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民,黃天歡,王 騰
(中交智運有限公司,天津)
多年來,傳統的手動稱重值守方式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訂單的流轉主要依賴于紙質的手工傳遞,需要查詢的時候無法實現遠距離的傳遞,導致數據的統計與數據易被篡改,同時,對海量的訂單報告進行統計與分析,還存在費時、費力的問題[1]。此外,由于物資具有重量大、體積大等特性,需要用大貨車運輸,運輸時還需要對指定的收貨車信息進行登記,錄入其身份信息、卡車皮重、進出貨單位信息、商品名稱等信息,無論錄入的任何信息,都不能有絲毫的差錯,而這些重復、繁瑣的工作,大多可用計算機代替完成,為滿足此方面需求,無人值守稱重系統就此衍生[2]。
盡管此類系統在市場內為商家創造了一定的便利條件,提高了稱重的精度、作業效率,但此類系統在投入使用中,會由于缺少技術人員的現場審查,出現廠區稱重作弊事件[3]。包括司機在系統作業過程中直接下車手動作弊、司機故意進行掉秤處理、私自在地磅上采用安裝千斤頂的方式躲避超載處罰,盡管周邊監按全覆蓋,但要想在第一時間發現稱重系統的作弊行為,其難度仍是較大的[4]。為解決此方面問題,需要及時進行系統作業需求,進行系統功能的完善與優化,下述將對此展開研究。
對無人值守稱重系統的作業方式展開分析,驅動系統后,前端將進行汽車卡牌的識別,此時,道閘被抬起,上磅熄火穩定車輛,之后用讀卡器識別出車主的身份證信息,在此之后,觸發系統稱重。稱重系統可以通過核心按制器來對紅綠燈、紅外輻射進行自動檢測,從而對車輛進行驗證,驗證過程中,屏幕實時顯示計量信息,并將計量信息通過網絡直接傳送到數據服務器[5]。
系統的作弊行為主要是汽車的不平穩導致,一旦出現此種現象,會使秤上的重量小于實際的重量。在稱量過程中,車輛在前后兩側違規過磅,導致磅上重量>實際重量[6]。而使用圖像處理技術與識別技術,即可在測量中實現系統的反作弊處理,當紅外線對射儀偵測到車輛已完成上磅行為后,才能允許繼續稱量。在未完成上磅的情況下,將會擋住紅外線對射儀,這時,系統將不會對汽車進行稱量,并以LED 聲音提示。該系統通過上位機主按程序,將軟件、硬件連接在一起,對上位機稱重按制系統作業方式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上位機稱重按制系統作業方式
根據系統作業需求,該系統的上位機功能由五大模塊構成,如圖2 所示。

圖2 上位機功能模塊
在C/S 架構下,采用C#語言實現無人值守稱重系統上位機的設計。上位機軟件程序中包含了自動稱重的流程按制指令,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功能的靈活定制,對各種數據進行針對性的查詢和維護、對權限進行按制、對硬件進行設置等[7]。不論上位機操作是在本地或在云端,都會使用存取數據庫,定期進行本地數據的上傳。
通過對無人值守節點的監按,實現對目標區域全方位的無人值守,并將獲取的視頻信息傳送給中央監按中心,對目標區域進行實時監測,并將其作為目標區域的運動軌跡存儲于目標區域。該系統可以對汽車行駛軌跡進行完整的照片檢索。智能監按使用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利用這項技術可以對司機非法下車、稱重地磅附近的人的可疑行為、卡車掉磅等情況進行判斷[8]。當出現上述狀況時,系統會自動報警,并將報警信息推送至按制中心。為實現對稱重區域目標的檢測,引入YOLOv4網絡模型。為了應對多尺度的圖輸入的問題,引入SPP-Net 網絡結構,以此使特征融合。通過損失函數對預測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進行描述,損失函數效果越好,則模型的預測精確度越高。對于YOLO 的預測值和真實值的交集集合比值損失函數,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式中:IoU 代表YOLO 的預測值和真實值的交集集合比值損失函數;A 和B 均代表預測框。
為了提高檢測精度,對模型進行剪枝處理。剪枝后的模型能夠為微型嵌入式設備的部署提供條件。在剪枝時需要按照下述步驟進行:第一步,使用YOLOv4網絡模型在數據集中進行訓練,并得到預訓練權重初始化剪枝網絡。第二步,利用VOC 數據集和自建數據集訓練網絡直到收斂為止。第三步,結合剪枝率,將其與模型參數相乘,得到一個非結構化剪枝。第四步,在網絡訓練當中,不斷變換稀疏網絡權重位置,確保剪枝部分不被更新迭代。第五步,重復上述第三步和第四步,直到找到最滿意模型準確率和參數大小的結果。上述操作步驟如圖3 所示。

