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中國孩子的二語學習應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在起始年級培養語音意識并進行自然拼讀教學是最佳選擇和最佳路徑。開展自然拼讀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詞匯解碼能力。在自然拼讀的學習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聽說練習并通過大量反復的訓練和實操才能逐步掌握自然拼讀學習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儲備了大量的字母發音、字母組合發音以及以字母音為首音的相關詞匯,積累量不言而喻,為獨立閱讀能力提供有效支持。然而在小學自然拼讀教學中的一些關鍵問題亟須解決,迫切需要廣大一線教師聚焦教學中的關鍵問題,積極探索,找到破解路徑。
1 關鍵問題的提出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肩負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使命。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語言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自然拼讀教學因其獨有的優勢成為廣大一線教師課堂教學的寵兒,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對于起始年級學生語音基礎的奠定以及未來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自然拼讀的普及,自然拼讀教學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尤為凸顯的要數語音教學,眾所周知,語言通過語音來體現,簡而言之,即語音是語言的具體表現形式。然而在我們的語音課堂中,常常出現學生發音不準確,教師糾錯不到位等現象,長此以往,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受到打擊,課堂呈現出效率低下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吞音現象多發
這種吞音現象通常出現在以輔音結尾的詞上,例如,學生在發make這個詞時,通常會將詞尾的k發得非常模糊,甚至輕而弱。
(2)雙語音的發音不到位
受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影響,中國孩子的雙元音發音通常不夠飽滿到位,發音口型不準。例如,把bike/baik/讀成/bek/。
(3)不能按意群正確朗讀語句
(4)隨意拖長調
2 關鍵問題的分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在語音方面學生要能正確地讀出26個英語字母,了解并掌握簡單的拼讀規律,知道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知道要根據詞的音、義、形來學習詞匯。那么出現上述關鍵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沒有掌握簡單的拼讀規則,不能夠獲取正確的語音相關知識,沒有進行大量的聽音感知、模仿發音的訓練,那么他們就無法獲得親身體驗,也無法在腦海中形成語音規則的框架,最終導致他們在實際學習中無法運用,不能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層面。
3 關鍵問題的破解路徑之課內活動
3.1 開展以歌曲歌謠為載體的“語音意識啟蒙”
為激發語言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語感、拓展詞匯量,我校在2021屆一年級(1)(2)(3)(4)班第一學期拓展了28首課外歌曲,與主教材融合和“語音意識啟蒙專題課”兩種途徑進行。積累課外詞匯約200+個(是課本詞匯量的5倍)并且匯編成冊,形成了校本教材《英語·語音意識啟蒙拓展詞匯集》。一年級第二學期對學生進行了系統的26個字母發音以及字母形的教授,通過Super Simple Learning資源拓展了以26個字母發音為首音的詞匯150+個,通過Pink Fong字母體操資源讓學生自然習得26個字母的形。在語境理解的基礎上在“語音意識啟蒙專題課”上充分采用動作、圖片、道具和互動、游戲等豐富靈活的方式強化單詞的記憶。
3.2 開設自然拼讀社團課,實現自然拼讀精學精練
2022年經校方批準支持,我校在一年級開設了自然拼讀社團。社團的組建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和認可,社團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時間在每周二的下午16:50~17:50。在征得家長的同意后,所有自然拼讀社團學生購買了字母磁力貼學具。主要用于詞匯的拼讀實操。學生們在操練的過程中鞏固課堂所學,回家后通過自然拼讀社團群錄制視頻的方式還課,群內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切磋氛圍,練習拼讀已經成為社團中孩子們茶余飯后的習慣。老師利用閑暇時間觀看學生們的實操視頻,對學生們的學習勁頭和優點提出表揚和鼓勵,對發音和拼讀錯誤及時糾錯,學生再改正、再還課,形成良性學習模式。