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江濤
(西安市紅會醫院,陜西 西安 710054)
醫學影像器材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與醫療質量有直接的聯系。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而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其維護與管理工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故障,將會影響設備的診斷精度,因此,有關部門必須認識到當前的設備維護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
隨著現代各產業的飛速發展,信號整合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醫學影像學的發展,電腦X 線、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技術的發展,對各種疾病的診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醫療成像設備的引入,投入巨大,所需的系統較為復雜,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更高,操作技術也更高,因此,在安裝、維護、操作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因為醫療成像設備的技術和使用價值都很高,而且都是大型的設備,因此,為了保證成像設備的長期工作,提高設備的效率,對于保證醫療服務的質量以及預期的利潤,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在醫院的固定資產中,影像器材占有很大的比例,正確的維護、管理是保證影像器材正常使用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儀器的研制與應用日趨成熟,醫學影像器材也逐漸走向一體化、專業化。所以,許多醫學影像設備一旦發生故障,都要找廠家提供相應的服務,而有些影像設備,因為成本太高,所以,要有專門的儀器來維護。所以,很多廠家都采取了售后服務的方式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因為有些廠家更注重的是銷售,而忽視了技術的支持,從而導致了維護人員的短缺,如果不能及時地維護,很可能會影響醫院的正常工作。
不同醫院在醫療成像設備上的投入不同。一般情況下,三級醫院都會購買醫療器械,由自己來維修。二級醫院的經費并不多,買了也不一定要買保險,而且他們的實力也不強,所以,在需要修理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提供服務。造成醫學影像器材維護質量差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單位與供應部之間的直接信息不一致,而造成資料不一致的原因是維護費用與費用的不透明。多數醫院更看重醫護人員,忽視工程技術人員,這就造成了許多技術人才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不能被重視,不能升遷,轉而從事別的工作。國外公司為了招攬優秀的人才,給他們提供了高額的薪酬和升遷的機會。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也會對設備維護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多維修人員都是專業人士,學歷不高,是從別的行業、工作單位轉業的,他們的技術和經驗都是在實戰中積累起來的,他們的操作技巧、方法都很簡單,理論知識也很匱乏。由于現有的管理體制和方法,使醫院的技術人員工作松散,因此,必須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改進管理方式和管理方式,減少醫療設備的缺陷,提高醫療器械的維護質量。
目前,國內的第三方設備保修體系尚不完善,使醫療器械的技術支持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現階段,國內相關的醫療器械維修單位更多的是一個設備的修理車間,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維修制度和標準,雖然現在的醫療器械發展很快,設備的保養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離現代化的維護水平還有一段距離。同時,由于第三方維修人員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又缺乏原廠配件,采用了一些陳舊、替代的配件,造成了儀器出現故障時,維護技術上和配件供應方面的困難。
在醫學影像器材的使用中,除了要注意定期的維護和事后的維護,更要注意對其進行預防性的維護,才能確保其使用的可靠性。醫學影像設備的維護,有別于某些機器設備的維護,其維護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后期使用效果。所以,維護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熟練的維護技術。在實際的維修和管理中,要根據設備的特性、安全風險、使用頻率、使用壽命等因素,建立嚴格的維修周期,建立相應的設備維修標準,對設備進行分級維修,確保設備的安全可靠。此外,由于資訊科技的進步,也可以將分析秤、色譜分析儀等先進的保養方法引入醫學影像設備的保養中。醫學影像儀器的主要故障和常見故障多由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引起,醫院應當對醫院現有設備進行全面的統計,回顧以往的維修保養記錄,制訂相應的維修保養計劃:(1)檢查設備本身存在的問題,整理在用設備的技術參數、產地、名稱、入院時間、規格等,評估設備是否符合醫院臨床工作開展的基礎性要求,判斷其是否符合醫院未來可預見一段時間的發展需要,并制定臨床論證及設備更換計劃,保證現有設備能夠滿足臨床診斷需求,避免設備因自身老化而影響臨床診斷或導致診斷錯誤;(2)對購置后的醫院運行記錄、日常管理制度、維護記錄、維修記錄等進行分析,以確定設備保養不當,分析潛在的安全隱患,建立專用設備檔案,制訂維修方案;(3)對設備安裝、運行環境進行徹底的檢查,對不合格的設備環境進行及時的調整,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備案,防止環境問題的發生;(4)實現配件的規范化管理,建立明確的設備和材料管理賬戶,各類耗材、配件要有詳細的清單,明確供應來源和供應路線,并從多個渠道進行采購,以確保維護工作的合理性,并提供相應的醫療用品。
