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由場景、細節,體會蘊含其中的感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伴著飽含深情的吟誦,同學們沉浸在母親對自己無比深沉的愛中。王老師順勢提出問題:“同學們,課文《慈母情深》中有哪些描寫讓你感動呢?請小組內交流想法。”
子軒:第一次去母親上班的地方,從“不足二百平米的廠房……猶如身在蒸籠”的描寫中,“我”感受到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
雯雯:“我”的心情隨著發現母親的過程而變化,流露出對母親的心疼。
王老師:還有嗎?
博瑞:當“我”跟母親要錢買書時,面對別人的不解,母親將錢迅速塞給“我”時還不忘表達對“我”讀書的支持,一想到這個場景,我深受感動。
王老師:大家的思路很清晰。請大家看下面的表格——
王老師:我們通過邊讀邊想象,感悟場景、細節中蘊含著的母愛。在生活中,這樣的場景、細節很多,只要大家用心體會,會感受到母愛無處不在。
由細小事物的刻畫,體會蘊含其中的父愛
王老師:人們都說父愛如山,讀完《父愛之舟》,你知道為什么作者以此為題嗎?
小楠:因為父親總是借用姑爹的小漁船送“我”報考和上學。
王老師:說得對。除此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嗎?
喜恩:因為小船承載著父親對“我”的期望,蘊含著父親深沉的愛。
王老師:在作者的印象中,父親給他留下了諸多難忘的場景。課文中的哪個場景最讓你難忘呢?你又是如何從場景中體會到父親對“我”的愛呢?
睿睿:在描寫“我”考取鵝山高小這個場景時,課文是這樣說的:“每學期開學要湊一筆不少的錢。”由這個“湊”字,我可以感受到家里愿意把錢都花在“我”身上,父母很疼愛“我”。
王老師:我們可以展開想象,家里買菜不舍得花錢,卻愿意把錢花在“我”身上;母親病了需要買藥,她舍不得花錢,寧愿把錢花在“我”身上……通過對場景進行想象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句子中蘊含的感情。
莎莎:逛廟會這個場景中,父親帶“我”到偏僻的地方吃涼粽子,其實是保護“我”的自尊心。送“我”報考無錫師范,“船不敢停到無錫師范附近,怕被別的考生及家長見了嘲笑”也是這樣的原因。
王老師: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了“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為了回報父親對“我”的愛,“我”也用實際行動回應著。下面讓我們再次聚焦作者夢中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場景,體會父親細致入微的愛。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蘊含其中的感情
王老師:同學們,你覺得爸爸媽媽愛你嗎?為什么?
小強:測驗成績很不錯,我興沖沖地告訴爸爸時,他總是很平靜地說:“你要繼續努力,不能驕傲。”我覺得爸爸不夠愛我,幾乎不表揚我。
小麗:每當我寫出一篇自認為還不錯的作文,開心地拿給媽媽看。她不是說換一種方法開頭會更好,就是找語句的問題,催促我趕緊修改。
王老師:(敲擊電腦,屏幕上出現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同學們先別著急抱怨,讓我們先來學學這篇文章。讀完后,同學們覺得巴迪的媽媽愛他嗎?
雨桐:母親念完詩后的神態、語言和動作展現出她對巴迪滿滿的愛。
王老師:那父親對巴迪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敏敏:我從父親的語言和“扔”這個動作中感覺父親對巴迪很嚴厲。
王老師:那父親是不是不愛巴迪呢?
雅頌:也不是,只是父親比較嚴厲。
王老師:從巴迪最后的成功我們不難看出爸爸媽媽都是愛他的。因此,聯系生活實際,可以幫我們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