社團教學以Super Simple Songs,Super Simple Learning,Pink Fong以及《Phonics Kids 2》等原汁原味的資源為載體,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趣味性、可操作性等特點,讓學生在磨耳朵的同時建立語音意識。社團中的孩子經過系統的實操訓練和日常練習在思維拓展、語音語調、詞匯積累、口語發展、學習積極性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果。在一年級結束時,社團中的所有孩子初步具備了CVC詞匯的“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能力。孩子們在社團學習中感受到了詞匯的奧妙和樂趣,每節課都呈現出積極樂學和主動參與的學習風貌。在社團課程中,我們還嘗試利用思維導圖教授字母和字母組合發音,培養學生的自然拼讀思維發散能力,多數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
3.3 積極探索繪本閱讀與自然拼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出于對自然拼讀教學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不斷地研磨和實踐,教師們呈現出一場場視覺和心靈的課堂盛宴,讓我們在雙減政策落地的同時,充分感受到校內學足學好的重要性。英文繪本為學生提供了自然、真實、有意義的英語學習語境,生活化和趣味化的主題元素有助于兒童的詞匯和認知學習。另外,繪本中可預測的內容和重復的文句可增加兒童閱讀的自信心。寓教于樂、趣味叢生的課堂都是學生和老師所向往的。先后組織了全員參與的繪本閱讀與自然拼讀結合觀摩課。課例遍布小學低、中、高年級自然拼讀教學,并且每堂課中都涉及了與主題相關的自然拼讀繪本閱讀,例如,與字母組合ea發音有關的繪本《A Pea In the Sea》、與字母組合ow和ou發音有關的繪本《A Round Round Mouse》、與字母組合oo發音有關的繪本《No Book, Just Cook》與字母a發音有關的繪本《Frank the Rat》。對繪本閱讀與小學自然拼讀教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嘗試與創新探索,在我校乃至全區范圍內起到了良好的自然拼讀教學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關注并初步嘗試在自己的課堂中融入自然拼讀教學。同時,本著開誠布公、共同探討、共同提高的態度觀課評課。在觀課時善于發現執教者的教學亮點和教學中有價值、可借鑒、可操作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同時,也客觀地提出自己對于課堂教學的思考和意見,善意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建議。促使執教者進一步回顧和反思自己的課堂,在不斷的反思中去完善、優化和提升課堂效果和質量。
自2021年筆者兒子2歲起,依循自然拼讀法的路徑、以自然習得的方法進行家庭英語學習,截至2022年在26個字母發音以及以26個字母發音為首音的相關詞匯的拓展中,在詞匯量方面比同齡孩子成效顯著。自2021至2022年,筆者7歲的女兒也進行了系統的Phonics kids 1和2的學習并開展了大量的線上和線下繪本閱讀。英文閱讀量和詞匯量都明顯高于同齡孩子,英語語音樣貌良好,自主學習能力強。當下家長們對于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對于老師布置的家庭閱讀、親子閱讀以及假期學習拓展活動等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我們都知道,字母是組成單詞的單個元素,對單個元素發音的熟練程度也決定著解碼單詞的能力。背單詞、背課文從來都是壓在學生身上的兩座大山,但通過自然拼讀的學習,學生能夠快速嘗試和體驗拼讀單詞的樂趣,通過學習自然拼讀,學生建立起字母與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見到陌生的詞匯,學生將會運用自然拼讀法解碼這個詞匯,并把它讀出來,進而借助圖片或上下文等理解陌生詞匯的意義,那么在學生的腦海中就建立起了詞匯的音、義、形三者之間的聯系。在這樣長期的實踐和操練中,學生會習得大量的詞匯,逐漸形成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
4 關鍵問題的破解路徑之課外活動
4.1 英語課外延伸活動架起自然拼讀到閱讀的橋梁
我們鼓勵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下,帶著期待朗讀繪本,帶著感情創編繪本,帶著創新延伸繪本,帶著欣賞分享繪本。因而,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基于上下冊教材單元主題整合,開展了學生自制英語繪本、主題繪本思維導圖、英語故事比賽等系列活動。各活動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為學生們的繪本學習提供創作、分享、展示和漂流的機會,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學習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和發展。繪本創作活動共涉及動物、水果、校園、玩具、顏色五個主題,學生們的作品精彩紛呈,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共收集繪本293本,優秀作品187本,形成了課題組的原創繪本資源庫。所有繪本作品均采取年級循環漂流的閱讀方式,學生們在分享自制繪本作品的同時也欣賞和閱讀到兄弟班同學的繪本作品并分組交換,上臺朗讀分享。學生們在活動中鞏固和自然習得了許多句式在具體情境中的用法。例如This is a/an... I see a/ an... I have a/an... Show me a/ an... A purple/red/ yellow/ green/pink candy for you和Here is a/an...等。同時,筆者為四個教學實驗班均建立了學生學習檔案,為后期學生學習情況對比分析提供了有力的過程性資料。