傳統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適應現代醫療器械維修的需求,必須從被動維修向主動維護轉變。在常規的醫療照相設備中,對其進行維護和維修,達到維護代替維修的目的。目前,國內的醫用影像器材普遍處于被動維修狀態,這就造成了醫療器材經常發生故障,因此,通過對其進行相關的保養與管理,可以有效地了解和掌握這些設備的使用風險,從而在發生故障之前進行預防,既可以確保設備的正常工作,又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當前的醫學影像設備,其型號、自動化程度都較高,因此,一方面,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與管理,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才能達到系統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醫學影像器材的維護,由于醫院的實力有限,需要與相關廠家建立多種經營模式,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共同制訂設備維護體系,以達到有效的設備管理。為了保證醫療影像器材的正常使用,醫護人員要處理好保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維修隊伍,改進醫療器械的維護方式,改變醫療器械的維護方式。因此,醫護人員要清楚,醫療影像器材的維護與一般的維修工作不同,醫護人員在使用過程中要有較強的責任感,要貫徹求真務實的作風,同時,要根據醫療影像器材的維修特點,合理地規避風險,對故障的原因進行分析,及時進行維修。同時,要開展定期的維護工作,提高設備的維護效率,使醫療影像設備的技術革新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對影像系統的管理與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醫院設備管理中,維護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是決定醫院設備管理工作的關鍵,要使其技術水平得到提升,能夠及時、高效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就必須通過定期的培訓,將先進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員工,并通過嚴格的考核,使其熟練掌握,形成一支合格的維修管理隊伍。同時,在招聘過程中,還要對招聘的人員進行嚴格的質量評估,以確保其具備較高的技術能力。醫學影像器材維護與維修,應組建專門的專業技術隊伍。這就要求建立一個長期的人才培養體系,即科室成員在進入單位后,要進行科室輪換,一年的輪換,使其對科室的各個工作流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針對員工自身能力進行培訓,并制訂完整的培訓方案;按照崗位發展需要和醫院影像設備維護管理的需要,對員工進行崗位發展的培訓,使他們熟悉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根據新引進的醫學影像器材,由工廠的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以確保技術人員能夠全面掌握儀器的技術原理和維修方法;定期召開醫學影像器材維護案例交流會,由各科室組長組成技術團隊,并將典型病例制成影像資料,以供技術人員進一步學習。醫院擁有多種技術人才,要充分發揮其職能。另外,各單位主管也要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待遇,完善福利體系,招募有能力的人才加入醫療影像團隊,以解決問題。醫院要改善目前的設備維護狀況,運用多種協作維護機制,組織員工召開維修大會,交流工作經驗和做法,把先進的技術帶入工作中,提升技術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醫學影像設備維修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維修工作要有完整的執行規范、執行標準,維護工作結束后,管理者要對有關工作的實際狀況和工作效果進行檢驗;同時,要對醫療設備的維護、保養、維修等進行標準化,并對有關的資料進行詳細的記錄,以便為維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科學的依據。檢查的目的是判定醫學影像設備的維護工作質量,首先,要從日常的檢查開始,從設備的使用年限來估計設備的失效概率,再確定設備的狀態檢驗間隔,并對設備的硬件狀況和工作效率進行評定,以判定維護工作是否到位;維修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要通過定性、定量的方式反映,如維護次數過少、設備使用時間長、維修記錄不完整等問題,對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進行定期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確保設備維修管理的不斷改進;另外,要建立健全的醫學影像器材保養質量控制體系,可參照國際、國內成熟的技術服務計劃,并結合醫院的實際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醫學影像器材風險評價體系,對設備檔案和類別進行量化賦分,并以量化評分法確定風險等級,將其列入風險管理系統中,并對設備的維護計劃進行指導,由定性到定量。
通過多種機制,研發新的醫學影像設備維修計劃,實施新的政策,以新的三方機構為主導,綜合考察其檢測能力,實行三方機制檢測,積極與三方維修部門進行合作,在長期合作關系中,促進醫學影像設備的有效維修與維護。另外,在合作過程中,需要醫院挑選本院的工作人員,對第三方維修公司的信譽能力、售后處理能力進行評估,并對第三方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確定是否有足夠的維修配件,并根據醫療設備的特點,確定合適的合作伙伴。同時,對信用不佳的醫療機構,必須列入醫療機構的黑名單,如果醫療機構愿意提供更好的服務,醫院也不能與之合作,以免造成醫學影像設備的維護和損壞。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方必須保證維護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能夠利用先進的技術來解決醫學影像設備故障,并能利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為醫學影像設備的維護工作提供更好的維修和維護。
綜上所述,醫學影像器材的維護,因廠商的技術壟斷,在維護上需要投入巨資,且成本較高。因此,醫院不愿意花費巨資進行維護,因而影響了醫療成像設備的維護與使用。只有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和第三方、廠商建立合作關系,才能提升設備的維護效率,節約維護費用,延長使用壽命,方便醫院的運營。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醫學成像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廣泛,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因此,在臨床上,成像設備必須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保證診斷和預后。因此,加強對醫院影像器材的維修保養,從日常使用、日常保養、定期檢修等方面進行,并進行相關的管理,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使用效果。醫學影像器材在醫療衛生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維護工作的管理上,還需加強統籌規劃,在出現問題前進行預見性干預,提升相關人員的技術能力,并建立檔案,以保證后續維護工作的可追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