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城
(廈門威芯泰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10)
建筑智能化發展視域下,弱電自動化系統作為智能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和施工質量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作為建筑電氣工程領域一個新興的分項工程,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普遍存在設計不夠合理、管理不夠科學的問題,從而影響工程的施工建設品質。由此可見,為更好地滿足現代人對弱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要求,有必要對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管理要點和設計原則進行分析總結,并以此探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策略,進一步提升弱電自動化系統的施工建設水平及品質。
廈門市產業技術研究院一期創新大廈建設工程項目(下文簡稱“創新大廈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杏林灣。項目地上總建筑面積約36 000 m2,地下建筑面積約4 000 m2,主要建設內容為高約94 m(地上25層)的辦公樓(一類高層建筑)及其他配套建筑。創新大廈功能布局主要分為“研發服務中心”“行業公共技術平臺”“產業技術發展中心”三大塊,為滿足創新大廈的智能化建設需求及各功能布局對弱電系統的功能要求,確保創新大廈的智能化建設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科技性與先進性,項目規劃設計時引入了通信網絡系統(CNS)、信息網絡系統(INS)、建筑設備監控系統(BAS)、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FAS)、綜合布線系統(PDS)及智能化系統集成(ISI)等先進技術,使得該項目的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具備一定的施工難度。
鑒于“創新大廈項目”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具有較高的施工復雜性,為更好地保證工程施工品質,建設單位尤為重視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管理工作,并基于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及相似工程案例的分析,總結出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管理的以下要點:
在技術管理層面,應注意的管理要點為:①技術資料的審核及技術參數的核對。一方面對施工圖紙和技術資料進行審核,確保圖紙、資料中的內容與工程建設要求、系統設計意圖相一致;另一方面對技術資料中的參數信息進行核對,如:資料中設備材料的數量、規格、型號是否正確,各類接口的技術參數設計是否正確等;②工程界面的合理劃分。工程界面劃分主要指系統技術界面、材料供應界面、設計界面、施工界面的確定與劃分。具體而言,即根據工程合同和設計要求,對弱電各系統之間、各子系統與其他專業(土建、機電設備、裝飾等專業)之間的施工界面進行明確劃分,以及對產品供應商、施工單位、工種承包商的施工范圍與職責加以確定,以此確保整體施工的有序性。
在工程管理層面,應注意的管理要點有:①注重各專業間的協調。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涉及的專業和工種較多,施工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交叉作業的情況。此時,需要現場管理人員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專業、各工種進行統籌管理、有效協調,確保各專業施工配合的緊密性及交叉作業的有序性,保證施工質量和效率;②加強工序之間的檢查與驗收。在規模較大的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中,配管、線纜、線槽、設備的安裝可能是由不同的施工單位施工的,因此,為保證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避免出現質量問題責任推諉的情況,需要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加大工序之間的檢查與驗收力度,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須先進行質檢驗收,驗收合格且獲得相關管理部門(人員)簽字認可后,方可開展下道工序的施工作業。
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設計質量對其整體的施工建設品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和做好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科學設計。基于此,“創新大廈項目”建設單位在綜合考慮多方因素的基礎上,針對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提出了以下幾點設計原則:
該原則強調:設計時,一方面要積極與土建、裝飾等專業進行溝通,基于整體建設的角度,對施工工藝、系統布局、預埋預留點位進行科學設計,避免實際施工時出現施工沖突的情況;另一方面應對弱電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設備元件之間的互聯性進行整體考慮,注重接口界面的科學設計,確保弱電系統內部的互聯性和整體性,確保系統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該原則強調:設計時應盡可能選擇具有一定先進性和較高成熟度的技術和產品。這樣既能夠保證所設計的弱電自動化系統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不會被快速淘汰,一定程度上延長系統的生命周期,又能夠賦予系統更出色的使用功能性。
該原則強調:弱電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應盡可能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開放式的結構體系,這樣既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提高系統運維的便利性,又能夠避免系統對某個廠家或某件產品的過度依賴,使系統在日后的升級拓展中,在設備產品選擇方面更具主動權。
該原則強調: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及地方有關的規范標準對弱電自動化系統進行設計,系統中選用的軟硬件產品應符合行業標準或主流模式,以便系統更方便地融入到全球信息網絡,提高系統運維和管理的便利性。
該原則強調:設計時應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用戶對系統的具體功能需求以及系統所在建筑物的屬性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設計,確保系統的實用性。例如:對于智能型辦公大樓中的弱電自動化系統,考慮到樓內用戶的功能需求,設計時應著重突出系統在智能化辦公、網絡化通信等方面的功能優勢。
該原則強調:進行弱電自動化系統設計時,應注重系統運行穩定性和使用耐久性的考慮。在現代建筑中,弱電自動化系統投入使用后往往需要24 h不停機運行,而其運行狀態又與樓內各類活動的開展及樓內業主的人身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在設計時必須采取適宜的設計手段來保證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如:設置UPS電源、增加系統冗余量、引入強制散熱和快速恢復技術、加入雙機熱備份功能等。
在“創新大廈項目”中,建設單位針對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前期準備階段,提出了以下幾點工程管理策略要點:
4.1.1 加強設計管理
