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子
譯林版八(下)Unit 8A green world是教材模塊二“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的第四個話題,屬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人與自然”主題范疇。涉及的子主題內容為:“熱愛與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污染及原因”“環保意識和行為”等。本節課的語法項目是被動語態的一般將來時,與前一個單元的語法項目“被動語態的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有著緊密的聯系。
約翰·杜威指出,學校的學習內容要與兒童本身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唯有此,學習的有用性和趣味性才會被激活,學生才能愿學、樂學、愛學。語法教學也是如此。在語法板塊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 和Reading 板塊一共三課時的內容,教師應借助已學課時的語料資源,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主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語法學習。然后緊扣情境,設計圍繞單元目標的操練活動,在主題框架下推進語法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主題的認知,豐富對主題的理解,從而建構立體的單元主題概念。
1.課堂導入
依據教材語法板塊中設置的Environment Week 這個活動線索,教師首先播放了兩段關于大氣污染和海洋污染的英語紀錄片;在觀看后,學生對污染的現狀進行描述,根據所給動詞進行適當形式填空;最后,學生獲得本節課的大任務——創建環保綠色學校。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小情境是置于單元大的主題之下的。在填空的設計上,學生首先復習了被動語態的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激活對已有知識的記憶。充分聯結了本課內容和之前所學的單元內容,也讓學生感受到被動語態在語言表達中發揮的功能。
2.活動設計
活動1:根據所給圖片和Welcome to the unit 中的信息,學生嘗試用目標語法填寫句子。
Less air pollution _____________(create)if people ride bicycles.
Fewer paper cards ______________(buy)to reduce tree-cutting.
Less water ___________(use) if we want to reduce water waste.
設計意圖:本活動是一個通過語料總結歸納目標語法規則的環節,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從之前的板塊里找到包含目標語法的語句。教師也可以整合適合用目標語法改寫的語句,如將單元第一課時中教材原句“We can reduce air pollution by riding bicycles.”改寫為“Less air pollution will be created if people ride bicycles.”。教師通過對教材語料的二次使用,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語料中減少對語法學習的畏懼感,為后續高階活動打好基礎;同時學生也更加了解目標語法與單元主題的關系,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單元主題下恰當運用目標語法。
活動2:根據對話語境,用目標語法填寫句子。然后讓學生使用所學目標語法,進行頭腦風暴。
If you plan to reuse something at school or at home,what are you going to reuse?
教師給出例子:
My coffee box will be reused.
It is going to be cleaned.
Clips and coins will be put there.
設計意圖:活動2的語用難度較之活動1 有較大提升,并且引導學生在真實語篇中進行目標語法的使用。教師基于對學情的深入了解,找到現實生活中需要此語法項目的真實情境。同時豐富的語境滿足了肯定形式、否定形式、will be done 結構、be going to be done 結構的存在需要,學生可以完成真實操練。
活動3:How will things be recycled?
學生使用目標語法,以閱讀課文中提到的old clothes 為例,完成recycle 循環示意圖,了解回收過程。
設計意圖:除了教材語句的二次使用外,教材語篇傳授的主題意義同樣值得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中重溫進而創生。在語法操練的環節,教師提出問題“How will things be recycled?”,這一問題看似無從下手,其實答案就在閱讀語篇中。教師以old clothes為例,引導學生重溫閱讀課文中的語段,將語段中的知識運用到問題解決中來。這一活動的設計既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練習了目標語法的“形式”,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語法板塊與單元整體內容的邏輯聯系。
活動4:Group report at the show“Our plan for a 3R school”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團隊作品,寫下創建綠色環保學校的計劃。
設計意圖:基于之前以大任務Make a plan for a 3R school 為線索串聯起的一系列活動,包括know about 3R(即reduce, reuse,recycle),prepare for the Environment Week,work out suggestions 等,學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本節課之初提出的任務,任務緊密圍繞校園生活。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對校園環保工作展開真實深入的思考,從而在真實情境中“使用”目標語法完成真實任務解決實際問題。
3.家庭作業
For all of you:
Polish your plan card to make it better.Show them to the whole school.
Tell teachers what will be done for a 3R school, encourage them to act with you. Remember to use the tense.
For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Search on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how recycling will be finished in a factory.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it by using the tense.
設計意圖:分層作業保證了不同學情學生對于本節課所學內容都能夠掌握。同時,作業中的完善卡片、查找資料都與本單元主題緊密相扣,為單元寫作任務提供語法支架。
新課標提出,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與語音、詞匯、語篇和語用知識緊密相連。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圍繞這一要求,建立好多種聯結,指導學生在語境中觀察和歸納所學語法的使用場合、表達形式、基本意義、使用規則和語用功能。
1.聯結舊知與新知
在聯結舊知與新知的過程中,教師要找到恰當的“過渡點”,找到新舊知識之間最一致的聯結邏輯,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充分匹配已學知識,通過對比、模仿、總結,將新舊知識建立聯系,從而促進學生對新概念、新知識的理解。
2.聯結板塊與單元
在聯結板塊與單元整體的過程中,教師要找到合適的“融入點”,理清單元大情境與板塊小情境、單元大觀念與板塊小觀念之間的關系,從問題解決、實際運用的角度,強化聯系,優化學生學習理解的過程,不僅在課堂設計上實現單元整體設計,也幫助學生形成大單元理念下的英語學習觀。
3.聯結課堂與世界
在聯結課堂與世界的過程中,教師基于對學情的深入了解,找到恰當的“創生點”,讓學生在“學用結合”的完整過程中,感知目標語法的完整結構,再將新知識積極主動應用于真實生活,以此促進學生對目標語法本質的理解,發展完整的概念結構,進而創生使用,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知小而為大,聯結以創生。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創設能夠幫助學生實現主動“聯結”的關鍵載體,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語法項目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單元內容、真實生活融會貫通;“創生”則是在此基礎上,構建新的認知網絡,進而建構語法聯結的立體空間,容納目標語法點,延展單元主題,從而推動語法學習的自然發生、真實發生,真正落實學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