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聯
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設立的,主要服務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項目的國有企業,通過向銀行貸款的方式為地方公共事業投資建設運營籌集資金,促進各地區經濟的發展。在新形勢下,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是迫切、持續、長遠發展的關鍵路徑,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逐步轉型,實現對投融資體制的深化改革,使公司可以快速適應不同階段的市場環境,提高融資和盈利能力,為平臺公司穩步發展提供保障。要明確市場化轉型的必要性以及轉型的總體方向,并結合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應對措施,以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和創新發展。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在實際轉型發展的初步階段,應明確功能定位,結合實際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目前,部分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的轉型發展意識不足,債務風險逐年增加,盈利能力與債務水平嚴重不匹配等現象,影響了平臺公司功能效用的發揮。應改變傳統思想,形成正確的發展理念,并從管理制度、投資機制、融資渠道和人員管理方面入手,制定科學合理的轉型策略,有效推動平臺公司轉型發展。
一 、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融資難度逐漸加大
國家金融監管政策陸續出臺,各地區金融機構對發放貸款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對傳統融資模式的投融資平臺公司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不斷創新融資、籌資業務模式,持續優化企業產業結構,持續盈利能力,形成良性循環的資本積累,將是投融資平臺公司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基礎。
(二)償債壓力不斷增加
現階段,國家對于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問題的管理政策不斷深入,進一步加強了對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嚴格管控。由于許多平臺公司的債務負擔比較重,后續融資過程中可選擇的方法單一,無法進行持續融資,對平臺公司的良性循環發展提出了挑戰。尤其是一些無法納入到地方政府一般債務的公司債務,化解難度較大。由此可見,如何有效化解存量債務是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整合重組步伐加快
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階段,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發展面臨著較大壓力,若不注重轉型升級,企業則無法快速適應社會發展,平臺公司的發展將舉步維艱。這就需要跟上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腳步,結合各地區發展情況,對國有資產和城市資源進行整合重組,有利于推動平臺公司快速轉型,實現提速革新。同時,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改革以及各項制度的持續推進也為平臺公司整合重組提供了有力支撐,提高了平臺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融資能力,從而解決公司現有經營及管理問題。
二、 新形勢下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的總體方向
(一)明確定位,科學脫殼
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應建立“投資-功能-運作”三層主體運營模式,在此基礎上優化內部層級,對各項職責、任務進行清晰劃分,確定經營發展業務類型,轉變傳統依賴地方政府財政的思維方式。實現市場化轉型,充分體現平臺公司在市場發展中產業性融資職能,實現科學脫殼。同時,要融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對平臺公司內部規章制度進行改進與優化,完善治理結構,提高治理能力,促進市場化轉型發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實現自主經營、自我發展,并在發展中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突出其在市場中的獨立性。
(二)政企分開,化解債務
在實際進行市場化轉型階段,應對平臺公司的債務類型進行清晰的劃分,核實公司承擔的存量債務,深入進行全面梳理,合理劃分償債責任與預警機制。平臺公司在今后經營發展中需要進一步規范融資行為,結合自身情況擴大現金流,為公司持續經營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融資能力,通過多種渠道擴大融資規模。還應轉變參與政府投資項目的形式,建立科學合理的投融資閉環體系,科學有效化解債務問題。
(三)權責明晰,放管結合
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過程中也要實現權責的清晰劃分,實際運營管理中采用放管結合方式,并加強過程監管,提高資本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資產監督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通常需要建立針對性的責任清單,并將公司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切實提高管理效益,從而推動新形勢下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進一步發展。企業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時,應建立科學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對資產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管,以防出現資產流失的情況,有利于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四)分類管理,分業經營
要明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目標,清晰平臺公司的職能定位,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后將平臺公司按照公益類和商業類進行分類,并采用針對性方法進行管理。公益類企業主要是指一些以服務社會、民生、公共事業的國有企業,商業類企業則是融入市場環境、參與市場競爭,以法律、法規為依據進行自我經營、管理、發展的國有企業。實際進行市場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對復雜、煩瑣及歷史遺留問題進行清晰劃分,要求平臺公司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分步實施各項經營,從而促進市場化轉型的持續推進。
三、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存在的問題
(一)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意識不足
平臺公司轉型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認識不清晰、轉型發展意識不足的情況,沒有對自身運作模式進行改進與優化,具體實施中還存在管理體系不完善和管理內容不科學的問題。部分地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要求進行操作,存在內部管理體系不完善的情況。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以政府部門的財政補貼或者向平臺公司注資的形式進行。沒有建立健全、良性的償債制度,相關激勵機制也不完善,無法為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助力。
(二)平臺公司債務風險逐年增加
各地方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地方政府為保障各項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建設和更好地滿足民生發展需求,債務壓力逐年增加。地方投融資平臺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生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平臺公司的融資規模也隨之增加,經常會出現“借新還舊”的情況,所以大部分公司處于高負債經營的狀態。隨著城市發展建設的需要,公共市政設施建設項目數量的持續增加,借款行為只增不減,導致平臺公司經營壓力巨大,容易出現資金短缺情況,從而引發企業債務風險。
