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韻之 陳秋連 曾慶宏
妊娠期高血 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孕產婦特有的一種疾病,是產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在5%~10%,孕產婦死亡數占妊娠相關死亡總數的10%~16%,是僅次于產后出血的第二大孕產婦死亡原因[1]。其臨床表現為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嚴重者可能出現昏迷、抽搐,甚至導致母嬰死亡[2]。HDP 發病原因可能與免疫調節功能、遺傳因素、滋養細胞侵襲異常等有關,但目前尚無任何一種單一因素可以解釋其發病原因[3]。HDP 治療以防止重度子癇前期和子癇的發生為主,控制圍生期HDP 發病率和母嬰死亡率,進而改善母嬰臨床結局[4]。因此,發現有效的預測指標對早期預防HDP 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近些年,相關研究發現,25-羥維生素D3[25-hydroxyvitamin,25-(OH)D3] 與HDP 密 切 相關[5]。基于此,本研究對其相關性進行分析,以便臨床診斷提供借鑒,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在新余市人民醫院進行定期產檢的孕婦臨床資料,其中正常妊娠孕婦30 例作為A 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25 例作為B 組、子癇前期孕婦25 例作為C 組、重度子癇前期孕婦25 例作為D 組。納入標準:(1)定期在本院進行產檢;(2)單胎妊娠;(3)入選前兩個月未使用維生素D(Vitamin D,VitD)及鈣劑;(4)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有神經、內分泌系統或代謝性疾病;(2)有呼吸衰竭、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等嚴重疾病;(3)有原發性高血壓;(4)有糖尿病、肝炎等妊娠合并癥;(5)臨床資料不全。診斷標準:依據文獻[6]《婦產科學》中HDP 診斷標準。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審批編號(rmyy20220527152)。
本研究以回顧性病歷為基礎,對孕婦的相關信息進行檢索和整理。(1)基礎資料:整理入組孕婦年齡、分娩次數、孕期采血孕周、孕前體重指數等基礎資料。(2)25-(OH)D3水平: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進行產檢的孕婦,經孕婦知情同意后,于孕中期、孕晚期兩次產檢時抽取孕婦清晨空腹靜脈血3~5 mL,經過離心處理10 min 后,分離出上層血清并進行-80 ℃冷凍,后對入組孕婦血清樣本進行統一檢測25-(OH)D3水平。具體檢測方法為: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儀(安捷倫Agilent 1260-6470 型號)進行檢測,使用質譜生物科技提供的25-(OH)D3檢測試劑(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鑒定25-(OH)D3水平。
四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s)
孕晚期采血孕周(周)A 組(n=30) 28.89±5.34 1.56±0.32 1.24±0.25 21.58±1.57 22.94±1.25 34.21±1.08 B 組(n=25) 28.65±5.71 1.64±0.35 1.32±0.28 21.59±1.63 23.08±1.32 34.05±1.12 C 組(n=25) 29.02±5.61 1.72±0.41 1.29±0.23 21.66±1.45 22.97±1.29 34.18±1.17 D 組(n=25) 28.57±5.75 1.69±0.43 1.30±0.26 22.01±1.48 23.02±1.27 34.09±1.19 F 值 0.039 1.067 0.552 0.644 0.071 0.128 P 值 0.990 0.366 0.648 0.588 0.976 0.943組別 年齡(歲)妊娠次數(次)分娩次數(次)孕前體重指數(kg/m2)孕中期采血孕周(周)
四組孕婦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水平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中期、孕晚期C 組、D 組孕婦25-(OH)D3水平均低于A 組(P<0.05),孕中期、孕晚期B 組孕婦25-(OH)D3水平均低于A 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孕中期、孕晚期孕婦25-(OH)D3水平在B 組、C 組、D 組均呈依次遞減趨勢(P<0.05)。見表2。
表2 四組孕婦25-(OH)D3水平比較[ng/mL,(±s)]

表2 四組孕婦25-(OH)D3水平比較[ng/mL,(±s)]
*與A 組比較,P<0.05;#與B 組相比,P<0.05;△與C 組相比,P<0.05。
組別 孕中期 孕晚期A 組(n=30) 18.22±5.74 21.05±6.89 B 組(n=25) 17.48±5.57 20.66±6.34 C 組(n=25) 14.33±4.26*# 16.54±5.12*#D 組(n=25) 11.26±3.27*△ 13.03±4.05*△F 值 16.539 16.274 P 值 <0.001 <0.001
