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李琛,宮經新,劉朝陽,朱翠敏,劉娜娜,劉秀芬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是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引發血小板過度破壞所致,目前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確[1]。ITP好發于兒童時期,患者主要出現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等病癥[2-3]。尋找準確、靈敏診斷和預測ITP患者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對提高ITP診斷效率和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能夠與多種可溶性受體配體相結合,參與血管重塑、炎性反應、免疫防御等多種生物學過程[4-5]。研究發現,其在免疫相關疾病如過敏性紫癜、心血管疾病、膿毒血癥等疾病中表達均升高[6-8]。多配體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是內皮細胞上表達的一種主要核心蛋白,在病理刺激下,內皮細胞出現損傷,血清SDC-1水平升高,且與內皮功能障礙、心血管疾病、血管損傷等疾病密切相關[9-10]。然而,目前PTX3、SDC-1在ITP中的報道較為少見,現檢測ITP患者血清PTX3、SDC-1的表達,分析其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滄州市中心醫院兒內科收治的ITP患兒95例為研究組,男55例,女40例,年齡1~14(6.20±1.43)歲。同期醫院體檢的健康兒童100例為健康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年齡1~12(6.30±1.28)歲。2組男女比例、年齡、BMI、WBC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TP患者的PLT水平顯著下降(P<0.01),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0528),全部受試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健康對照組與研究組臨床資料比較
1.2 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患兒符合《兒童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診療規范(2019年版)》中ITP的診斷標準[11];②首次發病;③入組前未進行任何方式的治療;④具有完整臨床病理資料。(2)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血栓病史或凝血功能障礙;②合并嚴重感染;③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疾病;④先天發育不全或畸形;⑤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性疾病或其他血液系統疾病史;⑥合并惡性腫瘤者;⑦精神性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⑧存在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礙者。
1.3 觀測指標與方法
1.3.1 血清PTX3、SDC-1檢測:患兒確診后/健康對照組兒童于體檢當日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離心留取上層血清,用EP管分裝,保存在-80℃下,待檢。采用Elx800型酶標儀(購自美國BIO-TEK公司),以ELISA法檢測PTX3(試劑盒購自武漢優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DC-1(試劑盒購自美國R&D Systems公司)水平。
1.3.2 隨訪:ITP患兒治療后均通過電話或門診接受2個月的規律隨訪,依據《血液病診斷及治療標準》進行療效評估[12]。顯效:患兒PLT恢復到正常值,未出現出血現象,2個月內未復發。有效:患兒PLT恢復至50×109/L以上或升幅大于30×109/L,出血現象消失,2個月內未復發。緩解:患兒PLT升幅不足30×109/L,出血現象減輕;無效:未達到顯效、有效和緩解標準者。將治療顯效與有效的患兒定義為預后良好亞組60例,將治療緩解或無效的患兒定義為預后不良亞組35例。

2.1 2組血清PTX3、SDC-1水平比較 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TP患者血清PTX3、SDC-1水平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健康對照組與研究組血清PTX3、SDC-1水平的比較
2.2 2亞組血清PTX3、SDC-1水平的比較 與預后良好亞組比較,預后不良亞組ITP患者血清PTX3、SDC-1水平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預后良好亞組與預后不良亞組ITP患兒血清PTX3、SDC-1水平比較
2.3 ITP患兒血清PTX3、SDC-1水平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ITP患兒血清PTX3、SDC-1水平呈正相關(r=0.700,P<0.001)。
2.4 血清PTX3、SDC-1水平診斷ITP價值分析 繪制PTX3、SDC-1水平診斷ITP價值的ROC曲線,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結果顯示:血清PTX3、SDC-1水平與二者聯合診斷ITP的AUC分別為0.801、0.849、0.861,二者聯合優于PTX3單獨診斷(Z=2.708,P=0.007),與SDC-1單獨診斷的AU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922,P=0.356),見表4、圖1。

圖1 血清PTX3、SDC-1水平對ITP診斷價值的ROC曲線

表4 血清PTX3、SDC-1水平對ITP診斷價值的分析
2.5 血清PTX3、SDC-1水平預測ITP預后的價值分析 繪制PTX3、SDC-1水平預測ITP預后的ROC曲線,并計算AUC,結果顯示:血清PTX3、SDC-1水平與二者聯合預測ITP患兒預后的AUC分別為0.790、0.907、0.918,二者聯合優于PTX3單獨預測(Z=2.245,P=0.025),與SDC-1單獨預測預后的AU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579,P=0.563),見表5、圖2。

