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迪
固定資產是供電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其進行全壽命周期管理,能有效控制供電企業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全壽命周期管理包含六個環節,即規劃、建設、投產、運營、維護保養和報廢回收,是針對固定資產進行的針對性管理,通過協調和系統分析,促使產值達到最大值,并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供電企業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屬于系統性創新性工程,在制定管理方案時,需要全面考量供電企業實際情況,充分融合實際業務,堅持系統化、協調性管理,防控相關風險。
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缺陷
管理內容不全面。供電企業的資產通常來源于基礎項目建設,而開展基礎項目建設之前,需要完成前期調研工作,然后再進行后續相關流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工作環節之間銜接不順暢,導致企業在計算成本時,沒有著眼全局,雖然個別階段進行成本把控取得較好效果,但在其他環節則可能出現成本上升的情況。
管理系統建設不完善。目前,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尚不完善,具體來說,在明確供電企業項目成本預算及標準作業成本測算相關業務預算時,需要設定測算系數并制定測算模型。其中,日常維護保養費用采用定額計算方式,由于只統計當下管理數據,并未關注結果反饋,導致科學性不足。目前,在企業成本核算體系中,無法準確預測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成本支出,會導致企業項目成本預算、單項資產預算以及成本控制均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
報廢回收處理工作粗放。在實際工作中,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信息交流速度較為緩慢,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掌握資產實際使用情況,使實際投入使用的資產和賬面資產價值不符。此外,當供電企業的資產擴張時,會由財務部門錄入新購置資產數據信息,但部分符合報廢標準的資產卻沒有提出報廢申請,也會導致實際使用的資產與賬面資產之間存在出入?。
相關部門交流溝通不足。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職責不同,工作重點存在明顯差異。各部門間的信息交流不順暢,會導致實際固定資產價值和財務部門登記資產價值不相符,影響固定資產使用率。有些資產管理部門制定了每年清查一次固定資產的制度,但固定資產種類較多且數量較大,資產清查工作往往不及時,導致信息統計不準確,使供電企業資產管理工作受到影響。
供電企業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之后,基建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之間交接不到位,會導致重復管理的情況出現,或使部分資產成為管理死角,影響資產的使用效率,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固定資產維護保養成本增加,增加項目整體投入成本。
供電企業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優化策略
完善管理方法。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方法,包含科學設定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模型、精確量化績效評價體系,以及協同系統評價流程三部分。構建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有助于促進供電企業提升經濟效益。
科學設定數據模型是提升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基礎,能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方向正確,提升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精確量化績效評價體系是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關鍵要素,評價指標包含從規劃至報廢回收的各個環節,能精準評價工作效率。最后,協同系統評價流程包含指標信息采集以及信息核對、數據評估分析和工作狀況反饋等內容,同時關注績效評價結果,促使后續相關工作進行調整,持續提升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合理選用管理技術和手段。對于供電企業而言,可以有效應用的管理技術及手段,包括信息化系統和射頻技術。供電企業要在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中,有效應用信息化系統平臺,完善不同部門間的溝通工作,提升上下級溝通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能靈活傳輸企業中的相關信息,提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效率。供電企業固定資產較為分散,管理和檢測難度大,以全局化電子地圖的形式將相關信息存儲在信息系統中,相關人員通過液晶顯示屏可以快速得知變電站以及電線線路實際位置,確保供電企業及時準確掌握電力設備運行情況。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統對初期采購及建設、中期運營和維護,以及后期處理和回收環節,均能實現高效率全壽命周期管理。
射頻技術是當下較為先進的全壽命周期管理工具。射頻技術可以通過非接觸方式,有效識別惡劣環境中的長距離目標。相較于常規條形碼技術而言,射頻技術的優勢更加明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電力設備上的條形碼會模糊不清或是出現串碼,也無法進行更新。但射頻技術能夠及時錄入設備信息,并自動導入信息化系統,再加上少量的人工輔助,即可實現對設備的動態實時監控。
強化不同階段的固定資產管理。在供電企業規劃設計階段需要強化電網設計及前期規劃,并明確年終整體規劃;在采購建設階段需要統一招標,且項目施工進度要全面錄入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當中,實現對不同層級網絡規劃及實際建設情況的有效監管;在運行檢修階段,供電企業要注意設施設備的調度工作。科學有效的調度機制,能確保賬實相符,提升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同時,在運行檢修階段,供電企業還要強化工單管理工作。對工單進行管理能夠保證運營部門及時開展日常養護及維修工作,并在出現問題后可以通過ERP體系對相關信息進行溯源。
在技改報廢階段,供電企業提出報廢審核之后,需要將預審資料作為報廢審批附屬數據錄入ERP系統,財務部門利用信息管理體系審批報廢附屬數據,并以資產裝置關聯度為標準評估相應資產是否屬于部分報廢,若屬于部分報廢,財務人員應當提供報廢總額或是比重,再由相關機構進行審核許可。資產使用監管機構通過ERP系統獲取報廢審核申請表并進行簽字和蓋章,經復核后留存備案。
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能發揮重要作用,對于企業發展影響深遠。需要供電企業采用合適的技術手段,不斷完善管理方法,以此做好不同階段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