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麗娟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強調統籌各門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安排,優化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式與路徑。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教師應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實踐品質,促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健康全面發展。
目前來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仍有一些實施問題,如活動分散,缺乏系統性等,但是通過項目化教學,這些問題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因此,小學教師可針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項目化教學機制。
立足于我國義務教育環境,當代小學教育工作者普遍認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應以“教學做合一”為理論基礎。
“教學做合一”源自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學、做本是一體,做是核心,教師應在做上教,學生應在做中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本質是以項目化教學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開展,而綜合實踐活動,以做為關鍵環節。“教學做合一”理論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教師可以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設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促使學生在“做中學”。
項目化教學屬于行為導向教學法,具體是指在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中開展教學活動,進而通過“明確項目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歸檔或應用”等項目實施流程,有效銜接教學活動各個環節,提高教學活動質量。此外,項目化教學具有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點,每個特點都有助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1]。
基于項目化教學特點,將其融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突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自主能力等綜合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發散、開放思維?;陧椖炕虒W流程,教師能夠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更有序地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增強教師指導效果,達到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質量的目的。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以具體項目為綜合實踐活動載體,而項目類型決定著具體項目對學生的吸引力。只有項目類型多樣,學生才能持續在具體項目中產生新鮮感,然后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保持興趣與好奇。因此,教師應拓寬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視野,基于學生興趣和教學需要,努力收集豐富的項目化綜合實踐活動材料,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類型多樣化。這也要求教師了解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個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以生活化活動內容居多,意在借助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生活,適應生活,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識和技能?;诖?,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教師還應加強具體項目與生活間的聯系,避免過于盲目地提高項目要求。教師應發揮專業優勢,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對接學生熟悉的生活,使項目內容生活化[2]。
越是貼近生活的項目化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越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一層面,教師應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充分滿足學生探索生活的自主需求。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應以清晰的目標為導向,梳理教學邏輯,同時讓學生明確“做什么”“學什么”。而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項目目標與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基本一致。教師可以從項目目標切入,在知識、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態度等多個維度細化目標,并將目標提前告知學生。這樣可以使教師立足目標,有序指導學生,完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使學生預先把握目標,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與項目化活動準備,消除教師指導阻礙。
歸根結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為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而設計的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在此前提下,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教師自然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項目活動自主化。教師應建立“學生本位”觀,既明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主體地位,也要關心學生項目化活動主體性,讓學生充分經歷綜合實踐與項目活動過程。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認知等尚不成熟,有時不能在自主活動中從容地看待和解決問題,需要教師介入和他人幫助。教師還應針對這一情況,適度引導學生合作,找準干預契機。
“生活中的廣告”選自教科版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冊)主題二,由“廣告知多少”“我做廣告設計師”“小廣告的危害與治理”三個欄目構成,每個欄目內容都與生活密不可分,符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項目內容生活化”的條件。筆者以“生活中的廣告”主題為例,結合“項目類型多樣性”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邏輯,談談具體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方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對應項目化教學的“明確項目任務”環節,是使學生明確“為什么”“做什么”,建立清晰目標的重要前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應以發現和提出問題為先。教師應貫徹“項目活動自主化”理念,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
