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越,李文君
(1.國立濟州大學,韓國 濟州 63243;2.慶南大學,韓國 昌源 51767)
隨著參與基金投資市場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在基金投資市場中出現兩種投資者,被戲稱為賣“雞”人與賣“蛋”人。短線投資者被比喻為賣“雞”人,這種投資者養“雞”的目的是為了把“雞”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 因為市場價格的波動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收益,所以他們對短期內“雞”的價格變化比較關注。長線投資者類似于市場中的賣“蛋”人,他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多地賣出“蛋”。市場上“雞”的價格波動并不會直接影響“蛋”的產量,當“雞”的價格下降時,賣“蛋”人反而會買進更多的“雞”來下“蛋”,從而降低買“雞”的成本。 基金定投作為一種簡單的投資方式,被眾多投資者采用,使得資本市場中賣“蛋”人變得越來越多。
基金定投的核心在于“定”字,即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固定的基金。基金定投一般分為四個步驟:首先評估自身風險等級和風險承受能力。其次評估自身現金流狀況, 決定每次定投的金額和收入來源是否可持續。 再次選擇基金來做資產配置,確定定投頻率。 最后定期查看盈虧狀況,設置心理賬戶,查看微笑曲線、運用估值止盈、回撤止盈法落袋為安。 本文將從定投的優勢、定投的對比還有定投的止盈三個層次來討論其屬性與誤區。
每次新發基金申購熱潮通常都處于市場的階段高點, 根據Wind 數據上證綜合指數與新成立基金份額的關系,可以看出在2007 年與2015 年新成立基金(偏股型)達到高峰(圖1)。 此時正處于上證綜合指數相對高位。 大部分投資者都是在這個時候接觸并投資基金。 基金公司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也會大量發行新基金,這樣就陷入了追漲的陷阱。 往往市場緊接著就會遇到大幅調整,很多投資者被迫套牢。 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喜歡追漲殺跌,就會造成賬戶實際虧損,形成厭惡投資的認知,形成“牛市虧錢,熊市賺錢”的局面。 在權益市場中,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想對財富進行保值增值,抵御通貨膨脹壓力。 但是卻沒有專業知識背景,這時基金定投可以在不擇時的前提下分批次、分倉位進入資本市場,可以對抗追漲殺跌的人性弱點。

圖1 上證綜合指數與新成立基金份額的關系
在投資過程中如果投資者現階段被迫套牢或者已經發生虧損, 假如投資者對中國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態度, 那么定投可以縮短解套時間。 在采用標的收盤價、不考慮分紅再投資、忽略交易成本、定投不間斷的前提下。 根據Wind 數據推算即使是在2015 年6 月的高點(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11257.65 點) 入場開啟定投計劃, 次月開始定投扣款,不同金額定投效果也不一樣。如定投初始資金的1%,首次解套需要55 個月;定投初始資金的2%,首次解套需要53 個月。定投初始資金的5%,首次解套需要29 個月。 定投初始資金的10%,首次解套需要27 個月。 如果不定投首次解套所需時間是61 個月,可見基金定投可以大幅縮短解套時間。
通過平滑建倉成本,可以有效規避市場波動風險。 根據Wind 數據持有份額、滬深300 與平均建倉成本關系圖(圖2),可以看出定投投資者累計持有份額不斷提升,滬深300 指數劇烈波動。 但是平均建倉成本卻沒有劇烈波動反而呈現平緩的態勢,投資者持有體驗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定投的平均成本不等于簡單算術平均,無論是先跌后漲,還是先漲后跌,當價格回到算術平均值時,定投往往可以帶來收益。 長期堅持定投的投資者,形成微笑曲線,最終大概率賬戶是存在浮盈。

圖2 持有份額、滬深300 與平均建倉成本關系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基金定投可以“積少成多”讓投資者養成長期、連續、有紀律的儲蓄習慣。 現階段,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基金投資者中存在一部分“月光族”,并非每個人都能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基金產品,大部分普通散戶投資者都是除去日常開銷后的余額進行投資。 在老齡化嚴重的韓國與日本東亞資本主義國家中,基金賬戶是養老補充的重要手段。 中國現階段老齡化趨勢已經形成,在社會主義國家基金定投賬戶理論上也可以做養老規劃。 定投計劃開始的越早,復利效果就越明顯。以5%年化收益率試算的復利回報,30 歲開始每個月存3000 元, 到50 歲末預計賬戶金額133 萬元,60 歲末預計賬戶金額266 萬元。 40 歲開始每月存6000 元,50 歲末預計賬戶金額105 萬元,60 歲末預計賬戶金額250 萬元。 基金定投可以為中國養老規劃做出一定補充,助力投資者提升老年生活水平。
1.突破限額申購。 熱門績優基金從投資者非理性贖回與基金規模考慮通常都設有單日申購限額。若投資者想要大額購買此類基金, 往往會受到限制無法購買, 其實基金定投計劃可以解決資金申購限制問題。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005827.OF)為例,該基金最近兩年的年化收益率為63.83%。 但是單日申購限額卻有0.2 萬元限制。 還有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A(001938.OF),近兩年年化收益率為46.69%,也有每日0.5 萬元的限額條件。投資者為了大額買入這類基金, 可以通過提前設定大額定投計劃,繞開申購限額穩定增加基金份額。
