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魚虹
“他們用一只腳拼搏,卻為一雙鞋買單。”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旗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電商平臺、品牌產商推出“一只鞋計劃”, 以一雙鞋一半的價格,為肢體殘障人士提供單只鞋銷售服務。相關推廣短片中的文案,句句都體現出策劃者細膩、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誠懇、暖心的呼吁。非口號化且直指人心的文字,激起人們的共鳴與共情,為消除社會對殘疾人的隱性歧視做了一次小而美的嘗試。
“枕著月光酣睡的人,會在夢里,和一首詩重逢。”
大山里的孩子,是澄明而樸素的詩。當他們在紙上寫下一首詩,其實就是與生命本身的詩意重逢。這種重逢,我們也可以。在中國銀聯發起的“詩歌POS機”公益活動中,用戶只要捐贈一元錢,即可獲得一張印有山區孩子詩歌的精美“小票”。這讓捐助與受助成為詩意的雙向奔赴。山里孩子的才華通過這種方式“被看見”,這讓他們有尊嚴地獲得幫助。
“不負撒下種子的人,也不負拿起筷子的人。”
如此富有哲思的一句話,出自一電商平臺為推廣“農特產購物節”而拍攝的宣傳短片。句中并無華麗詞藻,卻道出了對生產者、消費者的雙重責任。拋卻廣告的外衣,實際上這種“不負”也是我們行于世間所應該堅持和恪守的。“不負撒下種子的人”,讓我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負拿起筷子的人”,讓我們不至于丟掉良知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