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霞
近年來,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也越來越廣泛。跳繩是一項深受廣大小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犹K作為一項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體育活動,受到了廣大小學師生的歡迎。花樣跳繩教學是對傳統跳繩教學的創新與發展,在促進我國校園花樣跳繩運動開展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隨著陽光體育活動在我國學校的全面開展,校園花樣跳繩教學逐漸成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課改背景下對花樣跳繩教學的需求。為了提高教師開展校園花樣跳繩教學工作的積極性與實效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來從事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工作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提出了相應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版)》實施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下發后,我國中小學校園體育工作被擺上了重要日程。陽光體育是以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為目標,倡導陽光、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
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處于成長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產生運動能力下降或心理行為問題?;犹K是一項很好的全身運動,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提升學生自身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币虼?,在陽光體育中加強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活動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習慣具有重要意義。陽光體育下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指以陽光體育為指導思想,結合校園花樣跳繩的教學目標,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將花樣跳繩作為學生體育活動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并對其進行系統的教學。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應具備的特點為動作難度低、易掌握且學生喜歡。在陽光體育下進行花樣跳繩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通過練習能夠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二、陽光體育下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推廣有效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合理運用教學策略
校園花樣跳繩是一項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具有鮮明的特征,挑戰性強、運動量適中,適合于小學生參與,也是能夠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開設了校園花樣跳繩課外興趣小組,對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是一項需要學生自主參與的體育活動,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以更好地開展花樣跳繩教學。
一是課堂分組。由于學校的花樣跳繩練習場地有限,而且學生往往不能按照教師布置的要求進行練習,導致活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場地內進行多樣化的校園花樣跳繩練習,教師應合理分配學生的人數。例如,每節課可以安排一名同學進行花樣跳繩練習。如果是兩人或三人小組合在一起進行花樣跳繩練習,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將人數進行相應調整。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每個小組都有人參加活動,還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
二是自主選擇。在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自主選擇運動場地進行練習。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其分為多個小組,并分別開展花樣跳繩學習活動。例如,1.自由組合——單、雙腳跳(一名同學一個人完成);2.集體花樣——單腳跳(二名同學一個人完成);3.個人單跳——雙腳跳(四名同學組成一隊);4.單人單腳跳(兩人以上);5.雙人雙腳跳(八至十人);6.單人單腳跳。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其活動范圍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操場,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室外體育鍛煉、室內健身活動等。
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年級特點和學生年齡的不同,將體育課堂分為不同的小組,以此開展校園花樣跳繩練習活動。
三是針對性教學。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參加校園花樣跳繩活動時間,安排體育課程內容以及運動強度。例如,低年級可以安排一節課練習單、雙腳跳項目;中年級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安排一節課練習集體花樣和個人單跳項。
總之,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連續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教師需要適時調整。
(二)立足學生實際,拓展教學內容
在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做好創新與改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如果一味守成則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陽光體育精神倡導下,學校要將傳統體育項目與陽光體育運動相結合,對花樣跳繩等項目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通過陽光體育運動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利用課間操、大課間等時間加強學生對花樣跳繩知識、動作要領、基本技巧等方面的訓練。
跳繩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花樣跳繩則是將跳繩的形式與內容、音樂和動作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富有節奏感的現代跳繩形式,深受廣大中小學生喜愛。花樣跳繩對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團結協作能力和自我鍛煉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小學校園“花繩”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還能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為了促進花樣跳繩在小學校園中的普及和推廣,學校、教師需要將花樣跳繩的基本動作教授給學生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通過花樣跳繩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及運動技巧。
一是做好記錄對照,進行方法改進。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記錄,通過匯總數據發現問題,尋找根源,做好方法的改進,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校園花樣跳繩的專項測試,并進行記錄。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各項體育運動技術動作和方法的掌握和鞏固,還可以使其在課后主動發現、解決問題。
二是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培養運動興趣。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興趣愛好各有差別,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分層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具體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運動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為他們提供適合其水平和特點的運動項目選擇。