2.抵御通貨膨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傳統生活方式造成嚴重沖擊,大部分國家的中央銀行都采取了量化寬松政策予以應對。 在經濟學中存在的“牛鞭效應”,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也同樣存在。 一旦開啟寬松政策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調控到開啟之前的貨幣水平。量化寬松使得CPI 與PPI 相背離,實際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 此時普通投資者的財富被迫貶值的貨幣價值被稀釋。 普通投資者為了抵御通貨膨脹,基金定投是參與資本市場為數不多的有效手段。 縱觀歷史數據,通常市場中現金供給充裕的時候,資本市場發展也是較為繁榮的。
許多投資者在投資時都會猶豫要一次性投入還是分批定投,不同風險承受能力與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選擇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Wind 數據推算, 近5 年、10 年來無論是普通股票型基金還是滬深300 指數,定投的收益率都明顯優于期初一次性投入的收益率。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885000.WI)和滬深300 指數(000300.SH)為例,截至2020 年12 月底,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月初定投近五年收益率為24.4%,近十年為17.7%,2004 年1月以來收益率為16.2%。 而期初一次性投入近五年收益率為14.0%,近十年為11.7%,2004 年1 月以來收益率為17.3%。 滬深300 指數月初定投近五年收益率為14.2%,近十年為10.0%,2004 年1 月以來收益率為8.8%。 而期初一次性投入近五年收益率為12.1%, 近十年為5.4%,2004 年1 月以來收益率為9.0%。 最近五年和最近十年以來的投資收益率都比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高。 2004 年以來的對比結果,與期初一次性投入相比,定投收益率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當時的權益市場處于歷史低位。
普通投資者往往存在認知偏差,不通過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僅通過“直覺”判斷市場是否處于高點還是低點。 根據Wind 數據推算市場高點進場時的收益率,定投收益率完勝。 而在市場低點入場,定投的效果也并不遜色很多。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885000.WI)和滬深300 指數(000300.SH)為例,每月12 日為扣款日。 2015 年高點開始到2020 年12月底截止,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月定投收益率為19.8%,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4.5%。 2008 年低點開始每月定投收益率為14.8%, 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15.4%。無獨有偶,滬深300 指數月初定投收益率為11.3%,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1.2%。2008 年低點開始月定投收益率為8.1%, 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9.8%。如果定投開始時處于市場高點,堅持定投計劃,賬戶浮虧的概率將會大幅縮小。
同樣,大部分投資者在開啟定投計劃的時候會糾結頻率問題,不同頻率的定投計劃對收益率有什么影響。 其實定投不用糾結頻率每日、每周、每兩周、每月定投,收益率均無顯著差別。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885000.WI)和滬深300 指數(000300.SH)為例,截至2020 年12 月底,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近五年日定投收益率為24.53%, 周定投收益率為24.56%,雙周定投收益率為24.47%,月定投收益率為25.38%。 近十年日定投收益率為17.73%,周定投收益率為17.72%,雙周定投收益率為17.68%,月定投收益率為17.70%。 自2004 年1 月以來日定投收益率為16.18%,周定投收益率為16.16%,雙周定投收益率為16.15%, 月定投收益率為16.20%。 滬深300 指數近五年日定投收益率為14.24%,周定投收益率為14.26%,雙周定投收益率為14.21%,月定投收益率為14.19%。 近十年來日定投收益率為10.07%,周定投收益率為10.06%,雙周定投收益率為10.03%, 月定投收益率為10.04%。 自2004 年1月以來日定投收益率為8.78%, 周定投收益率為8.76%,雙周定投收益率為8.76%,月定投收益率為8.81%。 所以投資者不必過分在意定投頻率,拉長時間線來看,收益率差別不大,投資者可以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定投頻率來進行投資。