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華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就在這次載入史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從嚴治黨的重點,在于從嚴管理干部”,并提出了“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關于從嚴管理干部的政治要求,直擊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焦點,不僅引領過去,更指引當下、指引未來,始終把干部隊伍建設放在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突出位置來抓,以干部隊伍建設的新氣象譜寫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新篇章。
政治監督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黨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有力舉措。“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政治路線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特別是“關鍵少數”的領導同志,其政治素質、思想覺悟、履職能力、紀律作風對黨的形象聲譽,對黨的事業影響直接而巨大。為此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首要的是堅持從政治上考量干部,把政治上是否過硬,對黨是否忠誠突出出來。
聚焦“兩個確立”“兩個維護”進行政治監督。“兩個確立”決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和道路,決定了黨的興衰、民族的復興,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始終堅持的重大政治原則,必須全面貫徹的重大實踐要求。對黨忠誠,就是要堅決地、純粹地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從巡視監督和日常監督發現的問題看,要防范停留在口頭上的問題,尤其要防范個別的嘴上喊著“兩個維護”,實際想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強化個人的權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不能變成層層對個人的效忠,不能在地方和部門打著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旗號損壞制度、壓制民主。”正在全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要把強化政治忠誠突出出來,融入開展干部的教育整頓,進一步引導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政治監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隱蔽的而是在陽光下的。要緊盯對黨忠誠這個大是大非問題,切實加以防范,以鐵的紀律和規矩,引導全體干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加信賴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真心愛黨,時刻憂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
聚焦“國之大者”進行政治監督。“國之大者”的“大”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就是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對江蘇來說,就是新時代十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親臨視察、多次做出的重要指示批示,擘畫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賦予了“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就是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的重要講話,做出的江蘇要“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這些有關江蘇全部工作的總要求、總目標、總藍圖,為做好江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事關江蘇發展大局,連著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顯然是政治監督的重點。要圍繞這些重點,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當前就是要緊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部署同江蘇實際緊密結合,傳承好“中央有號召,江蘇有行動,落實見成效”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常態化落實機制。特別是要關注黨員干部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作為政治要件來落實,從事事有回應、件件有成效中,感受江蘇干部以實際行動書寫緊跟習近平總書記邁步新征程的政治忠誠。這其中,重點要及時發現和防范一些人對“國之大者”含含糊糊、心中不明,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重大問題、做出的重要指示學習不深入,領會不透徹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選擇、打折扣、搞變通的現象;及時發現和杜絕不顧大局,搞部門和地方保護主義等突出問題,確保中央決策和省委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實現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的政治要求,始終做到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指揮的“合奏”中形成高亢向上的“和聲”。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經過十多年的懲治震懾、懲惡揚善,敬畏黨紀國法,自覺遵紀守法成為干部隊伍的主流。但是正風肅紀遠沒有到大功告成的時候,干部中的問題、落馬官員的名字,時不時見諸通報和媒體。江蘇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的首提地,更要認清形勢,像抓高質量發展那樣,以走在前列的要求鍛造走在前列嚴守黨紀國法的干部隊伍。
始終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10年不夠就20年,20年不夠就30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會民風。”全面從嚴治黨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也必然從強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深化。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就是審議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釋放出一以貫之地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鮮明信號。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上,不能存僥幸心理,有過關心態。