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勵
(韶關市廣播電視臺,廣東 韶關 512026)
新聞具有記錄社會現象、傳遞信息、反映時代的作用,具有廣泛的受眾和深刻的影響[1]。新聞的本質是信息傳遞,但是如何傳遞信息才是關鍵。傳統上,新聞通常是簡短的報道,它依賴于標題和照片來引起受眾的興趣。但是這種方式已經過時,因為現在人們更加喜歡故事。故事有情節、人物和動機,可以在受眾中間引起共鳴。因此,新聞報道的故事性轉向可能是一種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非常有效的方式。
故事是人類傳承文化的一種方式,它能夠激發人們的情感,喚起共鳴,并傳遞深入思考的信息。而要理解一個故事,必須要深入了解故事中的元素,包括人物、情節和沖突。在新聞報道中,這些元素同樣至關重要。
人物是故事發展的主體,他們的行為、經歷、情感等是故事情節的驅動力。在新聞報道中,人物同樣是很重要的元素。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可以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激發受眾的閱讀欲望。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引發受眾情感的共鳴。
新聞采編中對人物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新聞的傳播效果及受眾的印象。以“抗疫英雄鐘南山”為例,他是中國疫情防控的代表人物,不僅在國內廣受人們的贊譽,而且在國際上也獲得了高度評價。有關鐘南山的報道和采訪中經常出現的形容詞包括“專業”“深情”“平易近人”等。作為一名知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專業水準毋庸置疑。他不斷地在各個場合發表科學、客觀、嚴謹、務實的言論,既體現出了他對專業知識的執著追求,也為人們提供了權威指引,為廣大百姓帶來了科普教育。同時,在緊張而艱難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鐘南山也展示了深情的一面。在多次的采訪中,他曾經自述過在治療患者時的情感波動,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種真摯的情感表達引發了廣泛的共鳴。“抗疫英雄鐘南山”在新聞采編中被描述為一個具有高度專業水準、深情以及平易近人的形象,這種描述不僅凸顯了鐘南山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且也為人們樹立了一位值得尊敬的榜樣。
情節是故事中的劇情。它們描述了故事中發生的事件和行動。情節是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為它們推動著故事的發展。情節的發展是有邏輯的,由一個事件導致另一個事件,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是故事中的事件線,是故事的骨架。新聞報道中的情節發展,通常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但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調整。通過新聞事件發生的過程,給受眾傳遞相關的信息和情感體驗。以2014 年南非奧斯卡案為例,這是一則關于奧斯卡被控謀殺前女友的審判的報道。這篇報道吸引了世界各地受眾的注意力,因為它講述了一個具有情節和沖突的故事。情節是奧斯卡案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報道回顧了事件發生前的背景和事件發生的經過,包括奧斯卡在家中發現一名陌生入侵者并且隨后親眼目睹了他的前女友被槍擊。報道詳細描述了證人的證言和現場的證據,這些情節揭示了事情的經過,引發了受眾的興趣和好奇心。
沖突是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故事發展的動力。故事中的沖突可以是人物之間的沖突,也可以是人物與自然界或社會環境的沖突。常見的沖突包括人物之間的矛盾、目標的相互沖突、時間和環境的限制等等。新聞報道中的沖突事件,往往會引起受眾的強烈反應,甚至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挖掘沖突的本質,可以引發受眾的思考和共鳴。還是以奧斯卡案例為例,沖突是奧斯卡案例中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報道中描述了奧斯卡和雷娜之間的關系,并揭示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和爭吵,這是導致雷娜死亡的根源。奧斯卡聲稱自己是因為誤認為雷娜是強盜而進行開槍自衛,但法官和檢察官都不相信他的說法。這種人物之間的沖突與目標之間的沖突在報道中得到了深入描繪。
在新聞報道中,挖掘故事性是提高報道質量和吸引受眾興趣的重要環節。挖掘故事性,就是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將事件中的人物、情節和沖突等故事元素提取出來,嘗試講述一個貼近受眾生活、引發共鳴的故事。
新聞事件的核心是指事件的本質、關鍵因素和影響。在挖掘故事性時,首先需要了解事件的核心,明確報道的重點和目的。事件的核心要從多個方面去考慮,即是什么導致了事件的發生,事件的發展進程是怎樣的,事件涉及到的人物、組織和背景等等。只有深入了解事件的核心,才能發掘出故事中的關鍵元素,為新聞報道提供更豐富、更深入的內容。例如,2019 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事件。新聞媒體在報道疫情時,不僅要追蹤病毒的傳播軌跡和感染人數,而且還要研究病毒的起源和傳播方式,調查病毒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并對疫情所涉及的政策和措施進行深入的解析。通過挖掘事件的核心,才能把新聞報道變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號召力。
