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飛
(鎮江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江蘇 鎮江 212000)
市場經濟的進步推動了現代建筑業的發展,現代建筑的建造規模擴大,用工量增加。為了做好質量管控工作,必須使得每個施工環節獲得切實、全面的管理,消除有可能危害居民人身安全的風險,明確工程質量管理控制的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制,當發生質量問題時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責任,彌補潛在的管理漏洞,針對潛在安全漏洞進行整改,優選穩定性良好的施工工藝與高技術含量的建造設備。為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本文通過分析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內容、意義與重要性等,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監督重點與監督方式進行了探索。
建筑工程建設單位為提升項目建設水平,消除潛在的安全風險,必須對建造活動實施系統性的質量管理,聯合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團隊,在履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對施工活動進行監督核查,維護公共利益,明確責任主體,敦促各級工程管理者履行自身質量責任。為進一步提升工程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群眾財產安全,必須確保工程按照施工計劃穩步執行,按照固定標準定期檢測施工工藝,測量已建成的建筑與施工圖紙中的樣板之間是否有精確度層面的差異,及時發現容易影響建筑使用價值、不利于后期維護保養的潛在問題,整改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如原材料用量不足、施工速度過慢等,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1]。
建筑工程施工方必須基于實際情況,在管理過程中參考借鑒以往出現的各類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合理分配不同部門、不同機構人員的監管職能與權限,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引導建筑企業逐步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按照行業內部主流標準組織施工建造活動,配合政府監管部門,對建筑數據與工程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做好配套的數據分析與建模工作,遵循相關法律處理建筑建造活動中出現的違法違紀行為,保證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工程建造活動,減少工程資源的用量,做好成本控制與安全管理。
步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獲得快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施工規模有所擴大,參與施工的人員數量較多,施工工作較為復雜,人員管理難度提升[2]。為規范施工作業的具體流程,保護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的人身安全,必須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科學的施工計劃,優選能夠保證工程建造質量的工藝與專業技術,高效率地完成各類建筑施工活動的準備與后期養護工作,避免發生影響范圍較大的安全事故。
由于房屋建筑的后期整改難度較高,因此必須保證首次施工的精確性與合理性,才能有效避免返工。施工方應當根據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做好統計與調查工作,組織現場勘查,對出現質量問題的建筑進行重新整修,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防止在工程當中存在安全隱患,切實保證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各項指標符合行業主流標準與建造質量要求,全面發揮建筑工程的使用價值,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間接地強化企業對建筑行業市場的影響力。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是涉及多個領域、內容較為復雜的監管工作,持續時間較長,且必須消耗大量工程資源。部分工程監理企業與施工單位過度重視成本控制工作,一味地要求一線技術人員提升施工速度,刻意采用消耗原材料較少、較為簡單的施工工藝,不重視基于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現有管理制度的運作效能較低,無法發揮對施工單位管理者、一線施工人員的約束作用,導致部分較為復雜的施工項目建造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阻礙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3]。在發生意外安全事故與質量問題時,由于權責不統一、管理制度混亂,難以找到事故的第一責任人,導致工期拖延,部分情況下被迫返工,工程質量難以達到行業平均水平。承建單位應當把握基本的質量管理原則,嚴格按照監管制度執行定期質量抽驗活動,明確具體的施工流程與重要環節應當采用的建造工藝,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與規章條例,減少危害人員安全、影響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概率。
建筑材料的質量決定了建筑在建造完成后的使用壽命長短,為盡可能地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使之能夠抵御極端自然災害的侵襲,消除可能導致意外事故的安全隱患,建設單位應當采取合理措施,把握好建筑材料質量關,做好原材料質量管理、核驗、選購、存儲等各項基本工作,保證施工用料方式與用料量的合理性。建筑項目一般會消耗大量原材料與其他類型的技術資源,對材料的質量、可塑性、耐火性有著較高要求,部分建設單位管理人員不重視原材料質量控制工作,監管力度較為薄弱,將多種原材料混在一起進行存放,容易發生工程材料變質、受潮、自燃等現象,影響工程材料的可用性,資源浪費率較高。針對部分易燃易爆的工程材料,有關單位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妥善存放,并未在入庫時對此類材料進行核查與化驗,難以控制潛在的安全風險。一部分存放時間較長的原材料在存儲過程中發生變質,失去了可用性,由于原材料管理制度較為混亂,監管人員不了解哪一種原材料即將過期,未能采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對建筑材料進行保護。
