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洪福 李文澤
(吉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鄉村治理與國家治理密切相關,在實踐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通過加強鄉村治理和國家治理的協同與合作,可加快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只有通過優化鄉村治理,才能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1]。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需要在良好的鄉村治理效果上積極推進。鄉村治理是指對農村地區社會、經濟和環境等事務進行管理和調控的過程[2]。目前,鄉村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農村人口減少、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這些挑戰使得傳統的鄉村治理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需要。隨著數字技術的興起,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數字技術在鄉村治理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可以提升決策效能、推動智能農業發展、促進農產品流通、推動科技教育、改進社會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等。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可提升鄉村發展水平,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3]。
鄉村治理的意義在于促進農村發展、改善農村生活質量、保障農村社會穩定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體系構建與實施路徑在于推動鄉村治理的現代化,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升級農產品流通,推進科技教育和農民素質提升,改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效能。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實現鄉村發展的可持續、創新和提質增效[4]。
數字技術在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和促進農村發展方面,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與傳遞、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精準扶貧與脫貧、農業智能化與精細化、農產品流通的電子商務化,以及鄉村旅游和文化保護等優勢。數字技術可以對鄉村居民參與決策和獲取信息產生積極影響,數字技術提供了更多參與決策的機會,提升了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并拓展了社交互動的范圍[5]。這些優勢有助于推動農村發展的可持續性和提質增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數字技術在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促進農村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具體表現如下。
1.1.1 數據共享、分析與決策支持
數字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共享與傳遞,將農村各個層級和部門的信息整合起來,促進信息的流動和交流。這有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加強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數字技術可以對大量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建模,提供決策支持和預測能力[6]。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可以更好地了解鄉村發展的需求和問題,為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優化資源配置和決策結果。
1.1.2 提升農業智能水平,助力精準扶貧
將數字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如土壤監測、氣象預測、智能灌溉、精確施肥等。通過數據和傳感器的實時監測和反饋,可以優化農業生產過程,提高產量和質量,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數字技術可以幫助實現農村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和定位,深入了解其需求和問題。通過建立貧困戶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施精準扶貧政策,精確投放幫扶資源,推動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
1.1.3 賦能農產品流通,提升鄉村旅游與文化保護
數字技術推動了農產品流通模式的轉變,使得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線上銷售和物流配送,打破了傳統農產品銷售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這有助于拓寬農民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數字技術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建設數字化的旅游平臺和推廣策略,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鄉村進行旅游和體驗[7]。同時,數字技術也有助于保護鄉村的文化遺產,實現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展示和傳承。
數字技術對鄉村居民參與決策和獲取信息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
1.2.1 信息獲取便利,提供決策參與機會
數字技術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使鄉村居民可以更便捷地獲取各種信息。通過互聯網、手機應用程序等渠道,居民可以了解政府政策、農產品市場行情、技術知識和教育資源等內容。此外,數字技術還推動了農村生活服務的電子化,如在線購物、在線支付、在線教育等,為鄉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的生活方式。數字技術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平臺,使鄉村居民可以更方便地參與到決策過程中[8]。通過網上調查、在線問卷、社交媒體等方式,人們可以表達自己的建議、意見和需求,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這種參與方式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增加鄉村居民的參與度和滿意度,提高決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2.2 信息透明,提供社交平臺
數字技術可以促進政務公開和信息透明,使鄉村居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政府的工作進展和決策結果。如,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政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政府工作報告、預算信息、項目進展以及社會公益事業等內容,讓鄉村居民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增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和參與意識。數字技術為鄉村居民提供了更廣泛的社交平臺,使其可以與其他居民、專家學者、企業家等進行交流和互動。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平臺和在線論壇,鄉村居民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問題,獲取來自不同領域的建議和支持。這種社交互動的拓展有助于搭建起鄉村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9]。