三是設計趣味活動,激發運動熱情。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課前開展各類趣味游戲、比賽等形式提高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在集體課教學中,教師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運動水平與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鍛煉能力與身體素質的運動項目,積極參加比賽。教師還可以利用課間操、大課間活動等時間,開展跳繩及體育游戲活動。
(三)重視團隊訓練,培養合作意識
陽光體育對開展各種花樣跳繩活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犹K是一項集體項目,是以花樣為基礎,通過不同的跳法、變化的形式,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對培養學生運動技能、運動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意義重大,是開展校園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年齡小、個性強、好奇心重,教師應基于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實施豐富多彩的花樣跳繩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綜合素質能力,使其不僅可以在集體活動中完成花樣跳繩運動項目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合作意識。
一是開展“小組對抗”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由于花樣跳繩運動屬于集體項目,因此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體育能力組織集體教學活動?!靶〗M對抗”是花樣跳繩活動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形式,但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事先做好賽前準備工作,先讓學生進行熱身運動,以防止突然之間出現扭傷或拉傷等現象。教師可以根據熱身效果,將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進行比賽,調整他們的隊形組合,給每個小組指定一個隊友,并給他分配好跳繩的數量與動作要領。在實際的“小組對抗”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每一位學生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動作變化情況,靈活調整小組隊員的人數比例,并給予他們相應的鼓勵與獎勵,促進其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二是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學習成績不好或者體育運動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低,不積極主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促使學生們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培養團隊意識,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目標的實現。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老鷹捉小雞”進行課堂練習,以大組為單位輪流進行游戲練習,并相互配合完成相應動作要領,以此激發學生對花樣跳繩活動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等。
(四)落實訓練目標,培養運動技能
花樣跳繩是一項非常具有趣味性的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還能提升學生的協調能力、控制能力及自信心等,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所以,在校園花樣跳繩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運動技能培養。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花樣跳繩的基本動作和技能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并與小組進行比,以激發學生參與運動、挑戰自我的熱情和信心,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操時間或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花樣跳繩練習,讓每名學生都參與到校園花樣跳繩運動中,從而落實教學目標。最后,為了使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智力水平的提高,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或課后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跳繩比賽活動,以達到提高其身體素質和智力水平的目的。
(五)加強教師素質培養,提升綜合能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執行者是教師,教師是教育發展與推進的第一責任人。為此,一線體育教師一定要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要樹立時代使命感,積極投身到教學改革中,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并以此為準繩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尤其在陽光體育下,體育教師應針對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教學積極探討有效策略,并做好推廣,發展本校的體育運動,為本校體育教學提供有益的經驗,進而推動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在校園花樣跳繩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決定了花樣跳繩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學校需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包括新課程標準下花樣跳繩教學培訓、全國中小學校園花式跳繩比賽培訓等,積極鼓勵教師參加高層次、高水平的業務培訓工作。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認為體育是簡單的身體活動,只要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即可。事實上,只有體育知識與技能過硬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才能充分發揮花樣跳繩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學校必須加大對全校體育人員的培養力度,要讓其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和知識。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為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便利。作為一線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通過互聯網尋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并借助平臺實現與其他同學科教師進行經驗交流,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專業素養。因為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便捷性和互利性,每一名教師可以將自身的經驗、見解、觀點實時發表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實時交流。如果在教學中出現了什么疑難問題,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獲得專家或同仁的指導,這對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互聯網的這種特點,并以其為提升自我的媒介和渠道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國家陽光體育的深入開展,校園體育活動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花樣跳繩教學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犹K作為一項傳統且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跳繩活動的價值所在,并積極發揮作用,要在小學校園花樣跳繩活動開展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價值,發揮其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小學生跳繩運動開展不廣泛,教師在教學中對跳繩運動的價值認識不足,學生對體育教學存在認知誤區,造成了花樣跳繩教學活動開展不順利。為此,在陽光體育背景中,學校和教師應將花樣跳繩項目融入其中,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身體鍛煉的機會,促進花樣跳繩運動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