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丹 張波 張勁宜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會導致女性多毛、月經異常等,如不及早治療,將會導致閉經不孕,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1]。臨床治療PCOS 閉經不孕以促排卵、調節內分泌水平為主,而中醫在這方面具有較獨特的優勢。中醫認為,該疾病屬于“不孕”“閉經”范疇,脾腎兩虛、痰濕內阻是該疾病的主要病因,脾氣虛弱、痰濕阻滯,氣機不暢,沖任不通,升化機能不足致使月事不調,無法成孕,治療需以健脾補腎、祛濕化痰為主[2-3]。自擬祛濕方由法半夏、陳皮、膽南星等藥物組成,有開啟胞宮、改善閉經之效。穴位埋線為常用中醫療法,通過將羊腸線埋于對應穴位而發揮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祛濕方聯合穴位埋線治療痰濕型PCOS 閉經不孕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 年7 月—2022 年1 月萍鄉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90 例痰濕型PCOS 閉經不孕患者。(1)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文獻[5]《婦產科學》中PCOS 及不孕癥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符合文獻[6]《中醫婦科學》中痰濕證標準,主證:不孕,月經停閉,面色晄白;次癥:形體肥胖,倦怠乏力,胸腹脹滿,心悸氣短,大便溏泄;舌苔白膩,脈滑。(2)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男方生殖功能正常;③已婚育齡期女性。(3)排除標準:①卵巢功能不全;②合并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其他內分泌疾病;③因子宮或輸卵管原因導致不孕;④近3 個月服用激素藥物;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或療法過敏;⑥合并心肝腎等疾病;⑦無排卵。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三組,各30 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已簽知情同意書。
(1)祛濕方組單純口服祛濕方治療,藥方如下:法半夏10 g,陳皮10 g,膽南星6 g,神曲、川芎、香附、枳殼各15 g,炒白術、芡實各10 g,茯苓30 g,山藥20 g,黃芪15 g,菟絲子20 g,枸杞子20 g,覆盆子20 g,鹿角霜15 g,肉桂3 g。所有中藥均為配方顆粒,均購自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每日1 劑,由藥師分裝為2 份,早晚2 次用水沖服,3 周為1 個療程,停藥3 d 后繼續下1 個療程(若月經恢復,經期停止服藥),共持續3 個月。(2)穴位埋線組單用穴位埋線法治療:主穴:取雙側天樞、子宮、帶脈、腎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豐隆,并取上脘、中脘、下脘、關元、中極。醫生將羊腸線剪為1 cm 小段后置于95%的酒精中消毒。常規消毒患者穴位處皮膚后,將針灸針傳入注射針頭內,稍后退少許,將羊腸線放入注射針頭前端但不要露出針頭,將注射針頭快速刺入皮內,針尖到達肌肉層厚稍上提,并將針刺針向下刺入,使羊腸線推入肌肉內,針下有松動感時可拔出針灸針及注射針頭,棉簽按壓針孔止血。除上脘、中脘、下脘、關元、中極每次埋線外,其余穴位每次單側埋線,雙側交替埋線,每周1 次,持續治療3 個月。(3)聯合組采用祛濕方聯合穴位埋線治療,方法與上述兩組一致。
(1)療效判定:治療結束后參考文獻[7]《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估療效,將痰濕證主次癥按無、輕、中、重度分別記為0、1、2、3 分,總分為各項得分之和,療效指數=(治療前-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愈:病癥消失,療效指數降低95%及以上;顯效:病癥基本消失,療效指數降低70%~94%;有效:病癥明顯減少,療效指數降低30%~69%;無效:療效指數降低30%以下。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生殖激素:治療前、治療后(月經或撤退性出血第2 天),抽取患者的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2 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以電化學發光法檢測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睪酮(T)。(3)排卵率、妊娠率:隨訪6 個月,統計三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B 超(徐州中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ZM-5000)檢查可見卵黃囊即為妊娠;自患者月經第10 天起,采用B 超監測其卵泡情況,當B 超顯示卵泡發育時可隔天監測1 次,直至卵泡發育成熟并經B 超檢查排出。
