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水清林幽,天朗氣清,舉目望去,生態是劍閣渾然天成的畫布;蒼山吐翠,碧水迢迢,縱目四顧,綠色是劍閣發展的最美底色。
劍閣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居嘉陵江上游,因諸葛亮在劍門關凌空鑿石修建飛梁閣道而得名。自東漢以來,歷為縣、郡、州治所在地,素有“蜀北屏障、兩川咽喉”之稱。全縣林地17.3 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293.52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2.75%。
近年來,劍閣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推進“森林四庫”建設。從生態修復到提高森林質量,從脫貧攻堅到發展特色產業,從保護蜀道古柏到全面森林資源保護,劍閣縣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堅持林地統籌、系統治理、匠心打造,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引領的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劍閣縣以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為抓手,不斷厚植生態優勢,夯實綠色本底。

油橄欖產業園
劍閣縣立足宜林荒山、四旁四邊、交通干線、濕地水域及城(鎮)周邊布局生態屏障建設,適地適樹,發力山川綠化,補齊生態短板。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發動全民義務植樹,高質量推進城鄉綠化美化。
城鄉綠化,工程造林。完成封山育林8.4 萬畝、低效林改造3 萬畝,實施中央財政造林補貼項目1 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 萬畝、長江中上游生態系統恢復項目11 萬畝,綠化居民安置點76 個、集鎮25個、通道820 公里,打造生態廊道30 公里,提升縣城綠化節點32 個,累計營造林24.5 萬畝。實施天保工程80.31萬畝,鞏固退耕還林8.78萬畝。目前,劍閣縣林地面積17.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2.75%,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
保護資源,加強管護。劍閣縣深入推進林長制,構建縣、鄉鎮、村三級林長+網格員的責任體系,全面壓實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嚴格執行林木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強化林地用途管制,依法依規進行行政審批,嚴管天然林、國有林和自然保護地。按照《劍閣縣森林防火中長期規劃(2019—2030 年)》,建立了嚴格的“1238”森林防滅火工作體系,森林火災損失率控制在0.1‰以內。深入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控,累計飛防22 萬畝、人工地面防治30 萬畝,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落實“一法、一決定”,完成陸生野生動物人工馴養繁育主體退出和移交35家。啟動并推進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293.52 萬立方米。
種下一片綠,造“富 ”一方人。劍閣縣主動融入“天府森林糧庫”總體規劃,堅持“抓園區、提質量,延鏈條、增效益”的思路,林業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累計發展核桃20.17 萬畝、中藥材3.5 萬畝、筍用竹1.3 萬畝,建設油橄欖、油茶、元寶楓等特色產業基地1.65 萬畝,培植木質食用菌500 萬棒(袋)。
劍閣縣以現代林業園區建設為引領,梯次推進省市縣三級現代園區創建,加強老舊園區鞏固提質、新建園區擴面增效,成功創建省級現代林業園區1 個、市級現代林業園區3 個、縣級現代林業園區7 個。引進龍頭企業4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44個,其中省級林草龍頭企業1 家、省級扶貧龍頭企業2 家、省級示范專合社4家。認證有機產品6個,注冊商標12個。
劍閣縣統籌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找準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做好業態培育結合文章。整合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資金7500 萬元,建設項目392 個。完成森林保險面積246.63 萬畝,其中商品林投保率超過90%,公益林投保率100%。圍繞“國儲林+”,啟動30 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一期),培育大徑級木材、發展林下經濟和森林旅游產業等,推進生態與產業效益同步提升。
劍閣縣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柏木資源豐富,2012 年12 月,四川省經濟林協會授予劍閣縣“四川柏木之鄉”稱號。根據2020 年劍閣縣古樹名木普查,縣域內已認定古樹名木8414 株,居全省第二名,其中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7626株,居全省第一。
在8414 株古樹名木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樹齡最長、分布最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是翠云廊蜀道古樹,現存7803 株,其中古柏7778 株。
青石板鋪就的古道兩旁,遺存自秦代以來人工栽植的近萬株行道古柏,如今形成了“三百里程十萬樹”的壯麗景觀。劍閣縣傳承“植柏護柏”生態理念,出臺了《劍閣縣蜀道古柏離任交接制度》,為的是讓古柏保護不斷線。

劍門關
針對蜀道古柏的保護管理,在《廣元市劍門蜀道保護條例》和《劍閣縣翠云廊古柏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制度下,明確保護管理責任措施、開發利用原則,植柏護柏、培育發展二代古柏,納入相關鄉鎮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同時,堅持“一樹一檔”掛牌保護、“一樹一人”日常巡護、“一樹一策”科學救護,為劍閣境內蜀道沿線古柏建立電子信息檔案,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網格化保護體系,科學制定復壯救護等措施。
2023 年,劍閣縣組織開展了古柏認養活動,目前已有60 株古柏被認養,籌集社會資金50 余萬將用于古柏的救治與養護。
青山綠水間,一幅幅美麗畫卷正在劍閣大地徐徐展開。在生態文明建設這場持久攻堅戰中,劍閣的思路愈加清晰、步履愈加堅定,定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把翠云廊古柏資源保護好、發展好、合理利用好,呵護生態“顏值”,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