新聞價值是指新聞對受眾和社會的影響力和價值。報道的新聞價值直接關系到新聞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挖掘新聞中的故事性,就需要尋找事件中具有新聞價值的角度和故事線。新聞價值有幾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時效性。某些事件具有非常明顯的時效性和影響力,涉及到國家、社會或人民群眾的利益,從而具有很高的新聞價值。例如自然災害、政治風波、社會事件等。二是稀有性。一些罕見的、難以重現的事件,例如重大事故、罪犯的逃脫、偶然的歷史事件等,具有獨特的新聞價值和吸引力。三是觀點性。新聞報道要貼近受眾,反映受眾的關注點和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挖掘不同層面和多種角度的故事性,提供多元化的新聞觀點,為受眾提供更豐富、更具啟發性的內容。四是新聞與受眾的關系。新聞報道對于受眾有多大的影響,是否代表了受眾利益的不同方面。五是新聞與社會的關系。新聞報道對于當地社會或者全球社會的影響有多大。舉例來說,美國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和憤慨。新聞報道不僅關注事件本身,更著重挖掘出其中涉及到的群體歧視、警察執法暴力、少數種族的權益等社會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從而提供給受眾有價值的故事和觀點。
新聞故事的核心在于人物,人物的故事和經歷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和情感升華。人物探訪是挖掘新聞故事的重要環節,能夠將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形象深層次地呈現出來,加深受眾對事件的感知和認識。人物探訪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物的真實情況和內心世界,找到人物故事和情感,從而更好地為受眾描述事件和呈現故事。探訪人物需要注重細節,包括對人物外貌、環境、生活條件、情感狀態、思想信仰和目標志向等方面的關注和記錄。同時,也需要掌握技巧,比如在采訪中采取有效的提問方式、選擇時機和方法進行探訪,了解人物的意愿和態度,從而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形象和特質。例如,2011 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新聞媒體探訪了大量受災地區的居民,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需求,挖掘出了一系列令人動容的故事,如小學教師在橋上被洪水沖走失蹤,兩個年輕男子為了拯救其他人壯烈犧牲等。這些人物探訪不僅讓受眾了解到災難的危害,更讓人們感受到人性的偉大和至高的生命意義。
講好一個好故事是每個記者、每個編輯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而且能夠讓受眾帶著共鳴和深思離開。然而,要講好一個好故事并不容易。
一個好的故事需要有清晰的結構、明確的組織內容,才能讓受眾更容易理解故事,跟隨作者的思路和情感。故事的結構包括三部分,即開始、中間和結尾。開始部分是引入故事的背景、人物等信息,通過生動的描寫引起受眾的興趣和好奇。例如,可以選擇一個有趣的場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論點或引導受眾猜想、詢問受眾問題等方式來吸引注意力,產生共鳴。中間部分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也是最具有實質性的部分,通過具體的事件展現出故事的核心和主題。在講述過程中,應該注意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各個方面的連貫性。同時,應該適當提升敘述的生動性和可信度,不要一味追求轟動效應,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內涵和價值。在展現主題的時候,應該講述自己的見解,引導受眾思考。結尾部分是故事與受眾產生聯系的地方,可以通過適當的反思或者展現出故事的深層含義等方式引發受眾思考。
一個好故事的語言應該豐富多彩,情感充沛。語言是把情感傳遞給受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要想講好一個好故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使用恰當的詞匯和語法,保證其正確性和清晰性。二是避免使用生硬、平淡、無趣的語言,應該使用鮮明、獨特、富含感染力的語言,讓受眾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產生情感共鳴。三是在選擇語言的時候,應該根據文體和故事的特點進行選擇,例如在報道社會新聞時要語言樸實、清晰,在文學作品中則要使用更加藝術化的語言。四是避免使用過于煩瑣、復雜的語言,否則會讓受眾閱讀起來感到困難或者枯燥無味。