4.2 單詞思維導圖畫發散自然拼讀思維能力
一年級上學期接近尾聲時,筆者對四個教學實驗班進行了單詞思維導圖畫嘗試,在還沒有進行系統的字母學習和書寫的前提下,學生們小試牛刀的表現卻相當驚艷。鑒于學生們良好的學習樣貌和學習興趣,在一年級下,對學生進行了系統的自然拼讀思維導圖授課,在老師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講解后,孩子們自行創作,先后完成了魚骨圖、花朵圖、雨滴圖和大樹圖等不同形態和形式的思維導圖畫。在活動中總結了相關字母和字母發音以及拓展詞匯。發展了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鞏固了自然拼讀學習,收獲了英語學習方法。90%學生熟練掌握了26個字母發音及字母發音延伸出的字母組合發音,并能準確地歸納、分類和總結。學生在“情趣化”“體驗式”的活動中自然習得標準的字母發音,快速準確地辨認字母大小寫,并且積累首字母發音例詞,納入聽說詞匯積累約160個。
4.3 繪本故事趣配音
語音意識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對發音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語音意識的培養需要借助大量的語音輸入,激發孩子敏感的語言神經系統。有趣的畫風、鮮活的人物、簡單的詞匯、輕快的節奏、純正的發音組成了最易激發學生們語音學習興趣的元素。一年級暑假開始前就為學生制定了翔實的假期計劃——語音意識培養成長計劃。計劃分別從TPR活動、磨耳朵、繪本閱讀、趣配音以及課外拓展等內容鍛煉學生的肢體、耳朵、眼睛和嘴巴協調能力。盛夏的高溫沒有阻擋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反而讓我們記住了這樣一群可愛的身影。這次的實踐活動孩子們參與熱情高、配合力度大、進步速度快、家長反映好,學習成果顯著。在這其中的繪本趣配音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孩子們線上自主閱讀和配音字母故事26本,實現了由單個詞匯到句子再到完整故事的輸出,初步嘗試閱讀英文繪本的樂趣,挑戰自我,樹立了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此項活動積累聽說詞匯529個,孩子們積極的打卡情況足以表達他們對此項活動的熱愛。
4.4 各類競賽展風采
在探索過程中,我們相繼舉辦了超級英文歌手展示、熱板凳、思維導圖畫、自制繪本秀、英語口語秀、字母操表演秀、輔音字母兒歌對唱、課外詞匯拓展PK賽等多種形式的課題階段性成果展示和競賽活動,每次活動都有計劃、有部署、有實施、有獎勵、有總結。在激勵孩子們的同時,也看到了自然拼讀帶給孩子們的饋贈。
5 關鍵問題的破解路徑之專業成長
5.1 專業引領明方向
我們采用了集體學習和個體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學習專著、閱讀教育教學類刊物、網絡研修的形式學習有關自然拼讀法教育教學理論,寫好教育隨筆,積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課題組看過的理論著作有《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不容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英語,愛拼才會贏——聊聊自然拼讀那些事》《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英語,可以這樣學》《閱讀,兒子教我學》《英文繪本創意教學》《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等。課題組常用的網絡研修平臺為國家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外研社主辦的“外研童書直播間”,對于自然拼讀和繪本閱讀教學的理論和教學實踐成果有了更加深入的認同。