九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首提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戰略方針時指出:“從嚴治黨要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貫穿于黨的建設和黨內生活各方面……要通過持續努力,使那些‘何必當真’的觀念、‘得過且過’的想法、‘干一下得了’的心態得到切實扭轉和糾正。”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略、永恒課題,堅決摒棄權宜之計、一時之舉的思想,堅決克服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堅決防止轉變風向、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遠吹沖鋒號。”圍繞中央八項規定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次數之多,指出要防范和糾治的問題之細,有目共睹,前所未有,令人感慨贊嘆。這是一個大黨核心對干部的愛,沒有比這種愛更能表達對萬千共產黨人的呵護。要教育引導干部牢記囑托、知恩修身,把嚴而又嚴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當作一種習慣來培植,一種修養來培育,同時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人和事,既用好時刻防范、露頭就打、從嚴從重查處的霹靂手段,又進行干部經常性教育、精準教育,決不允許死灰復燃,決不允許舊弊未除、新弊又生,以鍥而不舍的韌勁糾“四風”樹新風,推動干部涵養浩然正氣,自覺抵制歪風邪氣。
積極營造良好小氣候促進形成大氣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思考、主動作為,通過營造良好的小氣候促進大氣候進一步形成。”小氣候存在于把每一名干部管理監督好之上,存在于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之上。要常態化從嚴從緊、從細從實地正風肅紀,讓每個干部都生活在紀律這把管黨治黨的“戒尺”之下,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總書記曾談到自己時說:“我這個‘婆婆嘴’也經常念廉潔‘經’,發現問題堅決指出批評。”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有張“婆婆嘴”,常念廉潔“經”,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規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經常地向單位向身邊廣而告之,引導干部學紀、明紀、守紀,人人都成為黨紀黨規的明白人,大家互相影響,個個都做遵規守紀的認真人。
切實突出監督約束“關鍵少數”。這是廉政建設的焦點難點。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不受約束的干部,遲早會摔跌滑倒。干部失去監督,于組織和個人都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化解有的領導干部對手中的權力,不愿接受監督,刻意規避,干擾甚至對抗監督的問題;要破解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等老問題。“監督是最好的防腐劑”。要綜合用好民主集中制,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巡視巡察渠道與手段,健全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常態化管理機制等,把“關鍵少數”的行為管理起來,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重要崗位的管理監督,著力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切實以“關鍵少數”的一身正氣、良好形象給黨和政府增光加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提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時指出一個問題,即為官不為,擔當精神缺乏,強調要促使干部解放思想,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揭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初衷。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鮮明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把人管死,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說到底是要著力解決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提振干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
以“干部敢為”的精神強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四敢”中,“干部敢為”是決定性因素。要全面營造“干部敢為”的濃厚氛圍,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綜合效應。圍繞“四敢”特別是“干部敢為”,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十四屆省紀委三次全會的講話中要求,堅持“引導”和“糾治”齊發力,以良好的環境促進干部敢為;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以鮮明的導向激勵干部敢為;堅持“頭雁效應”和“雁陣格局”相促進,以整體合力推進干部敢為。這“三個堅持”,致力于破解少數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精神,明確了鼓勵探索創新,寬容開拓奮進失誤,領導干部示范帶頭,滿腔熱情引導干部擔當盡職等,必須落之于地,取信于全體干部。
以正確的用人導向激勵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干部最大的激勵是正確的用人導向。”用對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人,挫傷一大群,影響很多年。任何干部都有思個人發展,想職級進步的自由和權力。顯然能不能盡職、想不想擔當的背后有利益的驅動。要完善落實有為有位、能上能下用人機制,多用用好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多用用好那些勇于負責、敢于擔責、不回避矛盾和問題的干部,多用用好那些知責負重、苦干實干、開拓奮進,特別是在關鍵時刻有寬肩膀、硬肩膀的干部。而對那些患得患失、消極避事,光動口不動手,表態快落實慢的干部,對那些明哲保身、愛惜羽毛、無所用心、尸位素餐的干部,對那些“躺平”不愿做事,“閉眼”不敢扛事,裝樣子、混日子的“官油子”,動真較真,實施必要的組織處理,進一步形成鮮明的敢擔當、善作為者上,不擔當、無作為者讓的氛圍,激勵干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
以綜合考核的力量感召擔當。堅持把干部考核作為做好干部工作,識別評價干部,提高選人用人質量的重要抓手,切實落實好干部考核條例,同時注重用好每年的優秀公務員考評、民主評議黨員結果,形成擬使用干部,特別是提拔重用的干部也是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的鮮明導向,加大黨員先進性、純潔性表現在干部考評使用中的權重。強化綜合考評和評議結果運用,解決黨員評議結果與選拔使用干部“兩張皮”問題,解決黨員干部干與不干、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問題。強化擔當精神,既在后面用鞭子“抽”,還在前面舉旗子“引”。高質量落實黨內表彰條例,做好平時獎勵、專項表彰獎勵工作,及時表彰宣傳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樹立可感可觸、可學可比的標桿,不斷形成激濁揚清、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和制度約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