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鵬輝 劉瑜
新形勢下通過運用大數據審計技術實現科技強審,對全局、整體審計領域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對于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闡述大數據審計基本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大數據審計在保障綠色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側重從完善大數據審計法律法規、建設綠色創新發展大數據中心、加強大數據審計隊伍建設以及加強大數據審計結果的應用等方面探索提升大數據審計工作質效的路徑,從而為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審計保障。
綠色創新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器,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在推進綠色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審計部門需要忠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及時識別綠色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維護經濟的規范、健康發展。為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質效、發揮審計監督應有的作用,審計部門高度重視審計手段的創新[1]。伴隨著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審計作為一種新興的審計手段,憑借適應性、實時性以及覆蓋面廣等優勢,在助力審計部門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新時代下,探索運用大數據審計模式促進綠色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成為當下的重要研究課題,而提升大數據審計工作質效成為關鍵所在。
一、大數據審計的基本內涵
大數據審計是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審計數據進行深入、復雜和綜合分析,并依據審計工作要求形成一種“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2]。大數據審計模式中,通過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對各種類型的數據進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更加準確地揭示問題,并提出具備針對性、可行性的建議,有利于促進審計在維護經濟安全、維持經濟秩序中的重要作用[3]。大數據審計的特征主要體現在高效性、實時性、覆蓋面廣等方面。大數據審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數據樣本量大、數據處理速度快。大數據審計為實現審計全覆蓋提供了有效途徑。
二、大數據審計在助力審計監督服務綠色創新發展中的作用
新時代下,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推動綠色創新發展,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整體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在綠色創新發展中,審計主要的作用在于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促進社會履行環境保護責任以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而大數據審計作為一種新興的審計手段,助力審計監督關鍵角色作用的發揮[4]。大數據審計在助力審計監督服務綠色創新發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第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新時代下,審計部門順應實踐發展需要,積極開拓創新。其中,以大數據技術應用為代表的“科技強審”成為審計部門關注的重點。為進一步開創“科技強審”新局面,審計部門不斷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其中,大數據技術與審計業務的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地展現出大數據技術優勢,構建新的審計方法和模式。通過應用大數據審計技術可以對被審計對象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更能夠圍繞審計重點進行針對性審計,有效地擴展審計監管面,可以將技術優勢與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相結合,促進審計業務的高效率開展,將數據分析貫穿審計全過程,充分地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第二,可以提升審計工作隊伍的專業水平。人是生產力三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最為活躍的要素。在實施大數據審計的過程中,審計人員作為主體,既要具備現代化的審計理念、掌握扎實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具備較強運用計算機開展審計工作的能力。在大數據審計視角下,為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服務綠色創新發展中的作用,審計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加強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培育高、精、尖的審計人才隊伍,滿足省級機關推進大數據審計建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大數據審計是現代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的技術,而大數據技術掌握水平直接反映出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通過提升審計人員的大數據審計水平,可以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確保審計監督在服務綠色創新發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三,可以保障綠色創新發展相關政策的高質量落實,為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審計保障。審計機關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全面地透析綠色創新發展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及時揭露影響綠色創新發展目標達成的問題,及時進行預警并提出審計建議,助力綠色創新發展相關政策的高質量落實。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對綠色創新發展各項政策落實過程中形成的各類數據進行全面的檢查分析和監督控制,及時揭露、及時制止不規范行為,及時發現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執行不力、違規違紀、資金使用不當等問題,為問責追究機制的啟動提供審計數據支持和審計建議,以確保相關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同時,通過大數據審計技術的應用,強化對產業結構、資金資產資源配置等的監督,形成客觀可靠的審計報告,保障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達成。
