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16期
吐哈油田 羅建東
貴刊2023 年第16 期封面故事《“搖籃”中探尋不老基因——玉門油田蹚出老油田轉型發展新路徑》,從歷史的縱深感、時代的橫向面兩個不同維度,向讀者立體展示了一個老油田的恢弘創業史:從抗戰的崢嶸烽火中誕生,在新中國初期的艱難中崛起,在改革的浪潮中經受考驗,在轉型突圍的揚棄中重生……玉門油田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命運融入國家的命運,在祖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中,呼應時代脈搏,傳承紅色基因,樹立行業標桿,緊跟創新主流,勇挑歷史重任。回顧80 多年的發展歷史,玉門油田的家國情懷、赤子丹心,令人感懷。
玉門油田素有“中國石油工業搖籃”的美譽,其80 多年勘探開發史,濃縮了中國石油在艱難中崛起,在困境中突圍,在創新中重生,始終自強自立、薪火傳承的史詩征程,也孕育了光耀共和國史冊的石油精神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玉門油田不僅涵養和延續了中國石油工業能源報國的紅色基因,更彰顯了一種于歲月洗禮和艱難考驗中愈加忠誠擔當,于發展困境和危機劣勢中不屈不撓、創新突圍、涅槃重生的優良品質和精神意志。從某種意義上講,玉門油田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石油工業的“西圣地”。
玉門油田的發展實踐也證明,一切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一切以自立自強精神為要,一切以創新發展為旨,一切以自我革命為先的企業和團體,無論面對多大疾風驟雨,無論遭遇多少艱難險阻,無論處于什么困境和低谷,總能以信念為航、以精神為槳,一路乘風破浪,勇立時代潮頭,續寫新的華章。

2023年第15期
齊魯石化 劉新圣
讀了貴刊2023 年第15 期特別報道《此輪行業改革重點是什么?》深受啟發。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關于進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圍繞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標,針對油氣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油氣行業上、中、下游體制機制改革,確保穩定可靠供應。
從短期來看,我國“煤多、油少、缺氣”的能源現狀仍將維持。目前,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0%和40%以上。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未來較長時期內能源需求還將保持較快增長,更要注重石油和天然氣利用。
在確保能源安全同時,大力推動能源消費改革、能源供給改革、能源技術改革、能源體制改革,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不斷完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源發展戰略從“能源約束”轉向“碳排放約束”,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
要真正做到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首先,要堅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優化完善調控方式,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雙控各項配套制度,為建立和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積極創造條件。其次,要一以貫之堅持節約優先方針,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做好節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實現最大收益。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
《哈特能源》
挪威啟用世界最大的浮式風電場
2023年8月28日刊

近日,挪威在北海啟用了世界上最大的浮式風電場,該項新興技術有望實現從化石燃料向綠色能源過渡。挪威Hywind Tampen 油氣平臺設有11 臺渦輪機,每臺渦輪機的發電量高達8.6 兆瓦,為鄰近的5 個石油和天然氣平臺提供了約35%的能源需求。與直接固定在海底的海上風力渦輪機不同,浮式渦輪機經其浮動結構錨定在海底,因此可被安裝在更深的水域,離海岸更遠、風速更穩定、風力更強,但其建造成本也更高。
(于 洋)
油氣投資
對全球石油市場而言,美伊核協議事實上已達成
2023年8月29日刊

盡管伊朗和美國外交謹慎,恢復已失效的核協議表面看來仍然遙遙無期,但對世界石油市場來說,協議已經開始生效。兩國間數月來在交換囚犯、解凍凍結資產方面進行了秘密外交,甚至還可能在伊朗鈾濃縮方面取得了進展。兩國似乎還就石油流通問題達成了非正式安排。美國官員私下承認,他們已經逐步放松了對伊朗石油銷售的部分制裁。德黑蘭已將產量恢復到五年前禁令生效以來的最高水平,并向中國運送了十年來最多的原油。伊朗官員認為,他們很快就會開采更多原油。
(于 洋)
油價網
油價達到2023年新高
2023年9月1日刊

WTI 原油的每桶價格在9 月1 日達到85 美元,這是今年迄今為止的最高價格點。因為庫存水平下降使市場受驚,布倫特原油當天也上漲至87.88 美元/桶,是2023 年的新紀錄。原油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庫存下降。截至8 月25 日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又下降了1060 萬桶。油價堅挺的另一個因素是歐佩克+聯盟中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已經達成了一項關于減產的協議。支撐油價的第三個因素是美元疲軟,這使得非美元持有者更能負擔得起原油,從而刺激了需求。
(于 洋)
《亞洲油氣》
2023年上半年歐盟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激增40%
2023年8月30日刊
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于8 月30 日表示,與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的2021 年同期相比,在2023 年1 月至7 月,歐盟從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增長了40%。與俄羅斯石油不同,俄羅斯天然氣并未被歐盟禁止或受其制裁。盡管通過管道運輸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被減緩成為涓涓細流,但歐洲已經增加了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包括來自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
(于 洋)
《E+P》
石油巨頭的綠色空頭承諾
2023年9月1日刊
盡管國際石油巨頭做出了巨大的承諾,但最近的報告顯示,與在油氣業務上的持續投資相比,他們在綠色轉型方面貢獻甚少。
研究表明,大型石油公司在可再生能源中投入的大部分資金并不是用來大幅擴大其清潔能源組合,而是對正在做的綠色轉型工作宣傳公關。此外,石油和天然氣補貼去年達歷史新高,表明與可再生替代能源相比,化石燃料更受青睞。
(于 洋)



