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宏林 邵 琰 何可鳳
天益家庭農場位于貴州省黎平縣高屯鎮,成立于2007年,現有茶園面積420畝,園內種植龍井、白茶、鐵觀音、黃金芽等茶樹品種,并在茶與茶帶間套種紅豆杉、桂花、櫻桃、油茶樹、楊梅、藍莓等多種果樹及名貴珍稀綠化樹種。農場年干茶產量50余噸,油茶、紅豆杉、楊梅等產品產量也逐年增加。近年來,農場通過種植結構調整、經營模式改善、品種改良、提升周邊環境等方式,實現了產業升級,2022年產值約800萬元,成為黎平縣山地農業產業創新發展的典范。農場所生產茶葉多次在全國茶博會獲獎。農場主也先后獲得“第一批全國林業鄉土專家”“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等稱號。
改進基礎設施,提升生產效率。在420畝茶園內修建生產道6公里、灌溉水池600立方米、灌溉引水渠4公里,將廢舊工棚改建休閑農莊,解決了生產用水、產品運輸、觀光休閑等問題。
林果套種,實現產品多樣化。在茶葉梯帶間及茶園邊緣套種紅豆杉、油茶樹、藍莓、楊梅、桂花、櫻桃、紫竹、香榧。通過茶、果、樹套種的方式,利用茶樹生物學特性和與其他經濟樹種相生原理,完善茶園生態圈,改善茶葉生長環境,提升茶葉品質,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農場產品多樣化。
改善經營模式,拓展新市場。近年來,農場經過不斷探索,在保持原有模式的情況下,開設茶葉加工生產線,發展自有品牌,并開設線上線下門店進行銷售。同時將農業生產型農場向生態觀光型農場轉變,著力打造黎平縣康養旅游基地。
茶葉與旅游融合發展,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春季茶葉翠綠,櫻花綻放,正是采茶賞花的好時節,農場在組織工人對茶葉進行采摘加工的同時也對游客開放,游客可以到農場內親自體驗采茶、制茶的過程,并游園觀賞櫻花。夏季園內套種的楊梅、藍莓等水果成熟,綠樹成蔭,游客可以到農場內采摘水果,也可以觀賞茶園風光,乘涼放松。茶園內茶果香撲鼻,茶園更賽花園,農場依托茶產業發展休閑旅游,激發了發展活力,釋放了消費潛能。
帶動了農民就業。茶園采用新發展模式后,全年無休,一年四季都提供農特產品,春天采茶,夏天采楊梅,秋天收獲油茶果,冬天收獲紅豆果。農場現有固定工人4人,在農場養護修剪期間每天需要15~20人,茶葉采收時最多一天有近千人在山林間勞作,采茶人員按照20~50元/斤的標準,多勞多得。農場帶動了周邊500戶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戶均增收3000余元。
助推了產業發展。天益家庭農場帶動了周邊10多家茶葉企業3000多畝茶園共同發展,共同打造“貴州干凈茶”。同時帶動周邊群眾嚴格按天益農場的經營管理模式來種植茶葉,天益農場負責收購茶青,進行加工銷售,目前帶動茶農38戶,種植278畝茶葉,年增加群眾收益83萬元以上。
推廣了先進技術。農場先進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各級領導、業務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和廣大茶農的認可。作為縣農業農村部門、林業部門的現場教學基地,先后舉辦黎平縣高素質農民、農村基層干部等專題培訓班18次,共培訓900多人次。近三年來多個技術交流現場會在農場召開,農場技術人員毫無保留地傳授種植技術、經驗做法及注意事項,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有效推廣了先進技術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