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庚,張國新,凡 華,李恒濤,湯衛兵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急診科,江蘇 蘇州 215127)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生活壓力增加,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發病率呈升高趨勢,已成為嚴重公共衛生問題[1-3]。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為STEMI 患者的有效干預手段,可通過直接疏通梗死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但PCI術為入侵性操作,加之心臟恢復血供后存在缺血再灌注損傷,可增加術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發生[4]。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STEMI 的病理基礎,PCI 術難以對其進行糾正。瑞舒伐他汀應用于PCI 術后治療,可改善STEMI 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情況。隨著臨床藥物治療方案的優化,短期強化他汀治療可強化調脂效果,減輕心肌組織損傷,改善PCI 術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短期強化他汀治療對STEMI 患者PCI 術后心肌損傷標志物、血脂水平及MACE 風險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3 月- 2022 年3 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急診科收治的STEMI 患者80 例,取得患者均知情同意后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32 ~79 歲,平均(62.63±4.12)歲;體質量指數(BMI)19 ~27 kg·m-2,平均(22.51±0.90)kg·m-2;Killip 分級[5]:Ⅱ級22 例,Ⅲ級10例,Ⅳ級8 例;STEMI 至PCI 術間隔0.5 ~10 h,平均(3.63±0.69)h。觀察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33 ~78 歲,平均(62.84±5.23)歲;BMI 19 ~26 kg·m-2,平均(22.64±0.78)kg·m-2;心功能Killip 分級Ⅱ級21 例,Ⅲ級12 例,Ⅳ級7 例;STEMI至PCI 術間隔0.5 ~9 h,平均(3.58±0.61)h。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設計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19-03012)。
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6]中STEMI 診斷標準者;2)發病至入院時間均在12 h 以內者;3)擇期行PCI 術治療者;4)年齡>18 歲者;5)凝血及造血功能正常者;6)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者;7)無抑郁、焦慮等精神疾病用藥者;8)首次發病者等。排除標準:1)既往合并心臟手術史者;2)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者;3)過敏體質或對使用藥物過敏者;4)合并惡性腫瘤等嚴重消耗性疾病者;5)主動脈夾層者等。
2 組均接受擇期PCI 術治療,入院后均給予吸氧、心電監護,術前7 d 接受抗凝、抗心肌重建治療。PCI 術操作、行冠脈造影,確定梗死位置及梗死程度,經橈動脈穿刺,抗凝后放置導絲,通過導絲將球囊置于冠脈造影確定的梗死位置,并置入支架,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對應的抽吸、升壓操作,觀察血管再通情況,確定再通情況良好后取出鞘管,給予抗凝治療。PCI 術后均常規給予抗血小板、抗凝、擴血管治療,同時給予他汀治療,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斯利康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08,規格:每片10 mg],每次10 mg,每天1 次,觀察組接受短期強化他汀治療,瑞舒伐他汀鈣片每次20 mg,每天1 次,2 組均用藥8 周。
1.4.1 心肌損傷標志物 治療前后,抽取2 組靜脈血3 mL,3 500 rpm 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檢測血清肌鈣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酸N 端腦鈉肽(NT-proBNP)、肌紅蛋白(Myo)表達水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來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2 血脂指標 治療前后,血清制備同1.4.1,采用AU58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檢測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1.4.3 炎癥反應 治療前后,血清制備同1.4.1,檢測2 組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水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來自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4 MACE 風險 觀察并比較2 組治療后MACE[7]發生情況,包括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發心絞痛、靶血管再灌注治療。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心肌損傷標志物、血脂指標、炎癥反應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MACE 風險等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 組治療前后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 ,n= 40)

表1 2 組治療前后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 ,n= 4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時間TnI/(μg·L-1)CK-MB/(U·L-1)NT-proBNP/(ng·L-1)Myo/(μg·L-1)觀察組治療前0.79±0.2310.83±4.29652.08±70.431.60±0.25治療后0.12±0.06#△ 2.13±0.64#△240.93±45.36#△0.60±0.26#△對照組治療前0.82±0.2711.26±4.31648.13±78.191.56±0.21治療后0.31±0.09# 5.65±1.26#361.36±52.47#0.92±0.37#
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s ,n= 40) mmol ·L-1

表2 2 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s ,n= 40) mmol ·L-1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時間TCTGLDL-CHDL-C觀察組治療前5.08±0.722.97±0.642.94±0.590.97±0.21治療后2.96±0.36#△1.35±0.34#△1.57±0.42#△2.13±0.34#△對照組治療前4.94±0.853.12±0.683.03±0.521.05±0.20治療后4.12±0.74#1.79±0.41#2.12±0.48#1.65±0.33#
見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n= 40)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n= 4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時間CRP(mg·L-1)TNF-α(ng·mL-1)hs-CRP(mg·L-1)觀察組治療前 15.95±2.401.95±0.6050.15±4.50治療后 4.40±0.89#△ 0.96±0.16#△ 24.70±3.01#△對照組治療前 16.23±2.352.03±0.7549.83±3.35治療后 7.03±1.86# 1.53±0.25#33.27±3.23#
見表4。

表4 2 組治療期間MACE 風險比較(n= 40)例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8]。PCI 術為STEMI 患者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案,術后心臟血流灌注雖得到恢復,但心肌損傷仍較為嚴重,治療效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STEMI 患者PCI 術圍術期藥物治療方案的探索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常規抗凝、調脂、抗心肌重建治療難以滿足臨床需求。本研究采用短期強化他汀治療配合PCI術對STEMI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一定進展。
PCI術后應用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可發揮調脂、抗凝等多種作用,但常規劑量效果不理想,短期強化治療可通過短時間內高劑量的給藥提高PCI 術治療效果。瑞舒伐他汀作為選擇性β-羥-β-甲戊二酸單酰輔酶a 還原酶抑制劑,可通過選擇性有機陰離子轉運過程進入肝臟,阻斷還原酶底物與產物,抑制肝細胞對膽固醇的合成和儲存,降低血清TC、TG 的濃度,促進LDL-C 吸收和分解代謝[9-10]。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血管舒縮功能,通過抑制纖溶酶原活化抑制物-I 的形成,發揮抑制血栓形成,促進血栓溶解作用,抑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過程,改善心肌泵功能,進而降低心力衰竭、靶血管再灌注等發生風險[11-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MACE 發生率、血清TC、TG、LDL-C 水平更低,血清HDL-C 水平更高,提示短期強化他汀治療聯合PCI 術可調節STEMI 患者血脂代謝,降低MACE 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nI、CKMB、NT-proBNP、Myo、CRP、TNF-α、hs-CRP 水平更低,提示短期強化他汀治療聯合PCI 術可降低STEMI 患者術后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促進心肌損傷修復。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短期強化他汀治療,在調節脂質的代謝的同時可進一步發揮擴張小動脈作用,增加心肌血流量,避免心肌長時間缺血、壞死,并通過下調線粒體融合蛋白2 表達,有效抑制心肌細胞凋亡,降低CRP、TNF-α、hs-CRP 表達,控制機體炎癥反應[14];可減輕患者血管壁炎癥,促進血管內皮祖細胞增殖進而控制血管內皮損傷,有效減輕患者心肌損傷,抑制NT-proBNP、TnI、CK-MB、Myo 釋放入血,進而控制患者病情進展[15]。
綜上所述,短期強化他汀治療可降低STEMI 患者PCI 術后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調節血脂代謝,降低機體炎癥反應與MACE 風險。本研究納入樣本均為本院患者,且例數有限,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臨床可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