有行業專長,用虛擬變量ISSF表示。
(2)行業專長:審計師個人層面
其中:




IMS_CPA1i,k,t表示以客戶數量衡量的第t年度審計師i在k行業的行業市場份額,如果其值最大,則視其為具有行業專長,用虛擬變量ISNC表示。
IMS_CPA2i,k,t表示以客戶規模衡量的第t年度審計師i在k行業的行業市場份額,如果其值最大,則視其為具有行業專長,用虛擬變量ISSC表示。
3.控制變量
根據現有文獻,本文還加入了如下控制變量:國際四大(BIG4)、審計師學歷(EDU)、公司規模(SIZE)、庫存(INV)、應收賬款(REC)、研發投入(RDR)、債務比率(DBR)、股東權益回報率(ROE)、銷售增長率(SGR)、股份質押比率(SPR)、企業并購(MA)、審計意見(OPIN)。此外,本文也控制了年度和行業變量。
本文所有變量的說明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根據前文所提出的假設和相關文獻,本文構建回歸模型如下:
Y=α0+α1IS+α2BIG4+α3EDU+α4SIZE+α5INV+α6REC+α7RDR+α8DBR+α9ROE+α10SGR+α11SPR+α12MA+α13OPIN+ε
其中:IS代表審計師行業專長,分別以ISNF、ISNC、ISSF、ISSC表示;其他變量如上文所述。
當變量Y表示審計報告時滯(ARL)時,上述模型用來檢驗假設H1;當變量Y表示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ARLV)時,上述模型用來檢驗假設H2。本文實證模型中已控制年度效果與產業效果所帶來的差異并做模型的殘差異質變異調整測試(Heteroskedasticity of Residuals Test)以確保模型不受殘差變異的影響。
從表2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審計報告時滯(ARL)的均值為4.585,表明審計師發布審計報告的平均時間大概為會計年度終了之后的98天左右;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ARLV)的均值為4.116,表明審計師發布審計報告的時間波動幅度約為4.116%。會計師事務所層面行業專長的兩個變量(ISNF、ISSF)均值分別為0.062和0.055,表明約有6%左右的樣本公司是經由具有行業專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審計師個人層面行業專長的兩個變量(ISNC、ISSC)均值為0.009,表明只有0.9%的樣本公司聘請了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總體來說,我國具備行業專長的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師占比還比較低。在控制變量方面,國際四大(BIG4)的均值為0.068,說明由國際四大審計的上市公司只占樣本公司的6.8%,更多的上市公司選擇了非“四大”進行審計服務。審計師學歷(EDU)的均值為0.450,說明有45%的審計師擁有本科以上的學歷。研發投入(RDR)的均值為0.008,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總體研發投入水平較低,只有0.8%。此外,公司規模(SIZE)、庫存(INV)、應收賬款(REC)、債務比率(DBR)、股東權益回報率(ROE)、銷貨增長率(SGR)、股份質押比率(SPR)在不同公司間差別也較大。其他變量的統計結果見表2,不再贅述。

表2 變量描述性結果
表3報告了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從該表可以看出,ISNF與ARL顯著正相關,初步表明在事務所層面上,以客戶數量衡量的行業專長并不會縮短審計報告時滯;而ISNC、ISSC則與ARL不存在顯著相關性,表明在審計師個人層面上,行業專長并不會影響到審計報告時滯。這與假設1的預期不一致。ISSF、ISSC與ARLV顯著負相關,初步表明在審計師個人層面上,審計師行業專長能夠降低審計風險,與假設H2a的預期一致;而ISNF與ARLV顯著正相關,表明在事務所層面上,以客戶數量衡量的行業專長并不能降低審計風險,與假設H2b的預期相反。其他變量與審計報告時滯的相關系數見表3,不再贅述。以上結論僅為單變量分析結果,沒有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最終的研究結論應以后文的多元回歸分析為準。另外,所有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值均小于2,說明各個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表3 主要變量相關性