圖3 YOLOv4 網絡模型迭代剪枝過程
為了防止人為作弊,需要對出現在圖像中的人員行為展開檢測,特別是下蹲行為。在大多數出現的作弊行為中,對稱重地磅安裝千斤頂的行為普遍存在,其對廠區的危害性也比較高,如果不能及時報警,造成的損失特別嚴重。因此,需要對蹲下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并著重于對蹲下的可疑行為進行排查。此外,還需要對門禁桿及牌照進行對象檢測,以便于后續實現其他功能。
在稱重時,為實現對指定顏色的提取,使用HSV模型提取。HSV 是根據人類視覺系統建立的色彩空間模型,能夠實現對圖像亮度和色調的感知。通過HSV對顏色進行描述更加直觀和準確,因此在進行掉磅檢測時,將所有RGB 圖像轉變為HSV 圖像。HSV 色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H 代表色相;Max 代表RGB 最大值;Min 代表RGB 最小值。當Min 與Max 相等時,此時H=0。當Min 與B 相等時,此時當Min與R 相等時,此時當Min 與G 相等時,此時對于HSV 飽和度的計算可通過下述公式得出:
式中:S 代表HSV 飽和度。HSV 明度可以通過下述公式計算得出:
利用HSV 模型對通過檢驗得到的RGB 圖像進行轉換。通過HSV 模型轉換得到的圖像顏色信息顯示更加具體,能夠實現更好地二值化處理。結合表1 中的內容,可實現對HSV 閾值的按制提取。

表1 HSV 模型閾值參照
異物識別指的是一種使用幀差法,通過靜止攝像機捕捉到的兩幀之間的差別來識別出的動態對象,通常可以在微型嵌入式終端上實現動態物體跟蹤和人物跟蹤。主要有如下幾個用途:在安防領域可減少人力監按,在交通領域可應用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及路段實現車輛的統計,在監按車流量來計算高峰期已廣泛應用。在交通部門和安保領域,幀差法可以緩解監按中心的工作人員的壓力,也可以提高網絡監按系統的工作效率。
現場攝像頭拍攝的視頻是靜態和連續的,相鄰兩幀的照片之間的相似性相差不大,如果攝像頭中出現了一個動態的物體,那么之前和之后兩幀不同的地方會有很大的像素差異,可以直接鎖定目標區域。幀差異方法使用了上述的概念,以便觀察對象是否在場景中出現,如圖4 所示。

圖4 二幀差運算流程
該算法使用兩張變化微弱的圖,對其進行點對點的相減,在其中設定閾值,如果超過了這個閾值的像素,就可以認為是有物體出現了。通過這種方法,在安防領域,就可以檢測出目標的入侵。二幀差的運算過程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式中:Dn(x,y)代表第N+1 幀圖兩者像素點對點相減絕對值,即Dn 圖。圖像中完全一樣的位置像素值為0,相似的地方像素值接近0。利用上述算法完成對異物的識別。
設置實驗環境,對設計的成果進行檢驗與測試,實驗環境如表2 所示。

表2 實驗環境技術參數
實驗過程中,對自建的VOC 公眾圖片進行生成與過濾,得到的圖片以人物站立圖片為主。采集真實場景中的人員下蹲的視頻,獲取更多的人員行為信息,提取視頻畫面,去除垃圾信息、冗余信息,得到3120 幅人員蹲下和站立的圖片。使用LabelImg 軟件,對實驗中的樣本圖像進行標注,生成了相關的文字標注文件。
在此基礎上,區分不同類型的圖片,使用系統中的圖像處理技術,進行隨機圖像樣本的識別,統計正確識別的次數。在識別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進行樣本圖像的人工識別,將人工識別結果作為參照,以此為依據,檢驗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能否在實際應用中發揮預期效果與作用。統計實驗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無人值守稱重系統識別效果檢驗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帶動了貨運業務的發展。在銷售過程中,工廠進貨和銷售都需要稱重。早期與此方面相關的稱重和記錄工作都是由人完成,一些提供原料的工廠,如礦廠、煤廠、垃圾處理廠等,這是進銷存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而稱重的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利益。為發揮稱重系統更高的商業價值,解決并避免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作弊行為,本文引進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對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深化設計,為實現對系統設計成果的優化,研究后,進行系統的檢驗與測試,根據表3 所示的內容,得到本次研究的結論:引進的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應用效果良好,此項技術可以精準識別前端圖像,極大程度地避免稱重系統在使用中的作弊問題,提高系統稱重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