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庭碩 李卓璟 韓博燁
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有效減輕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性問題、保障資本市場正常運行。然而,連續涌現的財務舞弊案例引發了資本市場對審計質量的疑慮。以我國A股上市公司2015-2022年的樣本數據為基礎,研究結果顯示:異常審計費用會降低審計質量,而法治環境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對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不利影響的制約作用。進一步分析顯示,在企業面臨高度環境不確定性時,異常審計費用可能進一步削弱審計質量。另外,非國有企業中通過異常審計費用降低審計質量的情況更加普遍。
一、引言
國內外頻繁發生財務舞弊事件,引發投資市場利益相關者嚴重擔憂審計質量。然而,注冊會計師未在資本市場達到理想監督效果。學術界針對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效果提出質疑,并關注審計費用異常金額是否會影響異常應計代理的審計質量。審計費用異常包括低于或高于正常值兩個方向。低于正常值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減少審計程序,以追求成本節約和服務收益;高于正常值可能用于彌補注冊會計師風險,從而容忍客戶錯誤報告問題。因此,研究者、監管者和投資者對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十分關注。
本文基于我國A股上市公司2015-2022年的15782個樣本數據,探討企業異常審計費用對最終審計報告質量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法治環境水平對這種影響的調節作用。通過實證檢驗發現異常審計費用可能對審計質量產生負面影響,而法治環境水平可能增強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不利影響的抑制作用。進一步分析顯示,在企業面臨高度環境不確定性時,異常審計費用可能進一步削弱審計質量。另外,非國有企業中通過異常審計費用降低審計質量的情況更加普遍。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關于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現有研究提供了不同觀點。一些研究認為,正向異常審計費用的存在可能削弱審計質量。一方面,正向異常審計費用正向影響財務舞弊發生概率(Hribar等,2014)。另一方面,支付正向異常審計費用的被審計單位其財務報表盈余重述概率較低?,F有文獻針對負向異常審計費用的觀點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認為負向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不存在相關性。然而,Asthana和Boone(2012)的研究結果表明,負向異常審計費用反映在客戶與注冊會計師談判中具有較強談判能力,不利于審計質量。
制度環境貫穿政治、社會和法律等多個方面,對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喬引花等(2021)的研究發現,在強制度環境下,東道國能夠抑制企業的利潤操縱行為,進而提升審計質量。而Johnson(2020)的研究發現,在法律環境相對薄弱的國家,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串通合作,發布虛假審計報告,并未受到嚴厲懲罰,故多數企業對高質量審計的需求并不迫切。在馮延超和梁萊歆(2010)的研究中,他們以違規處分與訴訟仲裁的平方根作為法律風險的替代變量,從微觀角度分析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法律風險對審計費用和審計意見的影響,得出法律環境對審計質量存在積極影響的結論。這些研究不僅深化了制度環境對審計質量的理解,還強調了法律環境對審計行為與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學界在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等方面已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但尚存幾方面的不足。首先,關于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尚未形成統一定論。其次,現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公司性質、事務所規模等內部因素,缺乏從外部環境視角分析,故本研究將異常審計收費、法治環境和審計質量融合于一個框架中,探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研究填補了現有的空白,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H1:在不考慮異常審計費用方向的情況下,異常審計費用總額與審計質量呈負相關。
H2:在高法治環境水平下,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負相關關系受到一定的約束。
三、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在選取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的基礎上,排除ST和*ST公司,以及存在相關變量數據缺失的樣本,剔除金融類公司,最終獲得了共計15782個數據樣本。在本文研究中所采用的環境不確定性水平參考了申慧慧(2012)的模型,而其余相關數據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為檢驗上文提出的假設,本文構建實證模型如下:
(一)被解釋變量
審計質量(DA)的衡量采用盈余管理水平。在大多數衡量審計質量的指標中盈余管理水平更具有代表性,故本文采用盈余管理——可操控性應計利潤作為衡量審計質量的關鍵指標。
(二)解釋變量
異常審計費用(ABFEE)的計算參考了高瑜彬、金獻坤等學者的方法,將正常審計費用和異常審計費用區分開,回歸殘差即為無法解釋的非正常部分,即異常審計費用。針對異常審計收費的方向性進行了明確劃分,即大于0為正向異常審計收費,反之為負向異常審計收費。
(三)調節變量
法治環境(LAW)的數據源自《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21)》中“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評分”,以得分作為上市公司注冊地的法治環境水平(LAW)。
(四)控制變量
包括企業存續年限(AGE)、財務杠桿(LEV)、企業規模(SIZE)、股權集中度(FShare)、企業成長性(GROWTH)、產權屬性(SOE)、虧損情況(LOSS)、上一年審計意見類型(TYPE)、審計師聲譽(BIG4)以及變更事務所(CHANG)。
四、實證檢驗及結果分析
(一)多元回歸結果分析
1.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具體而言,第一列中對假設1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可操作性盈余(DA)與異常審計收費(ABFEE)呈顯著正相關。這表明在全樣本范圍內,審計費用偏離正常收費標準的程度越大,公司存在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間,財務數據越可能存在偏差,審計質量也越有可能隨之下降。故本研究的發現支持假設1,即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進一步將樣本分為正向異常審計收費(表1第2列)和負向異常審計收費(表1第3列)兩組,以驗證假設1。正向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的回歸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二者呈顯著正相關。這意味著較高額的異常審計費用與上市公司的可操作性盈余存在正向關聯。可能的解釋是,為獲取特定的審計報告,上市公司通常愿意支付額外的審計費用,從而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要求方面不嚴,提高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寬容度,甚至協助上市公司按照特定需求進行修改,進而導致審計報告的信息可靠性下降。對于負向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回歸系數為0.0087,同樣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呈顯著。這可能源于審計費用過低導致注冊會計師在成本與效益之間的權衡中傾向于減少必要的審計程序,減少被審計單位被檢舉的可能性,導致無法保障審計報告的真實可靠性,損害審計質量。
