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玉 吳軍 覃天資 周威 蘇立澤 邱榮 黃璐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廣西百色 533000)
前列腺癌是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早期癥狀表現為尿頻、尿急以及尿潴留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1-2]。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發病率不斷上升[3-4],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癌多以前列腺癌根治術為主,還包括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切除前列腺以及精囊腺,重建排尿通路,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也會有部分患者出現復發甚至死亡[5],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前列腺癌常用的篩查指標之一,但會因為藥物使用情況等影響測定PSA 的水平,對預測腫瘤復發轉移的敏感度以及特異度有限[6]。因此,尋找可以預測前列腺癌患者預后和生存情況的生物標記物尤為重要。雙皮質素樣激酶1(dicorticotin-like kinase 1,DCLK1)是神經細胞有絲分裂的微管激酶,會介導神經元的形成和遷移,還可以誘導上皮細胞中正常絨毛結構的消失,從而發揮原癌基因的作用[7]。可溶性T 細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oluble 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molecule3,sTim-3)作為免疫抑制因子,在癌癥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參與癌的發生發展,其還可以促進腫瘤生長并抑制T細胞增殖[8-9]。基于此,推測二者可能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有關,且目前關于DCLK1、sTim-3 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血清DCLK1、sTim-3 水平對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為臨床評估前列腺癌術后預后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 月在右江民族醫學附屬醫院行前列腺癌根治術的80 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年齡36 ~ 75 歲,平均(60.35 ± 7.24)歲,另選取同期80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年齡35 ~ 76 歲,平均(60.15 ± 6.89)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前列腺癌早期診斷專家共識》中前列腺癌的診斷標準[10];(2)入院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3)臨床資料完整;(4)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承諾書。排除標準:(1)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2)肝臟等重要臟器損傷者;(3)合并其他惡性腫瘤;(4)合并其他泌尿系統疾病者。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批準號為:YYFY-LL-2023-102。
1.2 血清DCLK1、sTim-3 的檢測 采集體檢時對照組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采集研究組入組當天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3 000 r/min 10 min 離心,抽取上層清液之后迅速轉移至-80 ℃冰箱保存待測。以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血清DCLK1、sTim-3 水平,采用對應的ELISA 試劑盒(貨號分別為EK-H11579 和1534124660,分別購自上海酶研公司和上海江萊公司)按照配套說明書進行檢測。
1.3 隨訪 對所有患者在術后進行3 年隨訪,隨訪方式包括電話問詢和門診復查,第1 年每月隨訪1 次,之后兩年每一季隨訪1 次,記錄患者生存情況,分為預后生存組和預后死亡組,隨訪終止日期為患者死亡或2022 年6 月。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分析采用SPSS 25.0 軟件完成。計量數據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 和Spearman 法分析血清DCLK1、sTim-3 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的相關性;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線分析DCLK1、sTim-3 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關系,采用log-rank 檢驗;采用Cox 回歸分析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來分析血清DCLK1、sTim-3 水平對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血清DCLK1、sTim-3 水平的比較 由表1 可知,研究組血清DCLK1、sTim-3水平高于對照組(P<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血清DCLK1、sTim-3 水平的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ng/mL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血清DCLK1、sTim-3 水平的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ng/mL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80 80--DCLK1 5.34 ± 1.20 2.81 ± 0.51 17.355< 0.001 sTim-3 2.63 ± 0.54 1.58 ± 0.32 14.962< 0.001
2.2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DCLK1、sTim-3 水平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相關性分析 由表2 可知,根據Pearson 相關性分析,血清DCLK1、sTim-3水平呈正相關(P< 0.05)。根據Spearman 法得知,血清DCLK1、sTim-3 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均呈正相關(P< 0.05)。

表2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DCLK1、sTim-3 水平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相關性分析Tab.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PSA levels and Gleason scores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2.3 血清DCLK1、sTim-3 水平與前列腺癌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 根據前列腺癌患者DCLK1 水平的平均數5.34 ng/mL,sTim-3水平平均數2.63 ng/mL 進行分組。DCLK1 < 5.34 ng/mL 為低表達組,≥5.34ng/mL 為高表達組;sTim-3 < 2.63 ng/mL 為低表達組,≥ 2.63 ng/mL 為高表達組。由表3 可知,血清DCLK1、sTim-3 表達水平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以及TNM 分期有關(P< 0.05),而與年齡和腫瘤直徑無關(P>0.05)。

表3 血清DCLK1、sTim-3 水平與前列腺癌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Tab.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例(%)
2.4 不同預后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血清DCLK1、sTim-3水平的比較 由表4可知,預后死亡組血清DCLK1、sTim-3水平高于預后生存組(P< 0.05)。
表4 不同預后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血清DCLK1、sTim-3 水平的比較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different prognosis±s,ng/mL

表4 不同預后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血清DCLK1、sTim-3 水平的比較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different prognosis±s,ng/mL
組別預后生存組預后死亡組t值P值例數46 34--DCLK1 4.38 ± 1.10 6.64 ± 1.34 8.276< 0.001 sTim-3 2.12 ± 0.43 3.28 ± 0.69 9.240< 0.001
2.5 血清DCLK1、sTim-3 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關系 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3 年的隨訪后,根據Kaplan-Meier 曲線分析得知,前列腺癌DCLK1 高表達患者生存率(22/42,52.38%)低于低表達患者(24/38,63.16%)(χ2= 2.971,P< 0.05);sTim-3 高表達患者生存率(21/41,51.22%)低于低表達患者(25/39,64.10%)(χ2= 3.925,P< 0.05)。見圖1、圖2。

