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周志霞
“三桶油”上半年整體業績好于預期,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雖然油價震蕩,但“三桶油”上半年依舊實現凈利潤1841 億元,平均日賺超10 億元。8 月30 日,中國石油披露了2023 年年中財報。至此,“三桶油”半年報全部發布。
上半年,國際油價震蕩下行,布倫特均價同比降幅26%。在如此背景下,“三桶油”業績呈現分化,但整體好于預期:油氣產品銷售價格下降、煉油化工領域虧損拉低了營收業績;持續增儲上產,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中國石油成為凈利潤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企業。
具體來看,中國石油上半年實現營收1.48 萬億元,同比下降8.3%;實現歸母凈利潤852.72 億元,同比增長4.5%。中國石化上半年實現營收1.59萬億元,同比下降1.14%;實現歸母凈利潤351.1 億元,同比下降20.1%。中國海油上半年實現營收1921 億元,同比下降5.09%;實現歸母凈利潤637.6 億元,同比下降11.30%。
對比來看,“三桶油”中,中國石油營業收入同比降幅最高。對此,中國石油表示,主要由于集團大部分油氣產品銷售價格下降以及銷量增加綜合影響。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石油原油、天然氣產品平均實現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9%、16.5%。與此同時,中國石油的國內成品油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9%、超過2019年水平,市場占有率有效提升。國內銷售天然氣1086.5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8%,市場份額保持60%以上,終端銷量同比提升6.2%。
拖后腿是煉油化工業務。上半年,中國石油煉油業務實現經營業績185.11億元,同比下降22.8%,主要由于煉油業務毛利空間收窄;化工業務經營虧損1.6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利2.49 億元。
中國石化上半年營收同樣下滑。中國石化內部人士表示,主要歸因于原油、成品油、化工產品等主要石油石化產品價格下降以及化工產品銷量減少。據了解,受化工產品市場需求疲軟、產能集中釋放影響,中國石化產品毛利同比下降57%,經營虧損達到34 億元,同比減利42 億元。
好在,中國石化成品油、天然氣經營量大幅增加,部分抵消了上述影響。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石化成品油總經銷量11660 萬噸,同比增長18.5%,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9247 萬噸,同比增長17.9%。而天然氣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銷售量同比上漲7.2%,實現量價齊升。
“上半年化工產品市場需求低迷,化工業務毛利大幅下降,同時油價下行又導致原油、成品油庫存損失,這是石油公司營收受到影響的主要原因。”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相關人員表示。
半年報中可以看出,中國石化實現歸母凈利潤351.1 億元,同比下降20.1%;中國海油實現歸母凈利潤637.6億元,同比下降11.30%。中國石油不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5%,是“三桶油”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企業。不僅如此,對比往年凈利潤,中國石油還刷新了歷史同期最好業績。
上半年,國際油價震蕩下行,中國石油為何能保證凈利潤增長?對此,中國石油公開表示,主要產銷量指標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成本指標平穩受控,單位油氣操作成本10.82 美元/桶,同比下降6.8%;噸油營銷成本336.51 元/噸,同比下降11.7%,實現提質增效72 億元。
生產成本下降的還有中國海油。上半年,中國海油著力提質增效,桶油主要成本28.17 美元,同比下降7.1%,桶油作業費7.16 美元,成本競爭優勢持續鞏固。
雖然只有中國石油凈利潤正增長,但“三桶油”凈利潤還是累計超過了1800 億元。“油價波動對上游的業績影響最為直接,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成本能夠大幅下降,這非常不易。也說明,近幾年石油公司持續提質增效,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專家表示。
事實上,能取得如此業績,也是“三桶油”產量持續增長和成本下降部分抵消了油價的下挫所帶來的影響。
剛剛過去的7 月1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圍繞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標,針對油氣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油氣行業上、中、下游體制機制改革,確保穩定可靠供應。
為此,加大勘探開發力度仍然是“三桶油”上半年重點工作,且收獲頗豐。
上半年,中國石油油氣勘探共取得16 項重要發現、25 項重要進展,油氣當量產量8.94 億桶,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5.8%。國內生產天然氣同比增長7.3%,占公司國內油氣當量產量比例達到50.7%。
中國石化方面,上半年油氣當量產量2.50 億桶油當量,同比增長3.3%。其中,天然氣產量6609 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7.6%。具體來看,中國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漢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取得了一批油氣新發現和重大突破,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高效推進,加快順北二區、川西海相等產能建設,強化天然氣產供儲銷一體化運行組織,全產業鏈創效同比大幅增長。
中國海油同樣積極推動油氣上產。上半年,公司國內外油氣產量大幅增長8.9%,日凈產量創歷史新高。中國海油在中國海域獲得番禺10-6 和開平18-1等多個油氣新發現,成功評價秦皇島27-3 等大中型含油氣構造。高效推進中國陸上神府深層煤層氣勘探評價,進一步提升資源動用潛力。
“上半年,‘三桶油’油氣儲量產量再攀高峰,經營業績好于預期。下半年,各公司將全力以赴抓好增儲上產、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等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生產經營目標順利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業內專家表示,“得益于多年來‘增儲上產’‘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未來‘三桶油’在上游業績穩定性及增長空間在業內還是比較看好的。”
化工版塊能否繼續拖后腿,也是業內關注的問題。“下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預計境內成品油、天然氣需求保持增長,化工產品需求逐步復蘇,這對于特別是中國石化力爭完成全年良好業績是一個利好。” 專家表示。

●供圖/視覺中國
當然,油價依然存在巨大不確定性。諸多機構認為,鑒于當前油價雖然回調但仍處于年內區間較高位置,且各方對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預期強烈,如若供給層面無明確支撐利好因素,國際油價未來上行空間相對有限,下行壓力將保持高位。
與此同時,下半年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持續保持新的業績增長點也是重點。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有提到,中國石油推動千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落地,新獲清潔電力并網指標1258萬千瓦,新簽地熱供暖面積2633 萬平方米,風光發電量8.5 億千瓦時。油氣新能源業務實現經營利潤855.2 億元。
中國石化則發展充換電業務,開拓氫能應用場景,積極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同時,中國石化百萬噸級CCUS 示范項目的二氧化碳輸送管道正式投運;減少排放2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中國石油積極推進新材料業務發展,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流動聚乙烯等一批新產品成功投產,新材料產量同比增長56%。煉化新材料業務實現經營利潤183.5 億元。
面對新能源業務、傳統油氣業務,“三桶油”還是要做好戰略規劃,注重技術突破。與此同時,還要平衡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利用上游拉動下游,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做好煉油板塊、化工板塊優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