基于數字技術構建鄉村治理體系是實現鄉村振興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流通、數據的高效管理和分析,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治理的精準性。同時,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也有助于彌合城鄉信息鴻溝,提升鄉村地區的發展水平和治理能力。基于數字技術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廣播電視、互聯網、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確保鄉村地區具備良好的數字化基礎環境,方便信息的傳輸和交流。強化數據共享與整合,建立鄉村治理的數據平臺,整合各部門和村級的數據資源,實現數據共享和統一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和應用,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升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構建農村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平臺。提升鄉村政府的辦事效率,通過農村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的流通。
2.2.1 電子政務建設
推行電子政務系統,實現政務信息在線辦理和查詢,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如,在線申報農村土地產權、農業補貼等事項,為農民的辦理流程提供便利。
2.2.2 農村電商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發展農村電商平臺,促進農產品線上銷售和農民與城市消費者的對接。同時,推動農村電商與農業生產、物流配送、支付結算等環節的數字化協同,提高農產品供應鏈的效率。
2.3.1 公共服務數字化
數字化鄉村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通過遠程教育、互聯網醫院等方式,彌補鄉村地區公共服務資源的不足,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獲得感。
2.3.2 鄉村治理平臺建設
建立數字化的鄉村治理平臺,方便居民參與事務的討論和決策。通過在線投票、公示、反饋等功能,增強居民對鄉村發展方向的參與性和主動性。
2.4.1 數字素養的培養
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對鄉村居民及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數字素養的教育與培訓有助于數字技術應用,提高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促進創新和創業精神,增加就業機會等。數字素養的培養對于鄉村居民和相關從業人員至關重要。通過培訓與教育,提高其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激發創新和創業精神,增加就業機會。這需要政府、教育機構、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動數字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2.4.2 大力發展智慧農業
應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如,利用傳感器監測農田土壤水分、氣候變化等信息,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生產建議,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和可持續性發展。
基于數字技術的鄉村治理體系在提升治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務,促進農村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促進信息共享和傳播,提升治理效率和精準度,改善公共服務供給,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和發展,加強社會組織與居民參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梢酝苿余l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增強農村地區的發展活力和可持續性,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科學、合理的鄉村治理體系能夠提升鄉村治理的效能,在上述內容中提出了基于數字技術的鄉村治理體系。然而鄉村治理體系的實施路徑和實施方式決定至關重要,實施路徑及實施策略得當可以最大程度促進鄉村治理體系的落地生效。結合鄉村特性以及數字技術加持,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體系的實施路徑包括以下幾方面。
3.1.1 制定鄉村治理規劃
政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鄉村治理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規劃應注重整體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綜合考慮政府、農民、社會組織等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3.1.2 加強政府引導和推動
政府在鄉村治理中起到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政府部門應加強組織領導,設立專門機構負責鄉村治理工作,并制定相應的政策文件和行動計劃。同時,政府還應加強對鄉村干部的培訓和能力建設,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
3.1.3 強化社會組織參與
社會組織在鄉村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應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民合作社、村民委員會、農村社會組織等發揮作用,促進農民自治和社會共治。同時,政府還要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和協調,形成鄉村治理的良好合力。
3.2.1 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
政府在鄉村治理中要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投資者參與鄉村治理,提供財政資金和金融支持,為鄉村治理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
3.2.2 推動數字化鄉村治理水平
數字技術是鄉村治理的重要手段。政府應加大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數字化基礎環境。同時,政府還要推動數據共享與整合,建立鄉村治理的數據平臺。此外,政府還應加強數字技術的培訓和普及,提高農民對數字化鄉村治理的認知和應用能力。
3.3.1 加強監督和評估
政府要加強對鄉村治理工作的監督和評估。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和資源利用的監管,防止腐敗和濫用職權現象的發生。同時,制定科學的評估指標和方法,對鄉村治理的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為改進和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3.3.2 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法治是鄉村治理的基礎和保障。政府應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增強農民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同時,建立健全鄉村法治工作機制,完善村規民約和內部治理機制,促進鄉村治理的規范和有序運行。
總之,鄉村治理體系的實施路徑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推動,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數字技術的支持,政策和資金的保障,法治的引領,以及監督和評估的監控。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實現鄉村治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和不斷完善。
數字技術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構建可行的數字鄉村治理模式,是農業、農村、農民生產生活的嶄新呈現。廣泛運用新興數字技術,探究其在鄉村治理過程中的有效融合路徑,構建了科學合理的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治理的理念轉變,更新鄉村治理機制,重塑鄉村治理架構[10]。數字鄉村治理是破解鄉村振興發展困境的重要舉措?;跇嫿ǖ臄底粥l村治理體系,提出了可行的具體實施路徑,并給出了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建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鄉村實際情況和需求,靈活調整與創新,形成符合當地特點的數字化鄉村治理模式。強化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時效性與價值性,實現鄉村善治的目標。從而充分賦能鄉村治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