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路公交線路調整了,“堵心”的斷頭路打通了,小區的停車難問題解決了……一件件暖民心、解民憂的實事被辦好,一樁樁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居住在昆侖社區的居民們為轄區人大代表們豎起了大拇指。
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今年以來,徐州市云龍區人大常委會創新開展人大代表“亮明身份、民呼我應”活動,組織全區200 多名人大代表亮身份、聽民意、解民憂、促發展,激活代表履職新動能。
“四亮行動”,亮出為民履職初心。年初,云龍區人大常委會制定下發了全區人大代表開展“亮明身份、民呼我應”活動的實施方案,開展人大代表“四亮行動”,即選區單位“集中亮”、聯系群眾“掛牌亮”、線上線下“主動亮”、職責承諾“敢于亮”,讓群眾知道身邊誰是人大代表,有問題怎么向人大代表反映和溝通,讓人大代表自覺“察民情、聚民意”,真正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在漢風街道昆侖社區服務大廳門口,區人大代表孫克、倪娜、袁龍旭的身份牌格外顯眼,職務、聯系電話、履職承諾、微信二維碼等一目了然。“亮身份”活動開展以來,三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等途徑,已聯系轄區企業、商家、居民群眾等500 余人次,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職工維權等服務,并協調解決公交線路調整、小區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20 余件,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民呼我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小區公示欄有人大代表‘民呼我應’二維碼,我們有什么問題都能通過掃碼反映,非常方便!”潤金城小區居民沈女士說。近日,她和幾位鄰居通過掃碼反映“潤金城小區集中充電樁少、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很快就接到了區人大代表王娟的回訪電話。王娟是龍潤社區駐站代表,了解情況后,她第一時間到小區實地調研,并將問題上報給街道人大工委。不到兩個月,區房管部門聯合物業就在小區內增設了充電樁,解決了小區群眾電動車充電問題。
為進一步拓展意見建議收集渠道,云龍區人大開發線上“民有所呼”社情民意收集二維碼,并以聯絡站為單位公示二維碼,打破以往代表聯系群眾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進一步豐富選民反映問題、提出意見的途徑。同時建立“民呼我應”意見建議辦理工作機制,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按照“群眾掃碼—線上收集—分類梳理—辦理回復—反饋公示”等步驟進行,實行閉環管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
“我們要以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在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民情、訪察民意,要下更大力氣體察實情,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云龍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夏春輝表示。
截至目前,云龍區200多名區人大代表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向群眾“亮身份”,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00 余條,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6 件,有效拉近了代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