三、大數據審計視角下審計助力綠色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
新形勢下,通過運用大數據審計技術,實現科技強審,對全局、整體審計領域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對于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意義。在闡述大數據審計在助力審計監督服務綠色創新發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下文對提升大數據審計工作質效的路徑進行探索,以期可以促進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完善大數據審計法律法規
大數據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顛覆了傳統封閉式的審計環境,與傳統審計模式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國針對審計工作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而針對審計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法律規定尚不完善。要充分地發揮大數據審計的作用,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大數據在法律的有效約束下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立法部門應在審計工作及大數據審計技術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量的基礎上,適當借鑒國外成熟的大數據審計法律法規,充分結合審計工作開展的實際需要和我國基本國情,制定大數據審計法律體系。具體而言:第一,要成立專門負責開展大數據審計工作的機關,對大數據審計模式以制度化的形式予以固化;第二,應依據審計部門開展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及時出臺相關工作指南,大數據審計工作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實施;第三,對審計主體、被審計對象等各相關主體應履行的責任、大數據審計過程中形成的數據的使用、管理及存儲等做好相關規定。通過建立和完善大數據審計法律法規為大數據審計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二)建設綠色創新發展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審計工作開展需要以海量可靠性數據的收集為前提。為發揮出大數據審計的優勢,助力審計監督服務綠色創新發展,審計部門應聯合其他部門盡快建立綠色創新發展大數據中心,實現對推進綠色創新發展過程中各類資金數據、統計數據、項目建設資金投入情況、招投標、資源和環境信息、人員信息、資產信息等進行全面地收集和整合,歸入大數據審計平臺。在建設大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審計部門應做好:第一,及時結合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和審計對象的特征,開發并應用更多審計分析模型,實現對各類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進一步優化,同時更利于獲取到不同審計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二,加強對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及時更新和維護,確保數據更新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大數據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重要基礎。第三,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確保數據的共享和及時整合,打破數據共享壁壘,為大數據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數據。第四,加強大數據平臺安全管理,從硬件、軟件以及人為操作等各個方面入手,增強信息數據安全防護,確保大數據平臺的安全運行。總之,通過大數據中心的搭建和應用,為審計部門開展協同審計、交叉審計等提供平臺支持,確保大數據審計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完善大數據審計配套管理機制
通過完善大數據審計配套管理機制建設可以保證大數據審計工作的規范、科學、安全、有序開展,從而強化審計監督應有的作用,從而助力綠色創新發展。具體而言:
第一,制定統一的審計數據標準和行業法規。審計全覆蓋是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助力綠色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審計全覆蓋的實現必須先解決數據資料問題,確保數據規范、準確、完整以及高密度。為此,應建立統一的行業數據標準,確保各行業數據得到及時、準確地收集和高效地信息化管理。同時,要依據嚴格的審計數據標準,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嚴謹性,為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礎,為后續審計信息的合理整合和利用提供支持。此外,要加強大數據分析模型及軟件開發,為大數據審計過程中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輔助。
第二,制定嚴格的大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大數據的物理安全和網絡信息安全,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從物理安全角度,應加強對大數據平臺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有效監管,確保可以實時觀測設施運行情況,保證大數據平臺正常持續工作。同時,要做好平臺數據的安全備份和災難恢復管理,提前預防可能存在的風險。從網絡安全層面,除了加強安全防護軟件及設備的應用外,還應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等級、權限控制,嚴防數據遺失、泄密風險,確保審計數據獲取、使用等各個環節符合規定要求,確保審計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三,制定完善的數據存儲與處理制度。大數據審計工作對審計數據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審計部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數據快速增長,而數據存儲與處理則成為重點關注的問題。為滿足大數據審計工作對海量數據的需求,審計部門應當制定完善的數據存儲與處理制度,及時增加磁盤柜確保擁有足夠的數據存儲能力。同時,要結合數據輸入輸出能力的要求,通過引入固態存儲設備等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此外,及時對冗雜數據予以整理,對重復數據予以清理,確保數據得到合理的存儲。
(四)加強大數據審計隊伍建設