案例1:發現廣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教師向學生出示一些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廣告,包括電視上的廣告、手機瀏覽器上的廣告、超市新品展示臺上的廣告、商品包裝上的廣告等,創設“生活中的廣告”情境,使學生發現問題:廣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廣告為什么無處不在?很多學生不了解。
案例2:調查生活中的廣告
教師以問題驅動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廣告”情境提問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廣告,它們的形式一樣嗎?作用呢?你們都發現了什么?”學生基于問題展開思考,表達差異化觀點,進而發現新的矛盾,提出新問題:廣告都有哪些形式和作用?“調查生活中的廣告”項目活動由此生成。
案例分析:在案例1 中,教師基于生活背景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創設情境,使學生發現現有問題。在案例2 中,教師趁熱打鐵,以問題驅動問題,讓學生提出新問題,自然而然地引出項目活動。由此可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可先由生活情境引入,發現現有問題,再以問題驅動問題,讓項目活動隨著新問題的提出而生成,促進學生自主實踐。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思考和議論問題,對應項目化教學“制訂計劃”環節,是使學生明確“怎么做”的關鍵環節,對項目活動自主化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因此,教師可將思考和議論問題視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第二步,沿用自主策略,引導學生思考和議論問題[3]。教師還應在綜合性與開放性視角下,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發散思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觀點。
案例3:確定調查方向
教師分享情境創設背景,以“都說廣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你們的身邊,廣告在哪里更常見?”“如果讓你收集廣告,你準備怎么做?”等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生活中的廣告”調查方向。學生回憶生活,整理思路舉手示意,闡述觀點。
案例4:制訂調查計劃
教師可以基于學生以上反饋,將觀點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小組中,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制訂調查計劃。學生合作完成計劃的制訂,向教師解釋和說明計劃。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計劃進行指正,督促學生按照計劃展開實踐。
案例分析:案例3 與案例4 是案例2 的延續,是將案例2 付諸實踐的根本。教師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開放性地思考和議論問題,并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平臺,使學生合作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取得良好的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提供保障。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教師可遵照此方法,先以“師問”為引導,使學生自主思考項目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在制訂計劃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應向“實施計劃”環節過渡,使學生進一步探究項目,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目標。這也是突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實踐性的重要過程。
案例5:廣告的獨立制作
教師結合學生“調查生活中的廣告”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引導學生任選“文字廣告”“圖片廣告”“表演廣告”“說詞廣告”“綜合廣告”其中之一預設計劃,制作簡單的廣告。學生按要求獨立制作廣告,在使廣告表現形式不同的基礎上,賦予廣告不同的功能。
案例6:分享廣告創意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展示綜合實踐活動初級成果,使學生分享廣告創意。學生展示和說明廣告,互通創意,繼續迸發靈感,提出更復雜的廣告設計方案,自覺制作復雜廣告,在合作中收獲更多成果。
案例分析:案例5 與案例6,對應“生活中的廣告”主題下“我做廣告設計師”欄目,要求學生根據“調查生活中的廣告”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制訂新的計劃,設計獨一無二的廣告,計劃制訂過程不再贅述。教師在學生完成計劃后,先后指導學生獨立制作廣告,分享廣告創意,滿足學生自主實踐與分享交流需求,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效果。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中,教師可用該方法實施計劃。首先,教師基于“項目活動自主化”教學邏輯,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其次,適當指導學生分享創意,讓學生合作探究項目活動的深層內涵,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在發展性與開放性視角下,教師不能使教學局限于此,而要繼續延伸和升華教學,使項目類型多樣化。期間,教師同樣應堅持“項目活動自主化”原則,讓學生有真實的綜合實踐活動體驗。
案例7:小廣告的危害與治理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做廣告設計師”綜合實踐活動,提出問題:“你的廣告設計理念是什么?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影響美觀的小廣告,你能理解它們的設計理念嗎?你們的設計理念存在哪些差異?”繼續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發現小廣告的危害,產生“治理”的興趣。然后,教師提出社會性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制訂計劃,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擴大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空間。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親身參與小廣告的治理,有利于幫助全社會減輕小廣告危害,優化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體驗,使學生產生一定成就感。
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師以問題承上啟下,結合生活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優化學生體驗,增強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效能。同時,教師沒有過度干預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對“小廣告”的個人感受與社會實踐主體性,推進了學生價值觀的建立。針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教師始終可以運用此方法,以“項目活動自主化”為導向,一邊檢查和評估、歸檔之前項目,一邊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深入銜接生活,鼓勵學生在社會范圍內應用之前的項目活動成果,加強綜合實踐。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為依據,以“教學做合一”為理論基礎,對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有極大優勢。小學教師可以基于“項目類型多樣性”“項目內容生活化”“項目目標清晰化”“項目活動自主化”基本邏輯,在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等視角下,分四步實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化教學,促進學生在“做中學”,實現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