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山東 威海 2644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過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為確保其運行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就要及時落實電子設備維護管理方案,避免器械故障對醫療工作開展造成影響。
目前,在醫療器械維修管理控制工作中,受到技術人員比重、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維修技術較為單一,多數還是出于實踐經驗和自我學習,這就使得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故障問題出現后,相關問題的及時性分析和應急處理工作落實不到位,也會直接影響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維修結果,無法滿足維修的整體技術標準,也會增加安全隱患的留存。
主要是因為工作人員對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操作流程掌握不到位,加之責任心和崗位意識不足,就使得設備保養工作無法及時落實,初期階段引發的故障沒有得到重視,長此以往,就會對機械電子設備的實際使用壽命和診斷正確性造成影響。
一方面,醫療器械電子設備受限于材質以及基礎結構的特殊性,電路故障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電路中電流受到外界影響出現被切斷的情況,電路故障會直接造成醫療器械電子設備不受控制,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直接造成設備損壞。另一方面,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機械故障問題。(1)設備長時間處于閑置狀態,機械轉動部件受潮問題、生銹問題或者是灰塵堆積問題較為嚴重。(2)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本身屬于精密性元件,若是長時間使用沒有達到及時養護就會造成磨損問題,必然會對精密測量結果產生影響,增加設備診斷錯誤率。除此以外,管理制度不規范等問題也較為常見,沒有按照制度要求和標準落實相關工作,必然會對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質量造成影響,使得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制約醫療器械的應用效果。
在醫療器械電子設備常規化運行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其運行要求和控制標準落實相應工作,首先詢問操作人員了解設備故障前后的情況,確保資料信息和數據收集的及時性,以便于更精準地落實相應的處理措施。其次,要對故障問題進行集中分析,結合工作原理以及系統組成部分的特性展開評估工作,有效提升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工作的質量水平。與此同時,要選取適配的方法開展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主要是先對維修電路板進行觀察,目測是否存在斷線、設備元件斷開、連接線斷裂等問題,并且,要對元器件是否存在虛焊、漏焊以及插反等問題予以校對,從而借助目測的方式初步了解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基礎問題。在觀察結束后,為驗證相應情況,主要是借助萬用表進行電路板電源和地之間阻值的測定分析。
電路板的阻值參數一般是在70 ~80Ω,若是阻值參數較小,則證明電路板上存在被擊穿或者是部分擊穿的元器件,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元器件的替換。若是阻值參數正常,則借助萬用測量板進行二極管、三極管等分力元件的測定分析,有效評估實際情況后開展相應作業。若是針對有測試點的電路板,則要在了解相應測試點電壓參數后,對測點進行測量,評估電壓值偏高正常值的測試點,更快速且精準地評估電路板故障問題。
主要是結合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現象進行評估,判定可能存在問題的原因,從簡單到困難逐步進行問題的排查和解決,最后剩下無法根除的部件就是主要故障點。比如,電路板維修處理環節中,要判定電路板是否存在故障,首先要排除和電路板連接位置機器故障原因造成的附件故障。
主要是指借助性能正常的元器件或者是IC 板替換存在疑問的元器件,若是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則證明故障來源判定有效。
主要是將有故障的儀器設備和用型號正常運行的儀器設備進行對比分析,主要是對特征、波形、電壓等基礎測量參數展開對比評估,判定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更直觀地進行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判定。
一般是針對中小型醫療器械電子設備,其設備的運行原理較為簡單,并且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沒有非常復雜的電路圖,此時,在維護養護控制工作中,要從設備的運行目的出發,集中評估醫療器械電子設備運行中環境因素、設備運行時間、設備運行記錄等基礎信息,從而更加快速地進行故障問題的定位以及具體原因的判定,進一步實現對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故障處理,提高維修養護管理的質量效果。
為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處理水平,要結合設備的應用要求和檢修規范落實具體工作,積極提高具體作業效能,打造更加精準的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方案,一定程度上減少異常故障造成的影響。
