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雅娜
春日載陽,27歲的李大釗登高望遠,眼前萬物萌生的景象,令身處海外的他聯想到人生的春天、國家的春天。愛國之情噴涌而出,他寫下洋洋萬言的《青春》,“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者,固莫不惟其青年是望矣”“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陳獨秀讀過之后被深深打動,將文章刊發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
回望那個民族覺醒的年代,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毛澤東等中國青年為尋求救國出路上下求索。正因為他們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思想天空點燃火炬,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在神州大地爆發。青春的吶喊,奔涌成革命的洪流。
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青年的命運,從來都與時代緊密相連。百余年前的中國風雨如晦,如今的中國日益強大。縱使時代不同、際遇不同,但青春的力量一脈相承——愛國主義始終是中國青年最亮麗的青春底色。
新時代中國青年是伴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成長起來的一代,物質發展環境更為優越,精神成長空間更為富足,擁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對國家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
他們在認識世界的同時感受祖國的強大,發自內心地欣賞和熱愛自己的國家。
武漢大學生林偉華在抖音上給自己取名“紅色的兔子”,從講述新兵連干部吃“泔水饅頭”的片段到老電影《牧馬人》的混剪,一年下來,剪輯紅色短視頻120部,累計播放量7000余萬次。還有更多青年借影像的力量分享中國故事,在《他們,死在了祖國勝利的前夜》等B站混剪視頻中,“淚目”“這盛世如你所愿”“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愿在種花家”的刷屏彈幕承載著廣大青年對祖國的愛。
他們有開闊的視野,用理性眼光看待問題,以公共表達關注國家和社會。
面對日本悍然將核廢水排海,眾多“00后”“90后”在各大網絡平臺積極發聲,為這個話題“頂熱度”,“堅決抵制日本排放核廢水”“日本沒有權利污染人類共同的海洋”;這個夏天,一部由幾個年輕人自發創作的講述一盞中國玉壺尋找回國之路的短劇感動了萬千網友。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隨著《逃出大英博物館》系列短劇的爆火,中國年輕人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文物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樣的中國態度鏗鏘有力,這樣的愛國情懷,也讓世界看到:中國不可欺。
他們對洋品牌祛魅,更愿意也更熱衷為“有情懷有品質”的國貨買單。
從服飾、食品、美妝到電子產品,他們不僅自己用,還自發在電商或社交平臺上“安利”給更多人:“國貨之光”“入股不虧”“親測好用”。蘋果手機不再是年輕人的首選,華為新款手機上線即被搶購一空;星巴克不再受青睞,瑞幸正成為年輕人的“第一杯咖啡”……這樣的消費態度成為擴大內需的潛力,這樣的愛國情懷,也成為推動民族企業行穩致遠的巨大動力。
與前幾代人相比,這一代中國青年沒有“苦難、屈辱、自卑的國家記憶”。出生于改革開放之后的他們,正值中國崛起,目睹國力強盛,因而對國家模式和發展道路高度認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國家發展的主題敘事中,將家國情懷融入時代發展的浪潮。


2023年1月20日,中國留學生身穿漢服來到大英博物館,向游客宣傳春節文化
他們向下扎根,向上成林。
今年暑假,8名大學生組隊來到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的鞍山村,他們帶“資”進村,負責全程策劃、拍攝、直播。“00后”周子盟是這次實踐小組的組長,她希望和組員們一起努力,把更多人吸引到這座村子里來,看看這里的風景,嘗嘗這里的高架草莓和小龍蝦。這只是數百萬青年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一個縮影,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有太多這樣的青春臉龐。
他們挑大梁、擔重任、當主角。
作為時代生力軍,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天問”“嫦娥”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脫穎而出。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
新時代中國青年剛健自信、胸懷天下、擔當有為。他們有一分光,就發一分熱。
今日之中國,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今天的中國青年是平視世界的一代,他們以講好中國故事為己任,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
“面人郎”第三代傳人郎佳子彧制作的面塑“冰墩墩”令摩納哥親王愛不釋手,傳統非遺因此酷炫“出圈”;李子柒在海外多平臺發布詩意的田園生活視頻,讓數百萬外國人愛上中國;湘妹子彭靜旋身著漢服在法國街頭演奏古箏,吸引眾人駐足傾聽;舞蹈演員馬蛟龍在英國街頭“騰飛”,中國舞的剛與柔看呆外國人……擁有文化自信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從容地向世界秀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一次來到中國,巴西游泳運動員費爾南達感動于志愿者嘗試用葡萄牙語和自己交流,“就像是回家,而不是出國”。在今年的成都大運會上,兩萬名“小青椒”志愿者以熱情、周到、暖心的服務,贏得各國運動員的花式點贊。新時代中國青年以陽光的面貌完美詮釋志愿服務精神,為一場又一場國際盛會注入溫暖與感動,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風采。
新時代的愛國青年是什么樣子?這似乎無法用幾個詞或幾句話簡單概括。
新愛國青年由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個體組成的,他們是為暢通農產品供銷渠道費盡心力的大學生村官,是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是邊境線上保家衛國的戍邊戰士……他們是當代中國偉大發展成就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們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以蓬勃向上的青春面貌,更新著中國印象。
百年前,民族危難之際,覺醒青年凝聚磅礴之力,點燃愛國火炬;百年后,復興使命在肩,新時代青年秉承先輩愛國之志,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
青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最大的底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直抒胸臆地表達愛國之情,也深深地明白,家國情懷不是一句熱烈的口號,而是必須付諸行動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