具體管理要點包括:①明確設計標準和設計內容。建設單位應召集弱電自動化工程領域的專家,圍繞項目任務書、項目實際情況及建設要求,對本次工程項目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設計工作提出具體的技術性指標,如:工程具體包含哪些子系統、工程具體的設計范圍、設計內容及工藝技術標準。同時,還應結合工程投資概預算,確定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的經濟指標,以此確保為后續的方案設計提供明確的技術經濟控制標準;②科學評選設計方案。在設計招標環節,建設單位應根據既定的技術經濟指標,從設備選型、功能描述、整體布局等層面出發對投標設計方案進行嚴格評選,從中選擇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4.1.2 強化圖紙會審
在確定設計方案及施工單位后,建設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對施工圖紙進行會審。聽取和記錄會審過程中提出的各類問題,并結合設計人員、監理人員、成本管理人員的意見,對圖紙會審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批復,以此實現施工圖紙的深度優化,確保其合理性與可行性。
4.1.3 做好技術交底
在此環節,建設單位應注重以下管理要點的把握:①明確工程采用的施工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為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計劃的編制和技術交底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依據;②對于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中存在的技術難點或特殊工藝,建設單位應在監理單位的協助下,編制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文件,以此為施工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必要時可指派工程部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技術交底,確保復雜施工環節或特殊工藝環節的施工質量。
4.2.1 施工進度管理
進度管理是施工階段的一個重要管理內容,為保證“創新大廈項目”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能夠如期完工,建設單位提出了以下幾個強化施工進度管理的策略:①保證物料供給及時性。應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編制詳細的物料采購計劃,計劃中應對物料采購周期、采購及運輸方式等內容進行具體說明。同時,還要結合采購計劃編制相應的物料供應保障措施,對可能影響物料供應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具體的防控及補救措施。設備材料申購后,應對采購進程進行跟蹤并進行階段性匯報;②保證勞務配備的合理性。應要求施工單位,在綜合考慮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素質、施工強度等因素的基礎上,科學編制勞務用工計劃,保證勞動力配備滿足施工進度計劃要求;③保證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技術方案的可操作性。例如:想要實現樓控系統新風機的自動化控制,需要對受控區域的溫濕度數據進行智能采集,并將采集數據作為反饋對比數據,這就需要在技術方案中對受控區域溫濕度數據的采集方式、傳感器安裝位置、技術要點及與其他專業在工序上的先后順序進行詳細說明,避免出現裝飾專業已經完工而導致技術方案無法落實的情況。
4.2.2 施工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施工階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質量對工程施工品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對此,“創新大廈項目”建設單位提出了以下幾點強化施工質量管理的策略:第一,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體系。例如:①建立質量策劃制度,利用制度條款,約束和引導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根據施工經驗,梳理質量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并形成具體的管理工作規劃;②建立質量評比制度,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成立質量評比小組,每周對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各子系統的質量管理工作進行檢查評比,根據評比結果對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工作進行評價和督導;③建立樣板引路制度。由項目部責任工程師,根據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及現行國家驗收規范標準,組織施工隊伍進行樣板施工安裝作業,以合格的樣板工程為標準,對開展質量管理工作;④建立質量管理“三檢”制度,即通過施工班組互檢、施工單位自檢、建設單位專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施工質量進行細致檢查和嚴格控制;第二,強化現場人員管理。一方面加強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崗位從業資質的審查,確保“持證上崗”制度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通過例檢、巡檢、飛檢等管理方式,對現場施工人員的作業規范性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效力進行檢查,確保各環節的施工質量。
4.2.3 施工技術管理
“創新大廈項目”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會對施工單位工藝技術的實施規范性進行檢查,確保實際施工情況與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技術內容及標準相一致。例如,在例檢或飛檢過程中,檢查是否嚴格按規范規定進行電氣系統的跨接接地;線槽、橋架安裝是否橫平豎直、排列整齊、連接緊密、支架均勻;豎向敷設的線槽在1 m左右位置是否設置固定橫檔;弱電元器件安裝位置與強電之間的距離是否符合規范標準等。
在驗收階段,“創新大廈項目”建設單位主要提出了以下管理措施:①對竣工資料進行審核,一方面審核竣工資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審核現場實際施工情況、竣工資料內容、工程合同內容、設計文件要求的一致性;②與監理單位一同開展竣工驗收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文件、規范標準的要求對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各子系統的安裝施工質量進行細致檢查,同時,需要按照規范標準,逐一對通信網絡系統(CNS)、信息網絡系統(INS)、建筑設備監控系統(BAS)、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FAS)等系統進行試運行測試和聯動試車,以此確認弱電自動化系統的整體功能性。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施工品質對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和便利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新時期背景下,在進行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施工建設時,建設單位應明確其工程管理工作的重點,結合實際情況和具體建設要求科學確定工程設計的原則,同時切實做好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的管理工作,以此最大限度保障弱電自動化系統工程的施工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