(三)盈利能力不足,抗風險能力差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作為各地方政府項目建設中主要的融資工具,注入的資產大多數與土地有關,非經營性資產數量居多。建設的項目主要以長期性項目為主,這類項目的資金回報率又相對較低,出現無產出或者產出效益低的情況,進一步增加了平臺公司經營發展的阻力,出現盈利能力差,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足。當各項經營收入與債務增速嚴重不匹配時,容易引發債務違約。
(四)投融資渠道單一
各地區的經濟水平、產業結構存在差異,許多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進行的投融資方式也相對不同,投資行為往往以長期建設類項目、股權投資類項目為主,融資行為則以財政撥款、銀行信貸和資管公司融資租賃方式為主,部分平臺公司高負債運行現象較為常見,到期償還時會出現資金緊張現象。
(五)管理體制有待完善,人資結構不合理
部分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過程中存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合理,權力、監督、決策機構與經營管理者之間無法實現協調運轉,缺乏有效制衡機制的問題。而且,公司內部決策中權責不明確,監督運營機制不完善,不能為平臺公司健康運營提供保障。另外,部分平臺公司的管理制度不能滿足市場環境變化和今后發展的需求。各類專業領域人才也相對缺乏,人資結構不合理,也限制了平臺公司的市場化轉型。
四、新形勢下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的主要措施
(一)形成正確的發展思維模式
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應形成正確的發展思維與發展理念,應結合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對發展思維模式進行改進與優化,提高對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的認識,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并保證管理內容的科學合理?,F階段,平臺公司應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拓展融資渠道。地方政府應對今后投融資政策實施中出現的各類風險進行明確與防范,找到平臺公司發展的新方向與新路徑,確定投融資模式重心,實現各類手段措施的有效運用,切實轉變平臺公司的市場職能。
(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制
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階段要融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對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建設與完善,并通過建立相關管理制度的方式對平臺公司的行為模式進行控制與管理,真正劃清與政府部門的界限,形成市場化運營新模式,這對平臺公司的自主運營、組織、規劃和發展有著促進作用。首先,要實現信息的真實披露,將各個項目業務經營過程的業績情況、資產變動、負債情況等都完整展示給社會公眾,能夠接受多方監督管理。其次,應建立激勵制度,將崗位人員工作質量與個人收入相掛鉤,有利于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另外,要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于平臺公司資金使用、現金流動等財務指標進行細致分析,確保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財務風險,從而進行針對性處理。
(三)健全創業投資機制,提高盈利能力
平臺公司要想快速適應市場環境,提高市場競爭力,還應提高投資意識,在參與傳統項目建設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借助政府渠道持續拓展投資范圍,這是提高平臺公司盈利能力的關鍵路徑。第一,持續推進城市開發建設,高質量完成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有利于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同時也可以參與一些可經營性的公共資源項目建設,增加公司收益。第二,應順應時代發展,抓住國企改革機遇,轉變傳統的投資思路,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可選擇一些大型、實力強的經營公司,并采用多種合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平臺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第三,可以選擇技術型企業、成長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有利于平臺公司持續發展,合理逐步融入市場經濟。
(四)拓寬平臺公司投融資渠道
平臺公司應充分考慮到地方經濟水平和各產業發展情況,對各類資金進行整合重組,改變以往單一的投融資方式,注重對投融資行為的持續革新。首先,可加強PPP模式的推廣與運用,豐富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形式,改變以往履行政府職責的情況,逐漸轉變為投資方角色。其次,進一步優化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平臺公司中的部分資產屬于地方政府的優質資產,能夠保證穩定持續的收入,可以將這類資產證券化,不但可以盤活平臺公司中的存量資產,還可以緩解公司負債壓力。另外,在完善自身信用結構的基礎上,平臺公司可嘗試吸納社會資金,充分利用信用市場進行融資。只有對融資、籌資方式進行持續探索,建立多渠道融資體系,才能推動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
(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管理結構
平臺公司在市場化轉型期間應抓好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建設,優化和調整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全面推行外部董事會制度,完善運營機制,實現權責的清晰劃分,還要健全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規范企業決策體系,提高平臺公司運營效率。這就需要充分考慮到市場環境變化以及平臺公司的發展需求,對現有管理制度和運營體制進行針對性改進與優化,使其可以滿足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的轉型發展需要,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同時,平臺公司也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隊伍結構,保證平臺公司運營發展階段人員隊伍的穩定性,為公司在市場中穩定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從而推動公司轉型升級。
五、結語
新時期發展形勢下,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發展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要想有效應對發展中的各類問題,實現公司良性發展和高質量建設,則應加強對市場化轉型的重視,聯系工作實際,結合社會環境,確定公司今后的發展路徑,注重轉型升級,采用放管結合和分類管理的方式,全面提升平臺公司的經營效益,增強公司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對于各類風險能夠實現有效防范,從而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始終保持良好的經營狀態,快速適應時代發展變化。
參考文獻:
[1]劉俊卿,刁春立.新形勢下城投類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路徑探析[J].商展經濟,2022(23):87-89.
[2]鄧新東.新形勢下地方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0(12):45-46.
[3]王詩鵬.新形勢下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5):0144-0147.
[4]陶雪.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轉型發展的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7):0005-0007.
作者單位:昆明建設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