在醫院常態化管理工作中,不僅僅要關注醫療質量,也要對醫療器械的常規化管理工作予以重視,提高電子設備維修管控工作的水平,才能共同打造更加和諧的醫療環境,減少設備異常運行造成的誤判問題。一方面,要從醫院方的角度落實更加規范的管理機制,提高對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工作的重視程度,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維護管理意識,以便于能及時發現日常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按照規范化維護養護管理辦法開展相關工作,從而有效地減少故障現象。另一方面,要擴大相關工作的資金投入比例,深化管理范圍,充分保障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護養護工作的質量效果,只有從根本上提高重視程度,才能將其列為常規管理項目,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盡可能提高設備的精密性,為醫療工作的精準開展奠定基礎。
要結合醫療發展的基本要求,積極拓寬人才培養范圍,確保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護養護工作能更加專業且規范,提高人才培養的基本水平,在充分掌握各種檢修處理方法的同時,能按照規范管理要求逐步落實具體工作方案。首先,要落實更加可控化的準入機制,優選專業性較好且工作能力較強的維護管理人員,優化后續培養的質量,不僅要對工作人員相關資質予以認證,也要充分了解其工作水平。其次,要開展常規化培訓指導工作,在優化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時,強化其責任意識和崗位意識,能充分踐行規范化維護養護制度,及時開展相應的維保工作,并及時匯總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度分析和技術處理后及時解決,更好地滿足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護養護工作需求。與此同時,要利用技術交流等方式優化維修人員的危機處理能力。最后,要將日常維護養護工作和崗位責任機制予以聯動,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從而提高相關人員的崗位意識,確保能按照規定要求充分踐行常態化維保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處理控制工作的水平,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應用要求優選相應的維修類型,保證日常維護管理控制工作落實到位,最大程度上減少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的運行問題,滿足規范化管理的控制要求。
第一,跟蹤維修處理機制,主要是針對一些大型或者是精密度要求較高的設備,要在設備購進后就開展跟蹤性維修管理,保證維修處理環節和控制環節的規范性,更好地滿足綜合應用控制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在跟蹤維修處理環節中,供貨方提供對設備的跟蹤維護服務,不僅包括零部件、配件的維護,也要及時進行維修技術文件的處理,最大程度上建立可控化全過程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管理模式。
第二,定時維修處理機制,主要是建立針對性較好的控制機制,每項醫療器械電子設備都要按照維修周期開展相關工作,保障計劃性維修處理環節的基本水平,降低故障發生率的同時也能提高設備的應用效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更好地維持設備綜合化管理工作的水平。
第三,即時維修處理機制,主要是在設備出現較為明顯故障后,結合實際情況落實相應的維修處理方案,這種處理方式是目前醫療器械電子設備較為常見的維修處理模式,需要技術人員具備較好的應急處理水平,及時針對故障問題落實可控化管理機制,最大程度上避免其運行故障對醫療活動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在完成即時維修工作后,要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存儲,建立對應設備的數據庫,以確保后續維護養護工作能依據維修檔案逐步落實。
為更好地提升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養護管理水平,要積極踐行規范化保養管理機制,提升具體制度控制工作的規范效能,更好地降低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故障率,改進維護養護工作進程,確保維修工作能順利開展和落實。
第一,要制定階段性管理制度,約束相關工作人員的同時,確保保養管理規劃能逐步落實,并嚴格按照管控制度的具體要求開展相關作業,滿足綜合管理要求后,陸續開展階段性檢修和維護養護工作。
第二,要強化部門溝通水平,建立協調溝通管控機制,確保設備應用部門和設備維保部門之間能及時針對設備運行狀態予以交流,從而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開展維護養護管理控制工作,減少異常現象留存造成的影響,并打造規范化維修協調控制機制,保證維修計劃和維修制度都能落實到位。
第三,維護人員要對具體部們進行相應的日常養護指導,詳細講解具體的注意事項,從而確保日常設備應用中就能規避一些錯誤操作,更好地開展規范化設備管理工作,提高醫療器械電子設備日常應用水平,更好地降低故障概率。
第四,要踐行精細化管理制度,醫院要善于應用信息技術,打造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和管控平臺,及時匯總日常信息和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后,形成相應的設備數據庫,以便于各個部門之間進行數據的共享管理,提高設備實時性監督和管控的實效性水平,減少設備管理成本。與此同時,結合數據信息能提高故障評估的時效性,結合具體運行狀態更加精準地完成故障分析,以便于優化維修效率。
總而言之,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管理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院方要積極提高對具體工作的重視程度,落實規范化管理制度,優化人才培養水平,確保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打造更加可控且安全的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管理平臺,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利用實時性監督和溝通管理,實現設備的精細化管控,為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工作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