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公里沿江、10公里運河組成的“一江一河”變身成為城市文化景觀的“生態T 臺”,獨樹一幟的城市客廳彰顯著大氣磅礴的城市氣場,隨處可見的城市書房用盈盈書香涵養著城市底蘊,宛如游龍的城市綠道打造著“三經六脈連江山、環城綠道串碧澄”的獨特格局,百萬江陰人的“高鐵夢”隨著緊鑼密鼓的軌道交通建設正在照進現實……如今,行走在江陰的大街小巷,不時會有一些令人欣喜的新發現,展現著城市建設的強勁步伐。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所想所盼就是人大工作的努力方向。江陰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從關鍵小事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事、瑣事、煩心事,努力為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一直是百姓和人大代表的共同心事。每年市人代會上,人大代表們都對此表示了極大關注,錢紅、王華明、李建軍等代表圍繞既有住宅、老舊小區多層加裝電梯方面提出了多條建議,呼吁相關部門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加裝電梯工作,著力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市人大常委會以建議督辦為抓手,邀請人大代表參與督辦全過程,通過聽取專題匯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形式對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對建議辦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牽頭協調解決,推動建議辦理落實。在人大、政府的共同努力推動下,如今,越來越多的既有住宅實現了加裝電梯的愿望,建議督辦讓更多群眾不用爬樓就能“一鍵回家”。

老舊小區存在問題多,是居民們期盼能夠改善的地方。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們票選出了12項為民辦實事任務,其中,完成主城區5個老舊小區改造赫然在列。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強化跟蹤督辦,堅持利用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時機聽民聲、察民情,將群眾意見及時向政府反映,組織人大代表對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定期進行調研,參與施工管理、工程監督等工作,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一線督辦推動緩解群眾停車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愈發凸顯,成為制約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老大難”問題。如何運用智慧化手段化解停車難成為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研究的課題,環資城建工委在對智慧城管議題的調研中重點關注了智慧停車情況,對本市多個停車場實地檢查、對智慧停車系統進行觀摩、對老百姓的訴求進行征詢,并將群眾的期盼融入報告中,使報告更加接地氣、貼民情、順民意,政府吸收并采納了相關建議,推出很多惠民便民配套措施。
人民是城市建設的參與者,更是最終評價人。市人大常委會將把以人民為中心刻進城市肌理,深入推進高效能監督、高水平履職,努力在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建設中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現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