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高鵬 賀春祥 劉光東 馬玉杰


摘? ?要? ?為探究生物有機肥對延安北部山地蘋果品質的影響,于2021—2022年連續兩年在果園行間增施生物有機肥,10月中旬分別采集試驗區和對照區蘋果,對果實、葉片、新梢等生長指標、品質指標進行測定。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果樹根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提高了產量和品質。
關鍵詞? ?有機生物菌肥;山地蘋果;葉面積;果形指數
生物有機肥是指功能微生物與動植物殘體經無害化處理后的復合肥料,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可優化土壤微生物種群結構,增強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養分,提高根系活力,促進果樹根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生物有機肥在優質有機肥中加了地衣、解蛋白等生物菌劑,能充分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解磷、解鉀、固氮,大幅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產量品質,且可預防多種土壤病害。
為進一步了解生物有機肥對山地蘋果生長結果特性的影響,掌握生物有機肥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我們在延安北部山地蘋果園開展了大田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延安市安塞沿河灣鎮和招安鎮,海拔1 100 m,年均溫9.3 ℃,無霜期162天,年均降水量503.6 mm,為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果園總面積4 hm2。選取約1.25 hm2有代表性的樣地作為試驗區域,施肥區與對照區土壤質地、水肥管理等基本一致。
1.2? ?供試材料? ?參試肥料為云頂生物有機肥,由榆林市子洲縣云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以定點優質羊糞為主要原料,混合蓖麻油渣、中藥渣,添加優質發酵菌劑腐熟發酵而成,有機質含量≥40%,有效活菌數≥0.2億/g,含多種有機酸、活性酶酞類及微量元素,施用后能產生大量蛋白酶,分解有機物,解磷、解鉀、固氮,提高肥料利用率。
1.3? ?試驗設計? ?兩個果園分別集中設置5畝試驗區、5畝對照區,1畝視為1次重復。在秋施基肥基礎上,試驗區增施生物有機肥,相鄰地塊作為對照區;試驗區與對照區除肥料種類不一樣,其他管理完全一致。兩個果園主栽品種均為煙富10號,喬化栽培,樹齡6~8年。
采取條狀溝施,在樹冠外圍向內20~30 cm處開溝,溝寬40~50 cm,溝深30~40 cm。將肥料與土混勻施入,施后灌水。按每畝400 kg肥料設置,大樹每株10 kg左右,幼樹和初掛果樹每株3~5 kg。
1.4? ?樣品采集及指標測定
1)葉片采集及指標測定。8月中旬,每處理每重復隨機選擇3株樹,每株取東、南、西、北新梢中部葉片各25片,共100片,測定百葉鮮重、葉面積、葉片厚度。
2)新梢采集及指標測定。每株按外圍東、南、西、北以及內膛5個方位共測定50個新梢,計算總生長量、新梢基部粗度。
3)果實采集及指標測定。在果實成熟期,每處理每重復隨機選擇3株樹,每株按外圍東、南、西、北以及內膛方向,取中等大小果各1個,測定單果質量、果形指數、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實硬度使用硬度壓力計測定,單 位kg/cm2;可溶性固形物使用手持糖量儀測定。
1.5? ?數據處理? ?應用Excel 2016 和 GraphPad Prism 5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物有機肥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通過對影響果實品質的指標調查分析(表1),沿河灣鎮試驗組的單果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1),果形指數、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不顯著。招安鎮試驗組的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01)。
2.2? ?生物有機肥對葉片和新梢的影響? ?通過對葉片及新梢的調查分析(表2),沿河灣鎮? ?試驗組的葉面積、新梢生長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1),百葉鮮重、新梢基部粗度也高于對照組,但不顯著。招安鎮試驗組百葉鮮重、葉面積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1),其他指標差異不顯著。
3? ?小結與討論
葉片、新梢、果實的生長發育狀態是評價果樹生長結果情況的重要指標,是果樹養分吸收情況的外在體現。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連續施用生物有機肥,單果質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百葉鮮重、葉面積、新梢總生長量也明顯高于對照區。
生物有機肥的功效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有機肥本身營養豐富、全面,可供植株利用,促進枝葉果實生長發育;二是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升果實品質;三是激活土壤微循環系統;四是有機肥料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使一些難溶性養分變為可溶性養分,提高土壤養分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劉永康,徐艷霞,趙正偉,等.生物有機肥對溫縣鐵棍山藥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23,615(03):89-92.
[2] 賀春祥, 王輝, 譚江,等. 延安十二個蘋果品種果實主要理化指標分析評價[J].西北園藝(果樹), 2022(4):50-52.
[3] 李宏建,劉志,王宏,等.蘋果果實組織結構與果實失重率和硬度變化的關系[J].果樹學報,2013,30(05):753-758.
[4] 劉婷如,鄭晗玉,張偉,等.有機肥不同用量對花生土壤田間微環境及產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2018,12(24):5-7.
王輝,賀春祥,劉光東,馬玉杰,陜西省延安市果業中心,郵編716000;高鵬,延安市安塞區果業技術服務中心。
收稿日期: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