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際娣
三亞市天涯區近年來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推進城鄉高質量發展,同時注重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在推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提升等方面發力,擦亮天涯區精神文明底色。
“城之文明,社稷根本。鳥人相依兮宜棲,天人和諧兮佳境。”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靚麗“底色”。近年來,三亞市天涯區在推動城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深化社會文明大行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貌。
產業興旺鄉風淳樸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采訪中發現,這一美好圖景正在天涯區繪就,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成為當代百姓的追求。
近年來,天涯區水蛟村、抱前村、文門村、馬嶺等村(社區)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保持傳統農耕經濟,還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甜蜜經濟、庭院經濟、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村民居住的環境好了、腰包鼓了,鄉風文明、友愛互助的淳樸民風更加凸顯。
“我們利用村民自有房屋以及房前屋后的小院,打造風格各異的民宿、農家樂等,這種‘庭院經濟使閑置的院落變成旅游休閑消費新場景,也為村民增收致富拓出了一條新渠道。”水蛟村黨委書記董國效介紹。
事實上,水蛟村的庭院經濟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董國效帶頭行動,整合自家庭院資源打造水蛟小院。充滿文藝情懷的美景清吧與田園風光融為一體,這樣別致的庭院設計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在此聚會,聚餐的人絡繹不絕。
目前,水蛟村已成立庭院經濟協會,吸引了80多戶村民參加,各有特色的庭院可以滿足游客多層次的需求,當前已有部分庭院已對外營業。未來,水蛟村還將庭院經濟聯動本地溫泉旅游,以大旅游帶動小旅游,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除了特色民宿,天涯區近年發展甜蜜產業也讓村民收入翻了幾番。當前天涯區正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培育龍頭企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鄉村產業,實行“一村一品”,促進天涯區熱帶特色農業取得新發展,實現新跨越。

在天涯區臺樓村火龍果種植基地里,每到夜幕降臨便有一排排明燈漸次亮起,宛如夢幻。據介紹,臺樓村通過“黨支部+企業+農戶”的模式,讓村民們不僅有地租收入,還能在基地里打工賺錢、學習技術,走上致富路。截至今年7月,村民通過土地租賃累計增收約1100萬元、累計分紅約168.2萬元;累計帶動406人到基地就業,累計發放工資約1800萬。
獨特的氣候成為培育優質果蔬的天然溫床。天涯區改變產業單一的發展模式,打造了臺樓火龍果、燕窩果、榴蓮、柚子、抱前紅掌、黑土葡萄等具有地域性的特色農業產業,培育了三力源哈密瓜、水果島芒果等知名特色品牌,不斷助力鄉村振興。
文明引領鄉村新風尚
鄉村人居環境治理是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天涯區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讓抱前村、水蛟村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山掩映下的村舍、寬敞明亮的休閑廣場,花圃綠植清麗芬芳令人心馳神往。
隨著美麗鄉村的推進,鄉村道路也迎來大改觀,交通安全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
西島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海島新秀,然而隨著西島旅游熱度的持續攀升,島內客流量和民宿的不斷增加,各類電動車數量驟增,導致島內交通擁堵、非法營運拉客現象頻發。
自去年以來,天涯區以推動旅游和交通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持續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集中開展交通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創新開通2條天涯區西島漁村旅游觀光路線,通過“宣、管、建”三步走提高西島“漫游”交通網絡通達深度,這不僅保障了乘客安全,文明出行也提升了游客的旅行體驗。
厚植文明向善根基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建設,是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天涯區掛牌成立了天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馬嶺大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4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初步建立起區(中心)、大社區(所)、村(站)三級組織架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天涯區整合各類專業志愿服務力量,形成“1+8+N”志愿服務體系。
每周六是高峰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最熱鬧的時候,住在周邊村子的家長們一大早將孩子送來這里學習硬筆書法。前高峰大社區黨委書記楊建坦言,“鄉村教育資源相較匱乏,我們希望給山區的孩子多提供一些學習機會。”
加強文化隊伍培育,開展文化下鄉和各類節慶活動,滿足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今年以來,天涯區組織開展游園燈會、葡萄采摘節、美食文化節、凈灘志愿服務大行動、文藝匯演、街頭藝術活動等,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參與體驗和互動,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精神文化。
近年來,天涯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開展2023年“興文化·振鄉村”基層文化隊伍培育活動。天涯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工作職能,在水蛟村和檳榔村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基層文化隊伍培育活動,吸納本地村民為成員,邀請專業的音樂、舞蹈團隊進行授課。活動旨在持續、有效地做好基層文化工作,培育和打造本土文藝隊伍,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9月7日,天涯區培育的基層文化隊伍在2023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文藝文化演出走進水蛟村活動中進行演出。當熟悉的面孔出現在舞臺上,水蛟村的村民們感到格外親切,紛紛拍手叫好。據了解,文化進萬家活動天涯區2023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文藝文化演出活動共有10場,后續將持續開展。
文化進萬家活動不僅將“活動舞臺”變為“文化陣地”,喚醒了鄉村文化自信,還向百姓傳遞了黨的好聲音。下一步,天涯區將持續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