續表3
表4是按客戶數量衡量的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報告時滯及其波動性影響程度的回歸結果。一般而言,在中國審計市場上,按客戶數量衡量的行業專家,大多是國內本土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從模型回歸結果來看,在控制了其他變量的影響后,對于審計報告時滯(ARL)而言,ISNF的回歸系數仍顯著為正,該結果與假設H1b的預期相反,即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專長能顯著增加審計報告時滯,這表明具備行業專長的事務所將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審計。在過去的研究中,行業專長與審計費用密切相關。同時,具有行業專長的事務所較容易偵查發現并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進而財務重述(Financial Restatement),因此重述財務報表的公司審計報告滯后時間更長。

表4 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報告時滯模型回歸結果——按審計客戶數量計算
但由于審計報告時滯會因受查企業規模等因素干擾,并不能真正反映審計質量與風險,因此本文參考Shu等[26]做法,采用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ARLV)來衡量審計風險。據此,從關于審計報告時滯波動性(ARLV)的模型回歸結果來看,在控制了其他變量的影響后,ISNF的回歸系數也顯著為正,這說明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專長會顯著增加審計報告時滯的波動性,從而面臨的審計風險也就越高。近年來,國內本土大所頻頻發生審計違規問題,因此本文的研究數據中,以客戶數量來衡量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是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一結果雖與假設H2b的預期相反,但與事實一致。
表5是以客戶規模衡量的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報告時滯及其波動性影響程度的回歸結果。從表5中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變量的影響后,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ISSF)與審計報告時滯(ARL)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一般而言,按客戶規模計算的行業專家大多是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人們普遍認為審計報告時滯越長,審計風險就會越高,但這實際上是反映了審計成本。為了與國內本土事務所搶占市場,國際四大事務所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審計客戶進行溝通和博弈,而且為了維持聲譽效應,事務所也會通過花費更多的審計時間來保證審計水平。Schelleman和Knechel[36]發現,為應對被審計客戶高水平的短期盈余,審計師會延長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投入度,即使審計收入無法補償這些審計活動的成本。因此,按客戶規模衡量的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與審計報告時滯呈顯著正相關,這與假設H1b的預期相反。另外,從審計報告時滯的波動性(ARLV)來看,事務所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呈邊際顯著,這是因為事務所很可能由于經濟原因而失去獨立性,因此無法降低審計風險。但審計師個人行業專長(ISSC)與審計風險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這是因為審計師個人往往比事務所面臨更大的法律責任。因此,審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目標是不一致的,他們更傾向于維護自己的聲譽。這與假設H2a的預期一致。

表5 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報告時滯模型回歸結果——按審計公司規模計算
在表4和表5中,無論是以客戶數量還是客戶規模來衡量,沒有證據表明審計師個人層面的行業專長與審計報告時滯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此外,以客戶數量來計算,審計師個人層面的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之間也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為了確保上述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本文進行了如下穩健性檢驗:
審計師工作時間越長,審計經驗越豐富,就越能在審計工作中精準識別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降低審計的風險,提高審計的質量。因此,借鑒Hung等[37]的研究,將審計師工作年資作為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工具變數,代入上述模型執行回歸分析,其實證結果如表6和表7所示,與先前實證結果相符合,說明本文研究結論可靠性較強。

表7 穩健性檢驗回歸結果——按審計公司規模計算
在目前我國還缺乏完善的法律環境和較弱的投資者保護程度、以及國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不斷爆發審計違規事件的情況下,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樣本,以審計報告時滯及其波動性作為審計風險的代理變量,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風險的關系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無論是按客戶數量還是客戶規模來衡量,具有行業專長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報告時滯呈顯著正相關,即會計師事務所越專業,審計周期就越長。此外,通過客戶數量衡量的具有行業專長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風險顯著正相關,可以認為是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為搶占市場而導致的風險提升。而只有通過客戶規模衡量的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個人與審計風險呈顯著負相關,說明審計師個人往往比會計師事務所更傾向于維護自己的聲譽。
以往的研究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能夠降低審計風險,但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事實上并不總是如此。本文研究了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風險的影響,拓展了關于審計風險研究的文獻。研究結論對審計師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本文提供了審計師行業專長在降低審計風險方面的重要證據,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以吸引客戶并提高對客戶的審計質量;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聲譽,提高審計獨立性,避免因搶占市場而降低審計質量,從而面臨更高的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