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皓文
為進一步測算機場的航空物流輻射范圍,揭示輻射范圍演變規律,本文通過建立改進后的Wilson模型,以成都雙流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為實例,進行航空物流輻射范圍研究。研究發現,成都雙流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都具有較強的實力機場綜合實力,但是雙流機場的航空物流輻射范圍對比重慶江北機場整體綜合實力較強,反映了輻射范圍還受到地理位置、機場密度、經濟實力等多因素影響。
成渝地區由于地理、人文、經濟等因素,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良好載體,一直以來,國家也對成渝地區的發展高度重視。2011年國家發改委印發《成渝經濟區域規劃》,提出要進行成渝經濟區建設。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再次提出建設成渝城市群的觀點。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中指出要大力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涵蓋了基礎交通物流設施的聯動、產業的集聚、市場的開發、服務的共享等多個維度。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對于成渝雙城的經濟以及全國經濟都具有重要意義。現如今,航空物流在國民經濟甚至全球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是物資流通的主要載體,是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航空物流的重要性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另一方面,航空物流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受到了國家極大的重視,近年來國內發布多項文件,強調了川渝經濟圈建設。2017年,通過航空物流進行運輸的貨物總值,占全球貿易總值的34.6%,而航空作為交通運輸的一種方式,其產生的經濟占全球GDP的8%[1][2]。不難看出,航空物流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從國家戰略角度還是區域經濟發展角度,航空物流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一定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外對于航空物流和區域經濟的相關研究開始較早,18世紀的時候,亞當·斯密就指出交通物流對于國家經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古典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也將交通物流作為國民經濟源泉之一[3][4]。航空物流的連通性可以對區域經濟中的經濟發展起到明顯影響[5],并且由于機場的集聚效應,使得高新產業與人才集聚在機場,使得航空物流與高新產業的關聯效應日益增強,并使區域產業結構得到了有效的升級[6]。同時,機場的可達性對其中部和外部區域的輻射效應的強度也有不同[7]。在輻射范圍的計算方面,李強強[9]運用模糊理論,提出了客流輻射區界定方法。
Wilson模型是由AGWilson提出的,該模型通過各個節點的主要資源總量為基礎,計算各個節點的互相作用強度。本文所研究的機場輻射范圍,是指機場的所能影響的強度范圍,也非一個特定的區域面積。模型結構方程如下:
式中,Tjk代表機場k對區域j的作用強度;K代表歸一化因子,文中忽略jk兩地差異,即K=1;Fk表示機場的資源總量,可以由機場的綜合實力表示;Sjk表示區域j為出發地,機場k的可達性;β 表示機場的輻射范圍衰減因子,當β 越大,則表示機場輻射范圍強度衰減越快;rjk表示區域j與機場k之間的廣義距離。從式中可以看出,機場對于某區域的作用強度與該機場的資源總量和對于該區域的可達性成正相關關系,而衰減因子和區域與機場之間的距離是影響機場作用強度的主要因素。由于成渝雙城距離很近,對于大部分成渝地區的可達性相差不大,所以這里默認兩地可達性相同,使Sjk=1。
機場的衰減因子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出[10]:
其中,T表示機場個數,D表示城市平均面積,tmax表示能夠對區域產生輻射的機場個數。為了進一步計算出機場的輻射范圍強度rk,我們取一個閾值θ,參考了王錚[10]等學者使模型簡化的方法,得到以下公式:θ=FkSjkexp(-βrjk)
其中,θ 為一個閾值,即當機場的輻射范圍小于該值時,說明對該區域沒有輻射能力,。該值為單位數量級的值,通過機場綜合實力因子與可達性乘積的正數最小數量級確定,如,乘積為0.00423,那么θ 取0.001。另外,機場k的資源總量由機場的綜合因子量化,機場的綜合因子通過機場綜合指標評價體系得出。
為了量化各個機場的資源總量與機場綜合實力,本文將建立機場綜合實力評價指標,計算機場的綜合實力因子,從而表示各個機場的資源總量。根據陳雨亭等人[11]和馮社苗[12]的文獻研究,結合機場城市的自身特點,文中將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為以下八個指標。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場的綜合實力水平,體現了機場運輸生產上的實力,還反映了機場的民航水平和業務服務實力。通過這些指標構建了機場航空物流綜合實力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機場綜合實力評價因子
各機場相關數據大部分來源于民航資源網、兩個城市的統計年鑒及交通運輸局數據。本文運用SPSS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標準化,并通過主成分分析。為了使兩個機場的數據有利于研究,本文將計算出的數據進行了轉換,并轉化為十分制綜合實力得分。由于上海虹橋、浦東機場的機場規模和物流水平一直處于高水平,所以將上海虹橋、浦東機場的綜合得分設置為十分滿分,成都雙流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的十分制得分是對比上海虹橋、浦東機場得出的。對數據處理后得到以下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成都雙流機場、重慶江北機場綜合實力得分
由表可知,由于機場的綜合實力得分受到了各個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多個因素的影響。由于成渝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于京津冀等地稍晚,所以機場綜合實力較弱。
本文通過Arcgis軟件計算并劃分2009、2014、2019年兩個機場的航空物流輻射范圍,可以得到兩個機場的占地比重,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輻射范圍占地空間比重
由結論可以發現,成都雙流機場的輻射范圍較大,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雙流機場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成都平原不管是交通可達性還是影響范圍都涵蓋了整個四川,甚至擴張至其他省市,四川還存在其他中小型機場,但在航空實力上還是無法影響成都雙流機場的地位。雖然四川大部分地域對于成都雙流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的可達性以及距離相差不大,甚至有些地區離重慶江北機場的距離更近,但是成都作為四川省會,四川人民在考慮機場的選擇時,都會第一時間選擇成都雙流機場。而成都雙流機場與重慶江北機場的機場綜合實力相差不大,但是輻射范圍有較大差距。除了上述提到的成都雙流機場對于四川省內的吸引力以外,重慶的地理位置也不具有優勢,重慶江北機場對于周邊區域的輻射效應相對較小。所以也不難發現,在綜合實力相當但是輻射范圍大幅落后的背景下,重慶江北機場的機票均價一直低于成都雙流機場,這也是重慶江北機場通過包括航線價格的方式來增強其對周邊區域的吸引能力。成都雙流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的航空物流輻射范圍均屬于遞增趨勢,特別是成都雙流機場,遞增勢頭很猛。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國家逐漸重視成渝經濟發展,宣布建立成渝雙城經濟圈,從而帶動了成渝整體的發展,其中不僅包括了經濟發展,還包括了文化輸出等領域的發展,而機場經濟和物流實力也隨之有了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