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
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萬億元,同比增長5.8%。5年來東北全面振興取得了巨大成效。
供圖/視覺中國

中國海油與巴西國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近日,中國海油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工程建設和油田服務、綠色低碳、原油貿易等領域加強深化合作。本次簽署,是中國海油與巴國油油氣合作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巴兩國深化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目前,中國海油在巴西擁有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布茲奧斯油田一體化開發項目7.34%權益,以及其他多個深水油氣區塊資產。
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印發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將布局一批技術水平領先、減排效果突出、減污降碳協同、示范效應明顯的項目,并明確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重點方向、保障措施、組織實施方式等。同時,2023 年首批示范項目申報工作同步啟動。
中沙(天津)石化聚碳酸酯項目投入商業運營 運營
日前,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26 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在天津南港工業區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于2018 年開工建設,是繼百萬噸乙烯項目后,中國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合資合作的又一碩果。該項目投入運營標志著中國石化向高端化工材料邁出堅實一步,將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聚碳酸酯市場需求,促進高端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
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項目全面投產 投產

8 月30 日,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隨著配套光伏電站實現全容量并網,該項目可以滿負荷生產綠氫,每年生產的2 萬噸綠氫全部就近供應中國石化塔河煉化公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8.5 萬噸。據悉,項目所用的重大設備及關鍵材料全部實現國產化。
我國最深地熱科學探井開鉆 開鉆

9 月6 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近日,中國石化首口地熱科學探井福深熱1 井在海口開鉆。該科探井是我國第一口5000 米深度的深層高溫地熱探井,有助于探明海口及周邊地區地熱資源形成機理和資源潛力,引領我國中深層地熱資源勘探開發技術走向世界前列。
我國頁巖氣領域首項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發布

8 月下旬,由西南油氣田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7055:2023《天然氣上游領域滑溜水降阻性能測試方法》,正式獲得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發布。這是我國在頁巖氣領域的首項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頁巖氣技術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邁出關鍵一步。滑溜水是頁巖油氣儲層水力壓裂的一種壓裂液體系,是頁巖氣開發的關鍵液體之一。
9 月6 日,為期3 天的第24 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作為32 年深耕熱成像行業的中國首家民營紅外熱像儀研制生產企業,颯特紅外不僅是中國第一套紅外熱像儀誕生地,而且是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本次攜二類超晶格機芯、V88T 紅外氣體探測儀、防爆型在線氣體檢測熱像儀、工業型測溫監控熱像儀、熱成像AR 眼鏡等多款針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檢測的紅外新品亮相博覽會。
VOCs 是形成PM2.5 和生成臭氧的重要前驅物。而煉化企業裝置生產運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組織或無組織VOCs 排放,不僅污染大氣環境,導致企業加工損失,影響經濟效益,而且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如何讓看不見的VOCs 氣體可視化?颯特紅外總經理陳振鵬介紹說,颯特紅外帶來的紅外氣體檢測方案解決了能源企業成本與效果/效率無法兼顧的難題。其中,V88T 紅外氣體探測儀可幫助巡檢工程師清晰觀察到VOCs 氣體泄漏及擴散趨勢,同時快速排查出生產設備的熱故障點,從而第一時間發現及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和安全性。颯特EX350防爆型VOCs 紅外監控系統,則時刻扮演著 “24h 全天候智能監測安全衛士”的角色,可以替代人工在爆炸性氣體危險場所中進行VOCs 探測和測溫巡檢工作。
如今,颯特紅外已經自主掌握全鏈路核心技術;并申請知識產權200 余項,其中中國專利92 項,國際專利56 項,涵蓋紅外圖像處 理、行人識別、紅外光學調焦、數據傳輸等多項技術。因此在B 端市場,颯特紅外產品有出色的市場表現,已經銷往全球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合作超過1000 家行業客戶。
(本刊記者/石杏茹)
2023 年9 月7 日,在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ECIA2023)期間,安捷倫科技公司集中展示了面向未來實驗室的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與自動化分析創新技術與產品。會展期間,安捷倫與合作伙伴就新動能和新能源的相關話題進行了座談。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徐廣通在座談中談到,氫能是中國石化未來新能源體系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依托中國石化自身優勢和實現雙碳目標的技術途徑將在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重點方向上發力。氫氣質量和相關檢測標準是氫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基于此,圍繞氫能檢測,石科院已經完成和正在制定氫能檢測相關團體標準和國家標準,安捷倫科技也積極參與其中,并支持石科院建立多個氫氣檢測實驗室,其中石科院氫氣檢測實驗室在2020 年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車用氫氣質量CMA 和CNAS 認證、認可的實驗室。
隨著中國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安捷倫也將繼續提供先進的檢測儀器支持國內企業、檢測及研究機構開展氫氣質量的檢測及檢測技術研究,助力中國氫能技術的發展和質量的保障。
安捷倫副總裁兼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楊挺表示:“安捷倫將持續推進本地化戰略,助力激發我們國家新動能的活力,這也是我們‘在中國,為中國’順應新時期的闡述和愿景。”
(本刊記者/王海坤)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8億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6月收窄1.3個百分點。
近日,中國石油發布消息,我國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6000億立方米,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累產超6000億立方米的大氣田。相當于我國2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可替代標煤7.2億噸,減少碳排放16.57億噸。
石油監管機構ANP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巴西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創下有史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石油和天然氣日產量達到448萬桶石油當量,打破了6月份創下的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