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成忠
非現金結算,通俗理解就是辦理經濟業務交易過程中不通過現金結算,而是通過銀行將款項直接從付款單位或者個人的銀行賬戶中直接劃轉到收款方單位或個人的銀行賬戶,主要做的是銀行賬戶之間貨幣資金的結算方式,如銀行匯票、商業匯票、支票、銀行本票、銀行卡、轉賬、匯兌、電子銀行業務等都屬于非現金結算業務。
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堵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村社)在經濟業務往來現金結算方式中的漏洞,控制違紀違法行為,制定了各項制度,采取了各種措施,大力推行了非現金結算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個別地方一味追求完全的非現金結算,采取“一刀切”的舉措,規定村社所有經濟往來業務必須采取非現金結算,否則拒絕支付。筆者認為,這脫離了農村經濟活動的實際,有悖經濟結算與會計核算等原則,背離老百姓經濟生活的現實需求,應在必要時留出現金結算“口子”。
與國家現金管理制度相悖。《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開戶單位可以在下列范圍內使用現金:職工工資、各種工資性津貼;個人勞務報酬,包括稿費和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支付給個人的各種獎金,包括根據國家規定頒發給個人的各種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等各種獎金;各種勞保、福利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對個人的其他現金支出;收購單位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支付的價款;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結算起點以下的零星支出;確實需要現金支付的其他支出。顯然,保留適當的現金支付行為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與經濟業務結算現實相悖。在當前市場經濟活躍、網絡信息發達、支付方式多樣化的時代,經濟業務交流雙方的小額支付多數采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來完成。而這些被人們熟悉的支付方式下完成的經濟業務行為,從村社的角度看,一方面算不上是非現金結算業務,因為不能獲得有效的非現金結算銀行轉賬憑證;另一方面,雖不是真正的現金支付,但在性質上筆者認為仍是現金支付范疇。因此,村社把這部分現金結算業務排除在現金結算業務之外,追求所謂的完全非現金結算,其實是與現實不相符的。
與發揮會計核算職能相悖。會計核算的職能之一是全面系統地反映村社經濟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經辦人通過小額備用金、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完成交易事項,按照會計核算職能的要求,必須得到正確、全面、系統的賬內反映。通過小額備用金、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完成的經濟業務,在會計業務處理上比較理想的方法是當作“外埠存款”來處理,但在實際操作中,取得相應的“外埠存款”非現金銀行轉賬憑證有困難。因此,既然不能實現“外埠存款”核算,那么這些所謂的“外埠存款”仍然屬于“現金”范疇,多數地方采用非現金結算方式進行會計核算,與會計核算職能相悖。
與貫徹便民服務舉措相悖。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便老百姓辦事需求,近年來,各地相繼推行了便民服務中心制度,并在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了村社財會代理機構,開展面對面地報賬、算賬、結賬、記賬等會計核算活動,大大方便了村社財會人員經濟業務活動的辦理,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推行完全的非現金結算后,一些本來可以非常方便地用小額現金支付的經濟業務非要轉換成非現金結算不可,無疑增加了不必要的程序和手續,增加了麻煩。
因此,筆者認為,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在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可以支付的范圍內,還是要適當留有口子,避免以行政手段推行完全非現金結算的形式主義做法,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