圖2 血清PTX3、SDC-1水平預測ITP患兒預后價值的ROC曲線

表5 血清PTX3、SDC-1水平預測ITP患兒預后價值分析
2.6 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對ITP患兒預后的影響 以ITP患者是否發生不良預后為因變量,以血清PTX3、SDC-1水平(實測值)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PTX3、SDC-1高水平是ITP患兒發生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P<0.01),見表6。

表6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對ITP患兒預后的影響
ITP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出血性疾病,該疾病發病率高、治愈后復發率高,患兒臨床主要出現皮膚紫癜、血小板減少、自發性出血的癥狀,部分患兒還可能合并腹痛、關節痛、腎臟損傷等并發癥,嚴重威脅著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13-14]。ITP的發病機制與原因較為復雜,目前尚未明確,較多研究者認為ITP是抗血小板抗體異常導致單核巨噬系統對血小板造成破壞和損傷,使血小板數量驟減,機體凝血功能障礙,出現自發性出血所致[15]。臨床針對ITP主要采用注射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進行對癥治療,提升患兒的血小板數量,這些治療手段可以緩解臨床癥狀,但長期用藥或突然停藥可能會導致許多嚴重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預后不佳[16]。因此,尋找能夠準確、靈敏診斷和預測ITP患者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對提高ITP診斷效率,降低患兒病死率、改善患兒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TP患兒血清中PLT水平顯著下降,說明ITP患兒的PLT數量降低,機體的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可能會導致自發性出血。
PTX3屬于進化中高度保守的正五聚蛋白家族,其由8個亞基、381個氨基酸組成,有1個N端結構域和1個C端結構域[17]。研究顯示,PTX3在免疫性、炎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調節炎性反應、參與免疫過程、清除凋亡細胞等[18]。周彬等[7]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紫癜性腎炎患兒血清PTX3水平顯著升高,且與腎功能損傷呈正相關,經嗎替麥考酚酯和潑尼松聯合治療后,PTX3水平得到一定改善。許漢斌等[19]研究發現PTX3水平在小兒過敏性紫癜中異常升高,且與過敏性紫癜患兒發生紫癜性腎炎關系密切,對病情監測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TP患兒血清PTX3水平顯著升高,這與相關文獻的發現一致;而與預后良好亞組比較,預后不良亞組ITP患兒血清PTX3水平顯著升高。這說明PTX3可能參與ITP病情的發生發展,對ITP進展和不良預后具有促進作用,其水平升高能反映患ITP和預后不佳的可能性增加。
SDC-1是在內皮細胞表達的一種主要核心蛋白,分子量為85 kD,可以通過細胞外段硫酸乙酰肝素鏈與其他因子結合,參與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在心血管疾病、血管損傷、腫瘤等疾病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20]。劉文濤等[21]研究發現川崎病合并冠狀動脈病變患兒血清SDC-1水平升高,高水平的SDC-1可能加重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進程。賈鑫燚[22]研究發現過敏性紫癜患者血清SDC-1水平顯著升高,且SDC-1是過敏性紫癜的獨立危險因素,其可能是早期診斷過敏性紫癜的生物標志物。在本研究中,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研究組ITP患兒血清SDC-1水平升高;與預后良好亞組比較,預后不良亞組ITP患兒血清SDC-1水平顯著升高。這說明SDC-1與ITP的發展和預后密切相關,其水平升高可能促進病情發展和不良預后的發生。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ITP患兒血清PTX3與SDC-1水平呈正相關,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PTX3、SDC-1高水平是ITP患兒發生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這些結果提示PTX3、SDC-1可能通過正反饋調節共同影響ITP的發生發展。本研究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PTX3、SDC-1及二者聯合診斷ITP的AUC分別為0.801、0.849、0.861,二者聯合優于血清PTX3單獨診斷,表明二者聯合檢測對ITP具有一定診斷價值;同樣,二者聯合優于血清PTX3單獨預測ITP患兒不良預后,表明二者聯合檢測對預測ITP患兒預后具有一定價值。臨床醫生應密切關注患兒血清PTX3、SDC-1水平,及時進行治療,改善患兒預后。
綜上所述,ITP患兒血清PTX3、SDC-1水平升高,可能是ITP診斷和預后評估的生物標志物,對于ITP的診斷和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然而,本研究還存在不足之處,PTX3、SDC-1在ITP其他方面的應用價值還尚未明確,還需進一步設計實驗進行研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王文娟、李琛、宮經新:科研設計,文章撰寫、修改;劉朝陽、朱翠敏:數據整理及統計學分析;劉娜娜,劉秀芬:文章審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