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堅實的制造業基礎,須更加突出自主創新、數實融合、低碳發展、產業生態、內外聯動
“八八戰略”實施20年來,浙江堅定不移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實現了從塊狀經濟到產業集群、制造小省到制造大省的精彩蝶變。工業增加值以年均9.3%的速度快速增長,2021年躍居全國第三,2022年超過全球第12位的澳大利亞,從不到韓國的1/4提升到近3/4;制造能力實現大跨越,4個世界級先進產業群加快培育,數字安防、智能計算領先全球,50%以上的單項冠軍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制造實力實現大跨越,產業大腦對標工業4.0,未來工廠對標燈塔工廠,產業數字化水平全國第一。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為當下、更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制造業基礎,要在五個方面更加“突出”。
突出自主創新,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邁進。制造業發展的根本在于創新,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以科技創新“先手棋”走活高質量發展“滿盤棋”。按照科技創新“315”體系,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下更大功夫打造“國之重器”,加快攻克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要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加快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基礎軟件等方面的攻關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
突出數實融合,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升級。制造業唯有融入數字化才有未來。要在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協同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搶占數字產業“新賽道”,抓好成果轉化,加速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產業發展各領域的融入,深化“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推動數字產業為制造業賦能、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切實把數字技術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制造業升級的最大增量。
突出低碳發展,推動制造業向綠色化轉型。推動制造業持續發展必須走集約型、綠色型、清潔型發展道路。通過制定綠色技術需求目錄,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對先進綠色技術的研發投入,創新制造業綠色金融服務機制,健全綠色認證管理和監督機制,有序推進工業節能減碳轉型,構建由綠色產品、綠色車間、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要素組成的綠色制造體系,推動制造業從傳統結構向現代結構轉型跨越,讓綠色發展成為先進制造業最鮮明的底色。
突出產業生態,推動制造業向集群化躍遷。要把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集群化上下功夫,推動傳統制造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同時,要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在技術開發、市場推廣、經營管理等領域的對接銜接,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形成產業生態。通過技術滲透、產業聯動、鏈條延伸、內部重組等途徑,推進培育“兩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
突出內外聯動,推動制造業向全球化提升。高水平開放發展、合作共贏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路。要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水平對外開放、高水平合作共贏,優化國內外產業協作關系、生產力全球布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構建多層次、寬領域、高質量的全球合作新生態,提高全球范圍內產業鏈資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制造業龍頭企業,瞄準“世界一流”打造跨國領軍企業、科技巨頭公司和鏈主型企業,瞄準“國際先進”培育單項冠軍。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嵌入全球價值鏈,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標準制定,實現與國際市場的規則對接、機制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