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 許穎獻 佛明珠
1971年出生的邴紹筑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農業管理專業,1992年參加工作,是建設農場實驗站的一名農業技術員。多年來,他奮斗在農業生產一線,從一名實驗站技術人員到綜合科技園區主任,再到擔任農業發展部總經理,成為一名農業高級農藝師。他根植沃土三十一載,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履行了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工作中,邴紹筑堅持以問題為靶向,依靠科技賦能,探索大豆種植新技術。他帶領團隊,在大豆種植中積極推廣應用大豆水肥一體化技術,解決了每年7~8月大豆因干旱而“干渴”的局面,同時積極建議公司更新夏管機械,引進高地隙風幕噴藥機,解決減藥問題,為大豆“防病健身”提供安全保護。
2016年,邴紹筑按照公司農業發展規劃和要求,在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與北方大豆科研所加強聯合,培育高產優質大豆品種“金臣1885”,通過在科技園區和高產攻關示范田這6年的種植,產量始終保持畝產450斤以上。
2019年,針對高產大豆蛋白質含量低的問題,邴紹筑在大豆種植中積極應用推廣鉬酸銨拌種技術,為大豆提高5~7個蛋白,目前應用此技術種植的大豆蛋白達到43個左右。5年來,他帶領團隊推廣應用大豆大壟高臺勾植和行間降密高產栽培技術52萬畝。

邴紹筑(中)在農業觀摩會上講解大豆種植技術
2021年,邴紹筑帶領農業科研團隊示范種植的高產優質大豆品種單產水平再創歷史新高,示范區最高單產每畝581斤,公司種植的15.99萬畝的大豆平均每畝451.9斤,畝效益達10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職工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
2022年,邴紹筑繼續推廣種植高產優質新品種“金臣1885”面積8.58萬畝,輻射周邊農場和地方農村種植5萬畝。引進的新品種“龍墾3092”,2021年在科技園區實收畝產604.48斤,創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大豆產量新高,受到省內外專家的關注。
兩年來,邴紹筑繼續依托中國大豆產業協會種植分會平臺,不斷強化指導服務,在生產關鍵階段,以開展現場觀摩、技術培訓、專家巡回技術指導等科技種植方式,提高大豆新技術到位率。同時,充分抓好公司的“三區”建設,進一步挖掘大豆增產的潛力,并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栽培模式,努力將其打造成全國的樣板基地,為區域大豆品種更新換代提供優質種源。目前,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的大豆產量和品質得到了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領導和科研院校大豆專家充分認可,已打出建設農場有限公司大豆高產這張名片。
“邴紹筑熱愛農業,喜歡觀察農作物在不同階段的長勢,每天早晨都去科技示范帶轉轉,查看大豆新品種的長勢已成為他多年的習慣。”他的愛人周芳說。
2022年12月,邴紹筑榮獲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全國大豆高產競賽“豆明星”稱號,曾得到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和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三級黨委的認可,連續多年獲得北安管理局(分公司)科技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和科技人員突出貢獻一等獎。2023年,邴紹筑將重點推廣大豆“根瘤菌接種+大壟密植栽培”技術模式集成衛基導航精密播種,分層定位定量施肥、鉬酸銨拌種,大豆根瘤菌二次拌種、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將單項技術集成配套組裝,形成具有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特色的高產技術模式,促進本區域大豆增產增效,保障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邴紹筑在園區查看大豆長勢

公司大豆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