圖1 血清DCLK1 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關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DCLK1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圖2 血清sTim-3 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關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sTim-3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2.6 Cox 回歸分析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 以患者3 年內是否死亡為因變量(是=1,否=0),以DCLK1、sTim-3 為自變量進行Cox 回歸分析,各變量賦值見表5。單因素Cox 回歸分析表明,DCLK1、sTim-3 是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 0.05);多因素Cox回歸分析表明,DCLK1、sTim-3 高表達是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 0.05),見表6。

表5 各變量賦值方式Tab.5 Assignment methods of each variable

表6 Cox 回歸分析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Tab.6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COX regression
2.7 血清DCLK1、sTim-3 水平對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根據ROC 曲線得知,血清DCLK1 預測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AUC 為0.859(95%CI:0.779 ~ 0.940),截斷值為5.654 ng/mL,靈敏度為73.35%,特異度為88.52%。血清sTim-3預測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AUC 為0.898(95%CI:0.757 ~ 0.928),截斷值為2.987 ng/mL,靈敏度為77.91%,特異度為85.67%。二者聯合預測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AUC 為0.945(95%CI:0.896 ~ 0.992),靈敏度為84.56%,特異度為78.85%。二者聯合優于DCLK1、sTim-3各自單獨預測(Z聯合vsDCLK1=2.580、Z聯合vssTim-3=2.754,P< 0.05),見圖3。

圖3 血清DCLK1、sTim-3 水平對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Fig.3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DCLK1 and sTim-3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中較為常見的泌尿系統腫瘤,目前評估前列腺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大多有PTEN 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PSP 和P63 等,是在前列腺癌組織中進行表達,從而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11-12]。DCLK1 具有兩個雙皮質結構域,主要包括絲氨酸/蘇氨酸激酶,由70 個氨基酸組成,其N 端與微管形成密切相關,C 端則與鈣調蛋白相關的蛋白激酶結構相似,被認為與神經元遷移以及神經元損傷修復密切相關[13-14],有研究[15]證實DCLK1 與腫瘤侵襲有關,還在癌癥干細胞中表達,可以為癌細胞提供腫瘤起始能力,還會參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生長和轉移。DCLK1 過表達會誘導機體中的細胞發生上皮間質轉化,使癌細胞易于穿透細胞外基質,從而去侵犯周圍器官,并向遠處進行轉移[16]。有研究[17]發現DCLK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顯著升高,還與其臨床分期有關。還有研究[18]發現DCLK1 在宮頸癌中升高,與宮頸癌的進展和預后有關。本研究發現研究組血清DCLK1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相似,其還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以及TNM 分期有關,且呈正相關,說明DCLK1 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其升高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sTim-3 作為共抑制分子,也是一種在整合素作用下介導胞外域脫落釋放出細胞的腫瘤細胞免疫逃逸因子,在人類免疫細胞中表達,在調節免疫反應以及誘導機體免疫耐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9-20]。sTim-3 升高會控制自然殺傷性T 淋巴細胞活性,從而使機體中結核桿菌的吞噬以及清除能力降低,使得細胞免疫功能不足[21]。sTim-3還參與多種癌癥發生發展,其在肝細胞癌患者血清中顯著升高,其水平可以預測肝細胞癌患者的長期生存預后[19,22]。有研究[23]發現sTim-3 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上調,與臨床病理學特征有關。還有研究[24]發現sTim-3 在非小細胞肺癌中顯著升高,sTim-3 表達與病理臨床特征相關,sTim-3在肺腺癌和肺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均高于健康受試者。sTim-3 可通過NF-KB/STAT3 信號通路促進乳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導致紫杉醇耐藥的產生,乳腺癌組織中Tim-3 的高表達提示預后不良[25]。本研究發現,研究組血清sTim-3 水平顯著升高,而且還與PSA 水平、Gleason 評分以及TNM 分期有關,與上述研究相似,且呈正相關,說明sTim-3 參與前列腺癌的生物學發展,當其升高時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殺傷,使腫瘤細胞發生逃逸。根據Pearson 相關性分析,DCLK1、sTim-3 水平呈正相關,說明二者共同參與調節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預后死亡組血清DCLK1、sTim-3 水平顯著升高,說明DCLK1、sTim-3 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有關,根據Kaplan-Meier 曲線分析得知,前列腺癌DCLK1 和sTim-3 高表達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達患者,說明高表達患者在術后復發轉移的風險更高,可為臨床檢測提供參考。根據Cox 回歸分析表明,DCLK1、sTim-3 高表達是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再根據ROC 曲線得知,血清DCLK1 和sTim-3 二者聯合優于各自單獨預測,說明二者聯合能更有效地預測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能夠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從而可以優化治療方案并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DCLK1、sTim-3 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顯著升高,二者聯合可以更好對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預后進行評估。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如未探究DCLK1、sTim-3 對前列腺癌的具體調控機制,樣本量不足等,后續將會增加動物實驗,擴大樣本量對本研究進行驗證。
【Author contributions】HUANG Minyu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nd wrote the article.QIN Tianzi and ZHOU Wei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SU Lize,QIU Rong and HUANG Lu revised the article.WU Jun designed the study and reviewed the article.All authors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manuscript as submit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