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投資者風險測評人群呈現“金字塔”分布,大部分投資者風險測評是屬于C3 級別以下的投資者, 通常購買的都是風險等級R3 以下的基金產品。 R3 以下的基金產品以貨幣型基金、純債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主,其實債券類基金定投意義在統計學上不顯著。 在波動較小的產品上,定投發揮作用的空間相對有限。 根據Wind 數據推算以中證全債指數為例, 截至2020 年12 月底,中證全債指數近五年月初定投收益率為4.11%,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3.66%。近10 年月初定投收益率為4.49%,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4.55%。2003 年1 月以來月初定投收益率為4.38%,期初一次性投入收益率為4.10%。 所以固收+、債券類基金定投優勢并不明顯,適合單筆投入,長期持有。 相對而言,標準差較小,夏普比率1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稱為夏普指數即基金績效評價標準化指標。高的股票型基金更容易積累收益,適合中長期定投,從而提高盈利概率。標準差較大且夏普比率高的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更容易損失浮盈,也更容易積累收益,適合投資者中短期定投。
理論上定投計劃開始的越早,復利效果就越明顯。復利投資的特點決定了最害怕大幅回撤,A 股的波動特點是暴漲暴跌。 根據Wind 推算數據可以看出,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885000.WI)為例,截至2020 年12 月底,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月初定投近五年收益率為24.4%,近十年為17.7%,2004 年1 月以來收益率為16.2%。 份額持有時間越久反而年化收益率越低, 所以基金定投不能一直超長期持有,也不能持有太短時間。 基金定投的目的是財富的保值增值,最終還是要落袋為安。 為了接近理論復利收益率,可以再開啟新的定投計劃。
在資本市場投資中,基金定投最怕市場大跌時終止定投計劃,市場大漲時翻倍投資。 基金定投要從理性和成本的角度考慮倉位問題,不能有幸存者偏差2幸存者偏差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于幸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根據《中國基金報》定投虧損的歸因分析,市場形成“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主要原因是終止定投、追漲殺跌、持有期短,頻繁交易。 而賺錢基金投資者的主要特征是長線投資、不隨意買賣且大比例定投。 當基金投資者選定一支適合定投的基金時, 應該在市場大跌時根據實際情況加倍加倉,以便獲取更多的基金份額。 在市場大漲時按照基金定投計劃扣款,避免溢價得到基金份額。
基金定投必須遵守 “傻傻的買, 聰明的賣”原則,投資者無法準確地擇時入場,但是可以在相對較高的位置時擁有主動權,可以止盈離場。 普通投資者可以使用最大回撤法來進行止盈離場,若投資者投資的基金已創歷史新高,以新高點位的百分之九十設為移動止盈點。 并且定投的基金此時處于浮盈狀態,逢高減倉,那么此時就建議投資者應該贖回本金和收益。 原先的定投計劃不要終止,繼續扣款定投。 這類止盈方法學習成本適中,準確率較高。
投資者在投資開始之前可以設立心理賬戶或止盈機制,當單只基金收益率達到心理預期時就主動提示投資者贖回基金份額。 這種方法簡便易操作,學習成本低,可以很好地控制收益率與回撤。 但是這類止盈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贖回后資本市場依舊上行,將會錯過部分收益。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 投資者持有基金收益率達到心理預期時,在不終止定投計劃的前提下,可以選擇“倒金字塔”式分批次贖回落袋為安。
相對估值法相對普通投資者更適合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的投資者使用。 當Wind 全A 指數(PETTM) 的估值超過其2002 年以來的PE 中位數時,若賬戶存在浮盈, 建議將投資本金和收益全部贖回,原定投計劃繼續扣款。 從歷史數據來看,通常當Wind 全A 指數(PE-TTM)的估值超過其2002 年以來的PE 中位數時,近期市場就會下跌。 這種方法可以相對控制風險,盡可能地避免大幅回撤使收益大幅縮水。 當然如果將最大回撤法、心理賬戶法、相對估值法三種方法綜合使用會更好地控制風險,做到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之間的平衡。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人們對投資行為的深入了解,基金市場的投資者人數也會源源不斷地增長。 在現階段資本市場的環境下,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基金定投是投資良藥,但也“苦口”。 基金定投可以對抗人性的弱點、 縮短解套時間、平滑建倉成本、養成儲蓄習慣、突破申購限額、抵御通貨膨脹。 基金定投雖然操作簡單,但是無論投資頻率的選擇還是投資基金的選擇甚至投資時限的選擇都存在種種誤區。 可以肯定的是,基金定投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參與權益市場的優秀投資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