采用SPSS 25.0 處理數據。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檢驗,兩兩比較采用LSD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祛濕方組年齡22~39 歲,平均(27.22±2.34)歲;PCOS 病程1~7 年,平均(2.68±0.27)年;閉經3~24 個月,平均(6.12±0.62)個月。穴位埋線組年齡24~38 歲,平均(27.24±2.36)歲;PCOS 病程1~5 年,平均(2.65±0.25)年;閉經4~22 個月,平均(6.11±0.61)個月。聯合組年齡23~38 歲,平均(27.23±2.35)歲;PCOS 病程1~5 年,平均(2.62±0.24)年;閉經4~21 個月,平均(6.12±0.61)個月。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三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440,P=0.025);聯合組的總有效率高于祛濕方組、穴位埋線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三組LH、FSH、T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LH、T 均低于治療前,聯合組均低于祛濕方組、穴位埋線組(P<0.05);治療后,三組FS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三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聯合組比較,P<0.05。
組別 LH(U/L)FSH(U/L)T(n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n=30) 16.68±1.57 5.64±0.54* 5.28±0.53 5.25±0.53 52.85±4.29 13.85±1.34*祛濕方組(n=30) 16.93±1.59 8.65±0.87*# images/BZ_102_1233_1689_1241_1690.png5.33±0.54 5.21±0.52 52.83±4.28 16.89±1.57*#穴位埋線組(n=30) 16.84±1.58 8.72±0.88*# 5.29±0.53 5.19±0.51 52.87±4.30 16.92±1.59*#F 值 0.193 152.653 0.074 0.104 0.001 41.247 P 值 0.825 <0.001 0.929 0.902 0.999 <0.001
聯合組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祛濕方組、穴位埋線組(P<0.05),見表3。

表3 三組排卵率、妊娠率比較[例(%)]
PCOS 的發生與環境、遺傳、內分泌失調等多種因素有關,是育齡期女性閉經、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8]。采取有效方式促進PCOS 閉經不孕患者排卵、調節其內分泌水平是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方案。常規西醫多采用激素類藥物治療PCOS 閉經不孕患者,但該類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且長期使用會導致患者肥胖,危害患者健康[9]。中醫認為,“女子不孕之故,由其傷沖任也……或因體盛痰多……而不孕”[10]。痰濕內阻、脾腎虛弱為女子不孕的主要病因。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健運失司、水濕內停、濕聚成痰,痰飲黏滯,最易阻滯氣機,導致機體氣機不暢,沖任瘀滯,月事不調,無法成孕,治療需以健脾補腎、祛濕化痰為主[11-12]。
中藥方劑、穴位埋線均為常用中醫療法,在臨床中具有廣泛應用。本研究將上述療法用于PCOS閉經不孕治療中,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高于祛濕方組、穴位埋線組,LH、T 均低于祛濕方組、穴位埋線組,排卵率、妊娠率均較高,說明祛濕方聯合穴位埋線可改善痰濕型PCOS 閉經不孕患者的生殖激素,提高排卵率、妊娠率,療效顯著。分析原因在于,穴位埋線是將刺血、穴位封閉等多種方法融為一體,刺激天樞可升降氣機,與豐隆配合可發揮理氣祛濕之效;子宮可理氣和血、調經止帶;帶脈可調經止帶、健脾利濕;關元可補益腎元、溫通沖任;中極可通調沖任,祛除濕邪;足三里可通降腑氣[13-16]。將羊腸線埋于天樞、子宮、帶脈等穴位可以產生刺激信息和能量,利用經絡將這些信息傳入體內,所形成的非特異性、復雜的刺激沖動可促使臟腑機能得以調整,進而刺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作用,改善患者的LH、T 等激素水平,促使患者月經恢復正常,改善其排卵狀況[17-19]。
祛濕方中法半夏、陳皮可燥濕化痰;膽南星可清熱化痰;神曲可健脾和胃;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香附、枳殼可調經止血、理氣寬中;炒白術、黃芪健脾益氣;芡實、山藥、茯苓可補腎健脾、除濕止帶;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鹿角霜可補益肝腎;肉桂可散寒止痛、通經活血;諸藥合用,可共奏祛濕化痰、健脾益腎之效[20-21]。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可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障礙;香附有鎮痛、抗炎作用,并能發揮雌激素樣作用,抑制子宮收縮,從而改善患者的月經不調、痛經癥狀[22-23]。祛濕方聯合穴位埋線可以強化祛濕化痰、健脾益腎的效果,可促進PCOS 閉經不孕患者排卵,提高其妊娠率。
綜上所述,祛濕方聯合穴位埋線可改善痰濕型PCOS 閉經不孕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妊娠率,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