通過學習,努力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研究課題的研究現狀、科學依據、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實現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5.2 研學賦能助成長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課題組老師積極參加各種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申報此課題之前,課題組全體成員就已經參加了金昌市教科所組織、金昌市小學英語學科專家團隊牽頭的“基于主教材的自然拼讀與繪本閱讀教學”研討活動。筆者也承擔了在金昌市第三小學的繪本閱讀教學觀摩研討課,課題組成員參與探討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以及如何通過繪本閱讀教學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我們還通過在線研修的方式,先后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英語自然拼讀與分級閱讀教學研討會、全國麗聲英語閱讀教學名師課程、假期中如何指導孩子有效開展家庭英語閱讀等。在專業引領與研學中不斷接收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名師的課堂教學技巧,不斷在實踐中探索適合本校學生的自然拼讀教學模式。
5.3 團結協作聚智慧
(1)主持人于2021年8月成立課題組,撰寫了開題報告,并于2021年9月在英語組進行開題報告會,統一認識、激發教師行動研究的內驅力。
(2)在前期理論學習、課堂觀摩、資源搜集的基礎上,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組成員規劃實施“自然拼讀”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以及繪本閱讀在小學自然拼讀教學中的應用。確定2021屆一年級(1)(2)(3)(4)為重點實驗班進行系統式自然拼讀法教學研究及繪本閱讀的推廣,由課題主持人賈菁執教;2018、2019屆一年級(1)(2)班進行分散的、滲透式的自然拼讀教學,分別由田璀云和陸錦執教。通過“實驗—改進—再實驗—再改進—推出優質匯報課”的技術路線,初步構建出“自然拼讀”課堂教學基礎模式,探究小學自然拼讀教學中的實施路徑與方法。
針對教學實踐進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學校教研活動為契機進行了與課題相關的多次小課題研討論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低年段的趣味性教學探究》《26個字母發音教學的步驟和教學策略》《如何有效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等。
6 實踐中的新思路、新舉措
6.1 恰當的時機
通過大量聽音、重復強化,選擇恰當時機進行自拼啟蒙,能夠有效降低拼音的負遷移影響。產生母語負遷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情境因素。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反復傾聽、模仿、強化,能夠增加學生對字母發音的熟悉感和熟練度。他們能夠準確地在不同語言情境中區分發音,在英語課堂上讀出自然拼讀發音,在語文課堂上讀出拼音發音。另外時機安排得當,漢語拼音的負遷移作用微乎其微。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干擾,一年級上學生集中學習漢語拼音期間,以整體輸入為主。一年級下,學生熟練內化漢語拼音之后才開始字母名和字母形的識別教學。
6.2 科學的方案
自然拼讀教學過程中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學以致用”的英語學習的不二法寶,通過創設和營造真實有意義的英語文化環境和語言環境,以情境為環境,以活動為載體,以交際為主題,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英語,并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它既包括課內的語言實踐活動,也包括課外的語言實踐活動。課題組通過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說英語、在課堂上進行真實的交流交際對話,進行生活記錄類的繪本創作等形式,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
6.3 不可忽視的視覺詞
重視Sight Words學習,有助于提升閱讀流暢度。Sight Words通常譯為“視覺詞”,指兒童讀物中最常出現的詞匯,因此還被稱為“高頻詞”。Sight Words用以解決不符合發音規則的高頻詞問題,Phonics用以解決符合發音規則的生詞問題,繪本故事則能夠解釋語言的意義。三者結合幫助學生流利閱讀。
6.4 家校均衡學習
有效的家庭學習時間在擴展學習時間和豐富學習資源方面是必要條件。父母的教育理念對兒童學習成效影響較大,因此培育家長科學的英語學習觀念,矯正以往“只學課本、只盯考試”的傳統思維,積極配合老師進行各項視、聽、說、讀、寫學習活動,實現“家校均衡學習”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在聽力輸入和繪本閱讀方面尤為重要。調動家庭和學校通力合作,共同為孩子提供適切的閱讀素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保證充分的閱讀時間,才能夠成就具有良好閱讀品格和閱讀能力的孩子。基于此,本課題組在新課程背景下家校均衡閱讀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根據不同學情及家庭背景,探索可行的家校均衡閱讀模式,并推動課堂閱讀與家庭閱讀的良性互動。
(作者單位:金昌市龍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