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較為淡漠,未能意識到做好質量管理、消除潛在安全風險的必要性,錯誤地認為僅需采取措施不斷改進施工工藝、引入先進建造技術即可完成施工目標。建筑施工活動具備復雜性、層次性,涉及領域較為廣泛,管理難度較高,負責質量控制與監管工作的施工人員必須在實踐中展現自身才能,嚴格執行質量控制標準,做好施工監督與現場協調工作,然而多數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較為熟悉常見的施工作業具體流程,并未接受過系統性的施工質量管理培訓活動,無法準確把握施工質量要求的真實含義,監管意識薄弱。多數基層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較差,來自不同領域,受教育程度有著較大差別,習慣于采用各不相同的技術標準進行施工,技術標準層面的差異會導致危害性較大的施工問題,不利于管理者進行統一監管。
建筑施工活動的準備工作能夠起到合理調節工程資源分配格局、重構管理流程的基本作用。為規范準備工作的執行方式,做好質量管理與監督工作,建設單位負責人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向施工現場派遣多位建筑質量管理員,使之負責督導工作,搜集建筑工程的相關資訊,把握核心施工工藝的類別、應用價值與基本的技術標準,制定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計劃,將施工計劃中技術水平較高、工藝復雜的重點內容提交給上級監管部門進行審核,審查施工單位與建筑團隊提交的資格認證資料與施工許可證,評析其是否達到了行業項目審批要求,落實監管部門的職責,保證準備工作能夠為后續的施工活動提供穩固的環境條件。質量管理員可使用多種類型的技術設備,如紅外激光掃描儀、衛星定位設備等,對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進行勘測,預測建筑工程施工計劃的執行情況,預估技術標準的變化趨勢,引導施工單位采取措施優化成本結構,降低施工成本,控制原材料消耗量,去除過于復雜、施工難度較高的工程建造工藝,全面強化建筑工程的質量。
國內建筑工程中參建主體主要包括監理單位、設計機構、施工團隊、建設單位等。為做好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根據相關規定將施工圖轉交給監管機構進行核查。施工單位應當做好自查自糾工作,為施工工作配備專業的施工團隊與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避免將施工任務轉包給無資質的勞務公司,杜絕可能發生的管理人員刻意降低施工質量、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等現象。
建設單位必須派遣專業的施工監理隊伍,對施工單位的活動進行監督,首先應核查參與建筑施工活動的組織或個人是否具備承擔任務、履行社會責任的資質,并檢驗其資格證書的到期時間與真實性,做好手續認證與計劃變更登記工作,采納具備可行性、能夠縮短工程建造時間的施工方案。其次,必須定期在施工現場組織合格性檢測工作,對不同環節施工活動的材料用量進行控制,基于施工工藝調整材料的使用方式。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材料存儲、運輸、配比等各項基本工作,進行系統性的調查取證,改進工程材料的調配方案。建筑工程監管人員必須基于施工現場采用的施工工藝,精準測算整個施工工作的成本與材料消耗量,預估施工效率與工程建造質量,做好成本預算、報價審核工作,提升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與合理性。
為提升建筑工程建造質量水平,控制建筑原材料的消耗量,建設單位應主動使用采購價格較低、供應鏈穩定、質量較高的建筑材料。要做好針對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質量檢測、入庫保管、性能核查工作,預防可能發生的建筑項目質量事故與安全問題,避免部分鋼筋混凝土框架因材料質量較低、強度不足而發生形變。為控制好建筑質量問題,建設單位應當把握基本的材料質量控制原則,在市場上比對不同商家銷售的工程材料的價格、可用性、存儲時間等基本屬性,批量采購質量較高、可支持長期存儲的原材料,如砂石、石英石、花崗巖等,定期組織開展公開的招投標活動,讓原材料供應商進行公開競標,發掘潛在的成本控制空間。施工人員應當做好原材料入庫勘驗工作,對即將被長期封存的原材料進行抽樣檢測,評估材料的使用性能、存儲壽命。
為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必須做好對施工人員的職業培訓工作,定期舉辦學術講座與知識論壇,讓行業專家面向一線技術人員與基層勞工傳授重要的質量控制經驗與安全防護技能,全面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水平,使之有能力在實踐中基于國家法律,進行基本的施工作業操作,將質量控制標準落實到施工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階段中[4]。建設單位必須合理分配質量監管任務,要求負責質量監管工作的一線技術人員積極使用超聲波檢測設備、衛星定位儀器等器材,提升專業水平,發揮安全防護意識,確保工程的正常開展,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施工人員必須基于施工安全要求與質量標準,把握關鍵環節,組織專業的現場勘查活動,讓參與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單位、各機構參與到專業核查工作之中,合理調配技術資源。
政府部門必須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積極參與施工現場的質量核查工作,定期抽查已建成建筑中某一部分的施工質量,靈活調整檢查位置與核查標準,有效約束施工團隊的活動,消除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對施工質量產生的負面影響。政府在調控施工活動整體方向、資源配置格局的同時,必須采取措施拓展建筑工程監理制的影響范圍,要求施工單位、設計機構等各方參與主體定期組織開展交流活動,總結不同階段施工活動所取得的成果,保證施工方式的科學性、有效性,促使施工人員端正對待施工過程的態度,做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減少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政府必須要求建設單位配合監管機構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明確各自的責任,做好職權范圍內的基本工作,做到有功必獎,有過必罰。
為做好建筑工程的監督管理工作,必須提升對細節的控制力度,組織職業培訓活動,面向一線技術人員傳授質量控制經驗,規范建筑工藝的應用渠道與施工流程,做好施工現場的協調管理工作,減少因人工失誤導致的經濟損失。政府部門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規定統一的建筑項目施工標準。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