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敏
[贛浙國華(信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江西 贛州 341600]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產業格局升級迭代趨勢明朗,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不斷涌現出來,為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提供了助力。電力系統領域受此態勢驅動,同樣步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基建規模有所擴大,系統智能化水平也有所提升,如何強化基建期經濟合同管理力度,如何規避基建期潛在的經濟、法律風險,成為諸多建設、施工單位關注的焦點,有必要進行深入探究。
經濟合同是具備法律效力的約定性合同文件,能夠為權利義務關系的劃分、經濟目的的達成提供保障和支持。在電廠基建工程項目中,經濟合同的擬定、管理、簽訂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條目明晰、責任分配合理的經濟合同,能夠較好地維護發包商和承包商的合法權益,避免出現法律沖突或經濟糾紛。當前我國部分電廠發包單位在合同簽訂時未能科學把控權責分配要點,在規定承包商工作內容時,容易出現表述模糊、概念性內容闡述不深入[1]等問題,給合同管理留下漏洞和盲區,影響后期的責任認定和追溯。
火電廠作為我國主要的能源供應單位,往往承載著區域負荷樞紐的角色,電廠運行穩定性、高效性,直接影響區域用電可靠度。現階段各地用能規模擴張,電廠基建項目也明顯增多,基建期涉及的人員、材料、設備要素更加多樣,經濟合同管理難度顯著上升。很多電廠由于缺乏完善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出現了合同細則把控不嚴的狀況,在合同簽訂過程中,未能仔細審核工程量清單,對于其中的漏項、錯項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和指出,對于工程定額套用錯誤情況,也未能及時糾正,很容易給后期法律風險、經濟風險的滋生埋下隱患。
經濟合同的履行是一個動態化過程,期間受到不可抗力、政策變動等因素的影響,會不可避免地面臨工程變更問題,若動態管理不當,將會大幅提高風險滋生概率,給發包方及承包方帶來經濟損失或法律糾紛。基于此,當前電廠基建項目運行過程中,往往會依托信息化系統開展動態管控,完成工程推進情況的監管和工程變更資料的收集、審批。但也有部分電廠忽視了動態管理重要性,未能搭建起系統化的工程變更、價款變更管理機制,很容易給風險問題的出現埋下隱患。
結算審核具有監督、評價、建議職能,能夠在全過程評估的基礎上,客觀反映項目真實性、效益性、合規性,為經濟合同的管理、經濟責任的認定提供依據和指向。結算審核環節,需要廣泛收集各種文件資料,從事結算審核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但當前電廠基建經濟合同管理過程中,對于結算審核的重視程度有所不足,結算審核資料收集不全面、審核范圍劃定不清晰,很容易影響結算審核質量,給經濟合同管理、經濟風險防范帶來不利影響。
在電廠基建項目運行過程中,權責認定不清是導致法律、經濟風險頻發的重要因素,很容易為后續的責任認定和追溯帶來阻礙,進而影響電廠基建項目的正常推進,因此實踐過程中務必要明確合同簽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積極消除潛在的隱患問題,保證基建項目的高質量完成。權責分割通常要以承包方式為依據展開分析,現階段常用的承包方法包含以下3 種:①總承包。主要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托,依照合同條款進行勘查、設計、采購、施工等全過程階段的承包,具有責任明確、管理簡化的鮮明特征,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產業鏈優勢。②獨立承包。主要指業主依照建設需求拆分工程項目,并將子項目分別發包給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勘查單位的過程,各承包人獨立完成承包工作,更有助于發揮專業優勢。③聯合承包。多見于大型建筑工程、結構復雜工程等。在多種承包形式中,EPC總承包方式的應用最為廣泛,要積極做好針對性的權責分析和劃分工作。以電廠基建主體工程為例,要在經濟合同中明確總承包商的實際工作內容,切實消除項目運行環節的責任盲區[2],保證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綜合提升。電廠基建期總承包商工作內容示例如表1 所示。