為了讓受眾更容易地理解新聞故事,需要詳細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和背景等細節。細節描寫的目的在于為故事的主題提供支撐和證明,并且讓受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節。細節描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物描寫。要展現人物的特點和個性,通過詳細的描寫,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二是情節描寫。通過情節的描寫,刻畫事件的發展過程,讓受眾能夠感受到事件發生過程中的變化,三是背景描寫。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包括社會背景、地理環境、文化等,以便使受眾從多個角度理解事件。例如,在報道一次汽車事故中,如果只是簡單地報道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傷亡情況,受眾可能難以深刻地理解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在報道中詳細地描寫事故現場的現狀、受害者的家庭背景,以及事故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等,那么受眾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意義。
2017 年8 月,美國得克薩斯州遭受了強大的颶風哈維襲擊,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在這場自然災害中,新聞媒體采用了許多反映故事性的技巧來講述災難中的人物和事件。
首先,報道的結構非常重要。新聞報道通常遵循“倒金字塔”結構,即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報道開頭,然后逐漸過渡到次要信息。在哈維颶風的報道中,時間線的明確展示了事件的發展過程。例如,報道可以從颶風到達得克薩斯州的那一刻開始,然后按照時間順序逐漸展開,這樣受眾可以更好地跟隨故事的發展。
其次,語言的運用也非常關鍵。新聞報道中,人物的情感描寫是營造故事氛圍和吸引受眾的關鍵。在哈維颶風報道中,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和親人。通過對一些災民被救助或者重獲新生的描寫,報道讓受眾更能夠感到災難的深遠影響和災民所面臨的困境。此外,在災后援助細節方面的報道也頗有建樹,有些街區由于災難導致水和電力供應中斷,新聞媒體加以描繪,以強化受眾對災難兇險程度的理解。他們對這種災后援助所涉及的人物的情感描寫相當到位,讓受眾產生很強的共鳴。
最后,報道中對災區的細節進行了詳細描寫。新聞媒體詳細地描述了哈維颶風過后災區的狀態。他們報道了城市的廢墟、洪水泛濫的狀況和災區居民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報道還記錄了志愿人員的持續援助,并詳細介紹了災民們對援助的需求和求助的方式。通過這些細節的描寫,受眾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哈維颶風對災區居民所帶來的影響和痛苦。
故事性轉向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在傳統的新聞報道中,大多數文章都是枯燥的事實敘述,缺乏情感和生動性,難以引起受眾的興趣。而故事性轉向則通過構建一個有情節、有人物、有事件的故事,讓受眾更容易被吸引和感染,從而增強了新聞報道的新穎性和可讀性。這也有助于擴大新聞報道的受眾范圍,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新聞報道。
故事性轉向能夠提高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在新聞報道中加入故事元素,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現象和人們的需求,從而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而故事本身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夠讓受眾更好地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并且更容易被記住,形成輿論影響力。因此,故事性轉向不僅能夠增加新聞報道的受眾數量,而且也能夠提高新聞報道的影響力。
故事性轉向能夠加強受眾對新聞的理解。故事本身往往是由真實事件經過一些加工而來的,通過故事來講述新聞事件,能夠更好地展現事件的背景、情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使受眾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聞事件,并且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和感悟。通過故事的敘述方式,受眾能夠更好地跟隨故事的情節,從而對新聞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強化受眾對新聞的理解和認同。
在新聞采編中,講好一個好故事需要深刻理解受眾的需求和情感共鳴,并且以真實、有趣、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故事情節。只有這樣才能讓受眾為之所動,產生強烈的共鳴。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人,不僅要具備豐富的故事儲備和敏銳的觀察力,更要善于通過細節、情感、語言等多方面的營造,將故事講述得淋漓盡致,使受眾感受到真實、溫暖、有趣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