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琴(甘肅:民樂縣思源實驗學校)
任何語言的學習和掌握都離不開閱讀和寫作,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存在,而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領域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隨著讀寫結合越來越受到學界和教育界的重視,如何更好地做到讀寫結合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研究重點和教學實踐重點。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在推動讀寫結合的過程中運用“互聯網+”,為語文課堂提供了更多的活力,能夠提升閱讀、寫作質量,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進程得以順利推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致力于探究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讀寫深度結合的作用和方法,全面提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質量。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探索新教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并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開發利用適宜的學習資源。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當前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教學資源,以此充實課堂教學中所需要的閱讀材料和作文素材,在課堂上,根據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呈現與閱讀內容相關的資源和有價值的寫作素材。
一篇優秀的文章需建立在真實的生活經驗和長期的閱讀積累上。因此,就這個方面來講,教師不應只是為學生呈現簡單的模板,而應當在教授寫作方法與技巧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與積累進行自主創作,培養思維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寫作中具備真情實感。因此,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將閱讀到的素材運用于寫作中,將閱讀中積累的寫作方法遷移到寫作上。此外,學生在閱讀經典名著的同時也是一個鍛煉自身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機會,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的寫作訓練。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運用網絡資源和網絡渠道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閱讀感受空間。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可以快速地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片、視頻等,豐富學生的感官刺激。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二維碼的形式,讓學生掃描二維碼進行即時閱讀。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學生搜集資料的時間,推進閱讀的高效化和高質量化。
學生閱讀和寫作動機弱是當下語文教學中很常見的問題。由于閱讀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寫作往往需要豐富的語文積累且需極富語文素養,因此閱讀和寫作對學生而言,往往是一項十分困難的活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限制。但作文和閱讀在小學語文考試中占據的比重較大,因此需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而當下,由于學生對閱讀和寫作往往提不起興趣,因此也導致教師開展此類教學活動較為困難。在互聯網發展較為快速的當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呈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下很多小學語文課堂已經不斷融入了信息技術手段,但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方面的方法還不夠靈活,缺少趣味性和創新性。例如,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剛開始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會主動探索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但隨著教學時間的不斷推移,很多教師缺乏主動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也缺乏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運用的能力,長此以往,也就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此外,很多教師雖然運用了信息技術,但只是運用多媒體來代替原本黑板板書的內容,沒有真正運用好信息技術并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在運用信息技術激發語言表達、信息展示和交互操作等方面都無法實現所需效果,由此導致很多學生缺乏閱讀和寫作興趣。
教師的指導和反饋評價不及時和不到位也是當下小學語文讀寫深度難以提升的原因之一。很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往往只是單純讓學生學習閱讀課文中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優秀例句進行仿寫。因此,在很多學生仿寫后,教師只是簡單地給予表揚,并沒有及時地對學生的仿寫結果進行細致地點評。此外,由于寫作集中體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點評,應對學生寫作中的手法、寫作內容和寫作情感等各方面進行點評。但是,當下很多教師的評價只是局限于寫作語言是否到位,因此也就無法真正發揮評價的意義和價值。
針對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和寫作方面動機不強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巧妙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興趣。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爬天都峰》為例,這篇課文以事情發展過程為行文順序,描寫了爬山前、爬山時和爬山后作者的心理狀態和看到的景色,集中表現了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篇文章的深度閱讀能夠為學生帶來寫作上的啟示,引導學生了解并運用事情發展順序的寫作技巧和基本結構。因此,在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時,教師首先可通過一體機為學生快捷播放有關天都峰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提前感知天都峰的外在形態,從而有助于文章閱讀的順利進行。其次,教師在讓學生感受影像資料中天都峰的壯美后,可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憶自己爬過的山、山上的景色、爬山的感受等等,從而為閱讀奠定情感基礎,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其開展深入閱讀的興趣。在開展閱讀課程的始終,教師都要把握基本的教育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后自主總結文章的寫作順序、人物的描寫方法等等,為接下來的寫作訓練做準備。在寫作練習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回憶《爬天都峰》的寫作技巧,并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開展寫作課程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有寫作的欲望,因此可通過多媒體呈現各種有趣的、與寫作主題相關的事件,從而給學生寫作上的啟發。此外,教師還需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心理氛圍下討論自己經歷或看到過的有意思的事件,以此使學生在與同學交流分享的過程中調動其寫作熱情,致力于讓每位學生都有表達欲和寫作欲。此后,就需對學生的寫作方法、表達技巧等方面進行指導,讓學生學習如何有順序地表達一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回憶真實的生活場景,從真實情境出發學習書面用語的使用技巧和方法。除以上方法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例如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趣事,以此啟發學生將其寫入作文中。
針對當前出現的讀寫結合方式較為單一、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等問題,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手段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雙重優勢。翻轉課堂,即重新規劃課外時間和課內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線上的方式學習語文內容,并完成自主預習和基礎知識的學習,在線下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內容拓展和合作交流,促進學習內容的深入化。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運用好翻轉課堂,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讀寫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將需要學生預習的內容發布在“雨課堂”等網絡平臺上,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家長的支持下進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教師還可以拍攝微視頻,將微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學習。在課上時間,教師可將更多的時間花在討論上,讓學生從閱讀出發,在閱讀的文本中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并讓學生開展寫作實踐。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為例,該課文主要是以地點為寫作順序,隨著地點場景的變化描寫了黃果樹風景區的優美景色。而且這篇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地為讀者呈現了壯觀的瀑布景象。因此,這篇文章能夠為學生寫景提供方法上的借鑒。針對該文章的閱讀,教師可以先錄制這篇文章中寫作手法的講解視頻,讓學生在課下觀看;再在課堂上進行寫作訓練,將教師講解視頻中提到的“移步換景”等寫作手法運用到實際寫作中,讓學生在寫作中鞏固寫作手法,并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需將其運用于教學評價的各個環節,讓信息技術的使用貫穿于小學語文讀寫深度結合的始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能夠提高教師評價的速度,也能夠使教學評價更具全面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社交App在課后及時與家長溝通,將學生在讀寫課堂上的表現告知家長,并爭取家長的配合,以此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事例運用到寫作上。其次,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閱讀記錄和寫作內容掃描成電子版,以便檢查和評價,且由于電子版文件相較于紙質文件保存時間更長,因此教師可以將寫作內容保存在學生的成長檔案中。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將學生的優秀作文發布在校園公眾號等平臺上展示,以此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起全校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關注,與此同時也可以激勵學生投入更多精力于閱讀和寫作領域。通過以上途徑,教師的評價會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再局限于課堂內的評價,而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并激發家長的評價意識,從而更有利于小學語文讀寫課程的改進和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所關注的重點,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潮流和方向。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小學語文中讀寫結合的價值,關注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支持作用。以當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著力點,借助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讀寫情境,探索和拓展基于讀寫教學的翻轉課堂,利用信息平臺加強教學指導與評價,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讀寫教學全過程,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助力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深入發展,以此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