2.法治環境的調節作用檢驗。在不考慮異常審計收費的正負號的前提下,引入法治水平因素后,異常審計收費(ABFEE)的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呈現正向關系。同時,ABFEE與法治環境(LAW)的交互項(ABFEE*LAW)的系數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呈現負向關系。這表明,當企業位于法治環境水平較高的地區時,政府對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以及對上市公司的嚴格監管可能性增加,減少了異常審計收費降低審計質量的可能。
(二)拓展性檢驗
1.環境不確定性。通過前文檢驗發現,外部環境對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的關系產生影響。然而,外部環境并不是靜態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在考慮外部環境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時,我們需要同時關注外部環境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動態的變化可能會對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帶來新的影響。
結果表明,僅考慮異常審計收費的總額,引入環境不確定性(EU),異常審計收費(ABFEE)系數和ABFEE*EU系數在10%的顯著水平上均呈正相關。這表明,異常審計費用的存在可能會削弱審計報告的可靠性,除此之外,當外部環境波動和變化較大時,異常審計收費降低審計質量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表明環境不確定性可能作為一個調節因素,影響著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
2.產權性質。考慮到我國的制度安排,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在所有權結構、經營目標以及市場地位等方面呈現顯著差異。鑒于此,本研究將全部樣本按照企業的產權屬性進行分類,即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通過這一劃分,可以深入理解異常審計收費對不同類型企業審計質量的影響差異,從而更好地解釋審計質量形成的機制。
經過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不同產權屬性對于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呈現明顯差異。在非國有企業中,異常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顯著關聯。表明較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更傾向于通過異常審計收費降低審計質量??赡茉从趪衅髽I的背景支持,運營和融資相對缺少壓力。相反,非國有企業在資源獲取方面可能面臨較大難題,受到更多限制,從而更傾向于采取冒險策略。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2015年至2021年間的15782家A股上市公司樣本為基礎,通過實證檢驗了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考慮了法治環境水平的調節作用。此外,通過拓展性檢驗探討了環境不確定性對二者關系的影響,以及產權性質的異質性分析。經過深入實證分析,我們得出以下重要結論:第一,異常審計費用降低審計質量。不管是正向異常審計費用還是負向異常審計費用,都會導致審計結果的失真。且審計收費與正常標準偏離程度越大,其對審計質量的不利影響也越加顯著。第二,法治環境水平對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的關系起到了調節作用。在高法治水平地區,異常審計收費對審計報告質量的負向影響較為減弱。第三,環境的不確定性會對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產生正向調節作用。換言之,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越高,異常審計費用對審計結果質量的負面影響也越加突出。此外,我們還發現在不同產權企業之間,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差異。相較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更可能通過異常審計費用降低審計質量。這一系列研究結論深化了對異常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認識,同時也為企業及相關監管機構提供了有益的實踐指導。
“低質量審計需求”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國審計市場,這一情形導致審計服務價格失靈,證券審計市場未能有效自我調節,缺乏形成健康合理審計服務價格的機制。在此背景下,本文經過深入研究與分析,提出以下建議以應對這一問題:首先,有必要對會計師事務所收費相關制度進行全面的完善。政府在審計過程中可以提前介入,對審計收費標準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制定符合各行業、規模等特點的綜合性審計收費標準。其次,為了改善審計市場環境,加強法治環境至關重要。政府應強化法律約束力,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系,同時提升法律制度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最后,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加強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減少公司管理層對審計關系的操縱,逐步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促進股權在資本市場上的流動。這些建議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審計市場的效率與透明度,增強審計質量和監管水平。
參考文獻:
[1]HribarP,KravetT,WilsonR.ANewMeasureofAcco
untingQuality[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14,19(1).
[2]AsthanaS,BooneJP.AbnormalAuditFeeandAuditQu
ality[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2012,31(3).
[3]喬引花,程云.東道國制度環境、內控審計師選聘與企業盈余質量[J].會計之友,2021(13):133-140.
[4]馮延超,梁萊歆.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審計收費及非標準審計意見——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03):75-81.
[5]廖義剛,孫俊奇,陳燕.法律責任,審計風險與事務所客戶選擇——基于1996年-2006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客戶風險的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24(5):34-40.
[6]洪劍峭,方軍雄.審計委員會制度與盈余質量的改善[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04):107-112.
[7]金獻坤,徐莉萍,辛宇.異常審計費用與商譽審計穩?。跩].審計與經濟研究.2020,35(06):51-62.
[8] 申慧慧,吳聯生,肖澤忠.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基于股權結構的考察[J].會計研究,2012.12:57-64.
作者單位:韓庭碩,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21級學生;李卓璟,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21級學生;韓博燁,晉中信息學院淬煉商學院會計23級學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