表1 電廠基建期總承包商工作內容示例
電廠基建期涉及的人員、成本要素復雜多樣,經濟合同簽訂細則十分煩瑣,控制不嚴很容易留下漏洞,給經濟糾紛的產生埋下隱患,基于此,實踐中務必要建立起全過程管理思維,積極完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和風險防控制度,為合同細則的審核、商議提供指導和方向。實際操作時一方面要加快搭建專門化的經濟合同管理架構,可以結合需求設置兩級管理機構[3],上級機構設置在法務管理部門,負責重大事項決策,處理經濟合同的擬定業務、審核業務、修訂業務;下級機構設置在工程項目部,主要處理工程施工、工程變更、糾紛處理等事項,負責以經濟合同為依據溝通、反饋和協調各方關系利益,確保電廠基建項目的穩定推進和運營。另一方面,要積極梳理和規范經濟合同管理流程,要把握好合同擬定、合同審核、合同簽訂、合同備案、合同履行、合同檢查等環節的風險管控要點,結合火力發電廠基建期項目運行特征,對不同環節的合同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嚴控合同的條目細則。尤其要關注合同簽訂問題,仔細查看工程量清單項目是否全面、合理,工程定額套用是否準確、合規,總承包商提出的工程索賠及變更情況是否科學等,對于不合理條款要及時提出和商議改正,避免項目運行后期出現風險問題,工程量清單編制內容如表2 所示,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包含內容如圖1 所示。

圖1 電廠基建期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內容

表2 電廠基建期工程量清單編制內容
工程變更是引發經濟糾紛的常見因素,電廠基建項目運行環節需要給予充分關注,以動態化思維加強跟蹤和監控,做好變更資料的收集和變更責任的認定,避免后期出現責任認定困難問題。從實踐角度上看,工程變更的內涵是較為寬泛的,既包含了工作刪減、工程順序變更、進度變更,也包含工藝變更,比如工程位置、尺寸、標高等的變更,變更會間接影響工程計價,給經濟合同的履行帶來干擾。基于此,電廠基建項目運行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強化經濟合同的動態管控,切實做好工程變更管理。要提前明確工程師變更審批權限,劃定重大變更、一般變更、重要變更之間的界限和區分依,適當授予工程師變更審批權限,以提高工程變更管理效率。同時明確工程變更處理程序,做好變更價款的評估和分類統計,科學計算變更工程量、變更工期,科學評估論證工程變更方案等。在電廠基建期經濟合同中,也要明確變更工程價款的確認及支付事項,比如承包人應在工程變更確定后的14d 內,出具變更工程價款報告,變更合同價款時,應當明確變更工作的性質、實施條件,結合具體情況計算價款,對于變更工程款項過大,超過合同價1%的情況,以及變更工程量超過清單規定量15%的情況[4],要積極開展協商溝通,可能導致變更的風險項及風險分配情況,如表3 所示,另外,工程變更審批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電廠基建期工程變更審批流程

表3 導致工程變更的風險項及風險分配情況
電廠基建期經濟合同管理應當是一個閉環過程,要從事前、事中、事后3 個維度入手做好項目運行特征、項目運行流程的論證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預測和控制,避免經濟法律風險的滋生蔓延。其中,尤其要關注事后結算問題,立足于以下角度加強結算把控:①收集竣工結算依據。結算依據應當詳盡、真實,涵蓋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的所有圖紙、變更單、驗收單內容,重點查驗各類依據資料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是否齊全完備,火電廠基建期經濟結算審核依據如表4所示。②劃定竣工結算范圍。要明確竣工結算的具體范圍,通過分析對比竣工圖、招標圖內容,審核施工方是否完成了經濟合同約定的所有內容,核定變更部分的工程價款。同時審核施工材料使用情況,綜合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分析材料用量、價差是否在合理范圍之內,核校工程定額套用是否準確,相關的措施費、稅金費等計取是否合理[5],若有索賠、變更問題,還要重點關注和分析。③明確竣工結算要求。要積極明確竣工結算的具體要求,確保結算審核方案切實可行,審核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最后出具的審計報告也要完整、客觀、清晰、及時,遵循審計機關基本準組和規范,結算復核方法及時間節點如圖3 所示。

圖3 結算復核方法及時間節點

表4 火電廠基建期經濟結算審核依據
綜上所述,電廠基建期涉及的人員、技術、成本要素復雜多樣,前期經濟合同管理不嚴,很容易出現法律風險及經濟糾紛,實踐中務必要給予充分重視。要在合同中積極明確權責分配情況,消除責任認定不清、糾紛處理困難的潛在隱患,同時嚴控合同細則、實施動態管控,加強對工程變更的控制分析,著手明確經濟結算的具體范圍和項目,為電廠基建項目的平穩高效運行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