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文超 編輯/青鳥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一旦睡眠出了問題,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急轉直下,大受影響。
當發生失眠時,我們常常輾轉反側,焦慮不已。在第二天的工作學習中哈欠連天,萎靡不振。正所謂:該睡覺時很清醒,該清醒時總犯困。其實“睡”與“醒”就好比一個蹺蹺板,只要蹺蹺板兩頭規律起伏以及中間支點穩定,那睡眠就能保持良好的節律,我們就能從中收獲舒適愉悅。那么,讓我們從睡眠三大成因入手,深入了解睡眠。
蹺蹺板的一頭是“恒定系統”,它就是引導我們睡眠的“自帶裝置”,影響該系統的關鍵神經遞質就是“腺苷”,你白天的工作、運動、學習等都會讓人體內“腺苷”增多,積攢睡眠的壓力,而這種壓力能引導我們入睡,并維持前半夜的睡眠。
蹺蹺板的另一頭是“清醒系統”,也叫壓力激發清醒系統,它的作用是讓我們保持警覺和清醒,該系統的關鍵就是腦干網狀激活系統。它會受到我們感官刺激、動機、情緒等多方面影響,一旦處于緊張不安、焦慮、抑郁、憤怒等狀態,這個系統就不愿“謝幕下場”,從而導致我們過度警覺,睡意全消。
決定蹺蹺板的兩頭誰上翹誰下沉的,就是我們的生理時鐘——讓你知道什么時候該睡覺、什么時候該休息,保持晝夜節律內在循環。影響生理時鐘的關鍵遞質是褪黑色素,而運作良好的生理時鐘能讓我們得以維持后半夜的睡眠。
當睡眠三大成因受到影響,也就是在“3P假說”的影響下,就會出現各種睡眠問題。那什么是“3P假說”呢?
3P,取自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它們分別是易感因素(Predisposing)、促發因素(Precipitating)和維持因素(Perpetuating)。失眠的發生和維持是3P因素在蹺蹺板三大成因中累積超過了發病閾值所致。換句話說,相當于3個小朋友把我們的睡眠蹺蹺板弄壞了,不能正常規律地運作了。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這3個“小朋友”。
就是你在失眠之前的樣子,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及性格特征等。這些因素是很難改變的,比如有些人睡眠驅力系統較弱:從小就不喜歡睡,這就會干擾恒定系統;有些人具有特殊的人格特質,如神經質、壓抑、完美主義等,或者壓力下睡眠脆弱特質,就會干擾清醒系統,讓自己過度覺醒;有些人是夜貓子體質,越到晚上越精神,進而影響了生理時鐘系統,導致晝夜顛倒。
就是你由于什么原因開始了失眠,也就是你碰到的生活事件和應激等。往往隨著生活事件的解決,睡眠也能好轉,但也可能轉變為慢性失眠。比如衰老、退休會影響恒定系統的運作;長期的輪班工作及放長假,會打破你的睡眠規律,影響生理時鐘;面對壓力性事件和應激狀態,會影響你的情緒,讓你焦慮不安,從而讓清醒系統過度覺醒。
就是為什么失眠變成慢性的原因。這是導致我們長期失眠最關鍵的原因,也是我們最能控制、最能改變的部分。它的核心是失眠持續的行為和信念,包括應對短期失眠所做出的不良睡眠行為(如延長在床時間、睡眠不規律、周末補眠、過多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等)以及由于長期失眠所導致的焦慮、抑郁癥狀,尤其是對失眠本身的焦慮和恐懼。
圍繞失眠,即圍繞“我睡不著”這一主題的觀念,相當一部分“于事無補”甚至會“激化矛盾”。對于這些想法,在睡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中稱為“無助信念”。這些無助信念會干擾、影響你的睡眠,也是失眠得以持續的因素。找出無助信念,檢驗支持此信念的證據是否可靠,然后用比較合理的想法取代。這個過程,即是“認知重建”。相當一部分失眠可以不用藥物治療,在“認知重建”的基礎上,從認知及行為層面,“自助”解決改善失眠問題。以下試著為大家介紹一二。
只有在想睡覺的時候才可以躺到床上。避免在床上做無關睡眠的活動,如看電視、玩手機、讀書、吃東西、焦慮擔心等,床只用來睡覺。如果躺在床上15~20分鐘后,無法入睡,就離開床,做一些放松活動,等有睡意再上床。如果仍睡不著,必須反復進行上述步驟。關鍵點是讓床與睡眠建立聯系,每天必須固定起床時間。
通過限制失眠者臥床的時間,人為造成輕度睡眠剝奪狀態,減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時間,達到提高睡眠效率(睡著時間占所有躺在床上的時間的百分比)的目的。以上一周平均每晚實際睡眠時間作為這周每晚可以躺在床上的時間(有固定起床時間,而且臥床的時間不低于4小時),如果這周平均睡眠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下周提早15~30分鐘上床睡覺;如果睡眠效率在80%到90%之間,下周維持原來的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效率低于80%,下周上床睡覺時間推遲15~30分鐘。利用睡眠限制可以提高睡眠驅動力,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深度。簡單來說,也就是先提升睡眠效率,再逐漸合理延長睡眠時間(效率優先)。
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保證在上午有短暫的照光。
調節生理時鐘:時間治療法、光照治療等。
通過放松訓練可降低焦慮,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松、冥想、氣功、瑜伽等,讓失眠者有個放松狀態,降低清醒系統過度激活,從而進入睡眠。
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暫時情景性失眠,大部分人能繼續正常工作學習或事后補償回來。但是,如果睡眠障礙每周出現3次,或者因睡眠障礙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時,就應該尋求相關的專業治療,可以前往醫院或者精神衛生中心的睡眠科或睡眠門診,獲取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