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耀蘭 劉桂民 施海波

西平村位于安徽省太湖縣徐橋鎮西部5公里處,村域面積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77.6畝,土地流轉4673畝。西平村集體經濟主要由集體資產出租、村集體企業收入和聯村光伏收益組成。2022年,全村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6萬元,完成年初既定100萬元目標。由過去的“負債村”發展成為太湖縣遠近聞名的經濟強村。
西平村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推廣“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企業+大戶”全程托管服務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現代化特色農業。養殖業以豬、雞、羊、牛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油茶、油菜籽為主。現有種糧大戶10戶,種植面積4500余畝,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家,家庭農場11家。

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肉雞養殖產業特色。堅持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村“兩委”成員主動性,探索“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子。近幾年,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立華牧業龍頭企業合作,依托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雞苗投放、肉雞回購等服務,雇用村民進行養殖,肉雞養殖基地的收益分配按照比例分紅,務工農戶占35%,村級集體占65%,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農民就業。目前基地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下一步計劃再擴建,把“閑”的資源“盤”起來,促進肉雞養殖業高質量發展。自投產以來,吸納周邊農民就近就業20余人,人均年收入1.8萬元,常年務工人員5人,人均收入4.2萬元,形成良好的聯農帶農機制,贏得了品牌與效益的“雙豐收”。
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物流聯農帶農。徐橋鎮位于太湖縣城南約22公里處,省道穿境而過,是大別山皖西南物資貿易集散地。在結合實際和市場評估調研的基礎上,徐橋鎮與太湖雙龍物流有限公司合作,選取西平村建立農產品物流園,采取“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集體經濟。目前,西平村目前共有18人在物流園務工,年人均收入6.9萬元,人均增收20%以上。
成立集體企業,承接項目促就業。村內剩余勞動力豐富,村集體牽頭整合村域內現有勞動力資源,成立太湖縣宏通勞務服務公司,致力于盤活村內人力資源。公司主要承接建筑勞務和小型工程項目建設,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同時帶動6人就業,人均年收入1.2萬元。
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西平村試點開展農田托管服務,推廣“合作社+企業+大戶(農戶)”全程托管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現代化特色農業,流轉土地4600余畝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農業上市公司簽訂糧食供銷協議,代管代收,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土地托管方式,吸納群眾務工就業。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平臺,按照市場溢價分紅方式,預計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