審計隊伍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關鍵力量,為審計監督在助力綠色創新發展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提供人才保障、能力保障和智力支持。在新形勢下,審計部門應結合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實際需要,加強大數據審計隊伍建設,為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具體而言:
第一,培育審計人才的大數據審計思維。大數據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具備總體思維、智能思維,要求顛覆傳統審計思維,學會從全方位多角度研究總體情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審計分析軟件保障審計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大數據審計涉及數據模型建立和運用。這要求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復合型,要具備較高的審計業務水平,要善于通過數據建模工作來對審計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對綠色創新發展過程中涉及的各行業數據中存在的邏輯關系進行有效的梳理,繼而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第二,注重開展多種形式的審計隊伍培訓工作。為提升大數據審計隊伍的整體水平,審計部門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來促進審計隊伍大數據審計能力水平提升。首先,審計單位可以采用以審代訓的方式來促進審計隊伍的專業成長。例如,派遣業務骨干參與審計署、審計廳組織的審計項目,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優秀的大數據審計工作經驗,在互學互助、深度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審計隊伍大數據審計工作水平的共同提升。同時,在審計項目工作實戰中可以淬煉審計人員的大數據審計技能,提升審計人員數據分析的精準度、運用大數據技術捕捉疑點的能力,在實戰中成長為可以解決審計關鍵問題的數據尖兵。其次,定期組織大數據主題的技能培訓活動,引導審計隊伍全員樹立大數據審計思維,有效地彌補現階段審計人員在大數據審計能力層面存在的短板,提升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研判技能。此外,綠色創新發展涉及范圍極為寬泛,這要求審計部門在開展培訓工作時,要及時補充財政、金融、會計、生態環保等相關內容的培訓,增強審計工作隊伍交叉學科的學習,提升審計隊伍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對數據進行職業分析判斷,提高綜合能力。這對后續審計人員開展大數據審計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
(五)加強大數據審計結果的合理應用
在推進綠色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審計不可缺位。通過應用大數據審計,實現對綠色創新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形成客觀、可靠的審計結果,繼而將審計結果合理地運用,擴大審計的影響力,充分地展現出審計的權威性。具體而言:
第一,科學運用大數據審計結果,促進高質量審計整改。審計部門應建立完善的審計整改組織和流程、制定科學地整改工作評價標準。審計部門依據大數據審計結果,督促被審計單位擔負起整改主體責任,及時將需要整改的問題落實到位。同時,主管部門負責對整改情況予以監督和檢查。無論是審計機關還是被審計單位均應對整改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科學運用大數據審計獲取到可靠的審計結果,促進高質量審計整改工作的開展。此外,對于整改情況應當及時向社會公開,保證公眾的知情權。
第二,注重依據大數據審計結果形成主要問題清單,深化審計結果的運用,強化審計監督的參謀助手作用。清單應當包括發現的主要問題、責任單位、風險點以及審計意見建議等。通過清單反映出針對綠色創新發展審計工作開展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重大問題,揭示問題背后存在的風險,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讓被審計單位對問題有正確地認識,促進問題的有效整改。通過合理的應用大數據審計結果,引導審計機關和被審計單位形成正確的認知,主動地落實責任,形成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
通過強化審計結果的應用,為相關領導決策制定提供具備參考價值、建設性作用的意見。同時,促使被審計單位對所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工作,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高質量完成整改工作。此外,相關部門圍繞審計發現的風險點以及意見建議等,進行深度分析,及時發現現有政策制定、政策落實等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予以整改。
四、結語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推廣應用,審計模式正在逐步由傳統模式向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新型審計模式轉變。審計部門應當高度重視推廣和應用大數據審計,將大數據理念貫穿審計監督全過程,借助大數據技術優勢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有效加強趨勢分析、預判風險隱患,挖掘數據潛在價值,助力審計工作效能的不斷提升,為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審計部門應從完善大數據審計法律法規、建設綠色創新發展大數據中心、加強大數據審計隊伍建設以及加強大數據審計結果的應用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升大數據審計效能,促進審計監督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新時代下綠色創新發展目標的達成提供審計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國城,李君,尤建,闕圣貴.淺析大數據審計采集技術體系的構成及其應用[J].中國內部審計,2023(01):91-95.
[2]廣東省審計學會課題組,劉柱棠,宗宇星,謝珩.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審計隊伍建設研究[J].審計研究,2021(02):17-24.
[3]林斌,林紅,孟小涵等.基于大數據驅動范式的政策跟蹤審計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審計研究,2023,No.231(01):17-26.
[4]袁野.推進新時代大數據審計工作的思考[J].審計研究,2020,No.213(01):3-6.
基金項目:2023年度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一般專項,項目名稱:榆林市政府環境規制對地區綠色創新影響的研究,項目編號:23JK0266,項目主持人:康鵬輝,起止時間:2023年1月—2024年12月。
作者單位:康鵬輝,榆林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講師;劉瑜,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