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蕾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審計是重要且核心的一環,是保障企業各項財務活動合規性和穩定性的主要手段。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企業財務審計工作將面臨全新環境和挑戰。數字化技術的飛速進步為企業財務審計帶來了更加方便且高效的工作方式,借助先進的信息系統和數據分析工具,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時間成本和錯誤率,審計人員可以精準獲取、整理和分析大量財務數據,提高審計的準確性和效率。因此,各企業必須順應數字化的發展潮流,加強在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系統應用信息化技術,這樣才能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效率,推動穩健發展。
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的意義
信息化技術的出現深深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軌跡,尤其是在企業的財務工作中。首先,信息化能提高企業財務審計的準確性和效率。傳統的人工審計往往需要大量企業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資源,容易出現差錯和遺漏。但通過信息化系統,審計人員可以自動獲取企業的財務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快速準確地開展審計工作。這將有利于降低審計時發生風險的概率,增強審計結果的可靠性,并為企業提供精準的財務報告。
信息化技術能夠提供更好的決策支撐。企業在制定戰略和進行決策時,需根據準確、具有時效性的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信息化系統可以實時獲取和分析財務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此外,信息化系統還具有強大的數據可視化能力,能借助圖表、報表等形式展示數據,使決策者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
信息化系統可以提高有關審計、決策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傳統的審計方式往往缺乏對審計過程的明確記錄,容易引發爭議及糾紛。信息化系統可以記錄和追溯審計人員的操作步驟,確保審計過程的透明性和可靠性。同時,對財務信息進行全面記錄和存檔,也有助于企業日后驗證審計的合規性。
信息化技術還可以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建立并運行信息化系統,可以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全面監控和預警,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風險,保障企業的財務安全。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符合當前的發展趨勢,有助于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面臨的問題
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割裂。結合企業的內部管理狀況來看,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相互割裂的現象比較突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點,財務審計往往被視為一種檢驗合規性的做法,主要關注企業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以此保障股東和投資者的權益。而企業決策則更注重長遠發展和利益最大化,需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競爭對手、技術變革等多重因素。
在實際操作中,財務審計往往局限于進行核算和編制報表,沒有充分發揮對決策的支持作用。相反,企業決策往往依賴市場調研、競爭情報等外部信息,沒有充分利用財務審計提供的數據。這種現象導致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之間產生信息斷層,使企業在決策時缺乏準確的財務數據支持,也無法將決策結果納入財務審計的范圍進行評估。這種不協調的情況會導致企業決策存在盲目性和不確定性,增加產生財務風險的概率。
其次,財務審計的周期較長,一般為一年一次,這就造成了財務審計結果往往無法及時為企業決策提供支持,導致決策者只能根據過往的財務數據進行決策,影響了決策的針對性。
企業財務審計信息化流程煩瑣。在企業財務審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管理流程煩瑣的問題需要重點關注。首先,企業財務審計需要采集、梳理和對比信息,以保證財務數據的精準和完整。然而,由于企業的財務數據分散在不同系統和部門,導致信息的整合和核對過程變得十分復雜,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處理這些數據。
其次,企業財務審計信息化涉及的環節較多,包括數據導入、數據分析、報告生成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詳細記錄操作過程,以確保財務審計的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操作過程煩瑣容易引發操作失誤,會影響財務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缺乏專業信息化人才。應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業財務人員具備深厚的財務和審計知識,并掌握數據分析技能。然而,由于財務審計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很難找到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人才,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涉及的技術和工具不斷更新演進,需要企業持續學習和適應新技術。但缺乏專業信息化人才的企業,就會無法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技術,從而無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監督機制。監督機制是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工作合規、高效運營的重要保證。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監督機制,企業無法及時發現系統中的漏洞,會直接導致信息失實,這給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缺乏信息化監督機制也會影響企業內部的數據安全。在信息化系統中,企業的財務數據和決策支持信息涉及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如果缺乏有效監督,這些敏感信息就容易被未經授權的人員竊取、篡改或濫用。
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的具體策略
強化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的聯系。強化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之間的內部聯系,對于企業發展有重要意義。首先,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促進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的緊密聯系。在信息化系統的支持下,企業管理層可以及時獲取財務數據,從而為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其次,可以通過建立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加強財務審計與企業決策的聯系。信息化系統可以幫助不同部門之間進行數據的共享和協同處理,因此,財務審計部門可以與其他部門合作,共同分析和解讀財務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全面的財務分析和評估。
規范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在構建管理流程的同時,要深入了解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內容及特點,才能提升管理流程的規范性,提高決策質量,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需要明晰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管理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數據處理、分析評估和報告呈現等環節。通過明確每個環節的職責和流程,可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審計和決策支持的效率。
其次,要加強對信息化系統的安全管理,確保財務數據和決策支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建立有效的數據訪問控制機制,對系統的使用權限進行管理和監控,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篡改或泄露信息,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此外,還要建立質量定期評估機制,對財務審計和決策支持信息化系統進行評估和監測,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通過定期的內部審核和外部評估,確保信息化系統的質量和運行效果符合要求,并對系統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
最后,強化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對財務審計和決策支持信息化的能力。通過培訓和教育,使相關人員熟悉信息化系統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確保信息化系統有效運行。
強化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人才在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系統的構建與運行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而企業缺乏專業的信息人才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大發展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應當重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根據員工的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制定培養目標和計劃。例如,針對財務審計人員,應重點培養數據分析和信息處理能力,提升其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制定完培養計劃后,就可以著手構建完備的訓練架構。通過培訓,使員工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使其能夠熟練運用財務審計與決策支持信息化工具和系統。
同時,還要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分享。組織員工參與實際項目,通過實際操作和項目經驗的積累,提高在信息化環境下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激發員工分享經驗和案例,以推動知識的傳播。此外,就是建立激勵機制,給予優秀的信息化人才相應的職級晉升激勵和薪資激勵,增強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定期評估和調整培養計劃,根據實踐需求和技術發展,及時調整培養內容和方式,確保培養效果的持續性。
完善企業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信息化監督機制。構建信息化監督機制有助于提升公司財務審計和決策支持的信息化質量,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在構建過程中,企業可以考慮以下的方向。首先是設立健全的內控制度,包括明確的信息化審計步驟和操作標準,確保信息化審計活動依照既定程序進行,才能發現和糾正審計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其次是加強對信息系統的監督與評估,企業應定期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估,以確保其能夠正常運行和滿足財務審計及決策支持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建立信息化審計與決策支持的獨立審計機構或部門,負責信息化系統和數據的獨立審計,并向企業高層管理層提供獨立審計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內部利益沖突,提高信息化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最后,加強對信息系統使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企業應建立日常監控機制,對信息系統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同時也要建立信息化審計的交流與合作機制,與外部審計機構、行業協會等建立合作關系,共享信息化審計的經驗和技術,提高整體信息化審計水平。
在信息化時代,企業應積極把握信息技術帶來的機遇,強化管理工作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特別是要強化財務審計和決策支持信息化。依托嚴謹、信息化技術強的財務審計工作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支持,進一步規范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各個環節流程,從而推動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