四組孕中期25-(OH)D3<20 ng/mL 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四組孕婦25-(OH)D3水平分布情況比較[例(%)]
孕中期、孕晚期不同25-(OH)D3水平孕婦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水平與收縮壓、舒張壓均呈負相關(r=-0.308,P=0.002;r=-0.577,P<0.001;r=-0.599,P<0.001;r=-0.319,P=0.002)。
表4 不同25-(OH)D3水平孕婦孕中、晚期血壓比較[mmHg,(±s)]

表4 不同25-(OH)D3水平孕婦孕中、晚期血壓比較[mmHg,(±s)]
*與25-(OH)D3<20 ng/mL 組比較,P<0.05;#與20 ng/mL≤25-(OH)D3<30 ng/mL 組比較,P<0.05。
組別 收縮壓 舒張壓孕中期 25-(OH)D3<20 ng/mL(n=83) 149.79±18.23 96.24±5.67 20 ng/mL≤25-(OH)D3<30 ng/mL(n=15) 132.83±9.36* 87.47±3.24*30 ng/mL≤25-(OH)D3<100 ng/mL(n=7) 120.21±6.97*# 82.34±5.34*#F 值 14.911 34.654 P 值 <0.001 <0.001組別 收縮壓 舒張壓孕晚期 25-(OH)D3<20 ng/mL(n=70) 151.85±15.97 97.59±6.73 20 ng/mL≤25-(OH)D3<30 ng/mL(n=21) 134.08±8.45* 90.63±5.71*30 ng/mL≤25-(OH)D3<100 ng/mL(n=14) 123.34±10.27*# 85.78±7.89*#F 值 30.830 22.748 P 值 <0.001 <0.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戶外勞動轉變為室內勞動,加之生活方式的改變,上班族早出晚歸、防曬霜的使用等原因,導致人體中有陽光照射所轉化而成的VitD 含量減少,而僅有少量的VitD 是通過飲食攝入,因此,在我國人群中,VitD 缺乏或不足的比例約占71%,而在孕產婦中,VitD 嚴重缺乏的比例約為80%[7-9]。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孕產婦體內VitD 含量與HDP、早產、胎兒骨健康等有關,可影響母嬰結局,故而,孕產婦體內VitD 缺乏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10-12]。由于,VitD 在人體內的主要儲存形態為25-(OH)D3,故臨床上常以血清25-(OH)D3作為檢測指標,來測定VitD 含量[13]。
本研究中發現,孕中期、孕晚期C 組、D 組25-(OH)D3水平均低于A 組,且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水平在B 組、C 組、D 組均呈依次遞減趨勢,提示血清25-(OH)D3水平與HDP發生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這一研究結果符合劉曉霞等[14]的研究。有研究證實25-(OH)D3缺乏是HDP 的獨立危險因素,其含量低于37 nmol/L 時,HDP 發病率增高5 倍[15]。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四組孕中期25-(OH)D3<20 ng/mL 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還可發現其25-(OH)D3水平<20 ng/mL 在A 組、B 組、C 組、D 組25-(OH)D3水平分布中占比均呈依次遞增趨勢(P>0.05),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張靜等[16]的研究報告指出孕周<20 周,且血清25-(OH)D3<20 ng/mL時,其C 組、D 組孕產婦發病率分別上升5、6 倍。本研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水平與收縮壓、舒張壓均呈負相關,鄭莉莉[17]研究報告指出25-(OH)D3含量與孕產婦血壓呈負相關,其含量低于30 ng/mL 時,孕產婦收縮壓及舒張壓顯著升高,進一步證實血清25-(OH)D3缺乏與HDP 的相關性。考慮原因如下:(1)VitD 具有維持血管內皮細胞穩定性、保護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VitD 缺乏時,胎盤生長因子含量減低,血管內皮穩定性及保護性降低,從而導致血管內皮順行性下降,硬度上升,收縮壓及舒張壓均升高[18-19];(2)VitD 能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VitD 缺乏時,抑制作用減退,導致孕產婦收縮壓及舒張壓均升高[20-21];(3)VitD不足可能會導致鈣離子的吸收降低,而鈣離子可直接影響血管緊張素Ⅱ,其含量降低可促進血管緊張素Ⅱ收縮血管平滑肌功能,最終導致孕產婦出現子癇前期樣改變[22];(4)25-(OH)D3是VitD 的活性形式,其與VitD 受體結合,具有調節免疫細胞轉錄活性、上調或者抑制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細胞因子的表達的功能。VitD 缺乏時,孕產婦體內抗炎因子表達降低,抗炎因子表達降低,其子癇前期發病風險增加[23-24]。
綜上所述,孕中期、孕晚期血清25-(OH)D3水平與HDP 發生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故而,孕期應注重孕產婦VitD 的補充,可選用維生素D2或維生素D3,降低HDP 發病風險,防止不良母嬰結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