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海萍
(昌江黎族自治縣中西醫結合醫院產科,海南 昌江 572700)
剖宮產是產科領域中的一種重要手術,是處理難產及高危妊娠,挽救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醫學手段。剖宮產是經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手術,降低了圍生兒的死亡率,但是存在宮縮乏力、胎盤前置、產程延長、巨大兒、羊水過多的產婦產后易出現大出血、血栓、子宮破裂等情況,增加了剖宮產術后產婦死亡率[1]。縮宮素是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的一線藥物,可有效改善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發揮止血功能,但是半衰期短,藥效消失快,促子宮收縮效應無法長久維持,部分患者仍然可能存在產后出血的風險[2]。因此臨床上常將其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以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提高止血效果。氨甲環酸常應用于各種出血性疾病、手術時異常出血等,有抗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與纖溶酶和纖溶酶原上的纖維蛋白結合位點結合,抑制了纖溶酶溶解纖維蛋白,還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強血管通透性,從而達到止血的作用[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氨甲環酸聯合縮宮素對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以及對產婦凝血功能、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昌江黎族自治縣中西醫結合醫院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94 例剖宮產產婦以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產婦(47 例)孕周36~42 周,平均(37.11±1.03)周;年齡24~38 歲,平均(31.45±4.11)歲。觀察組產婦(47 例)孕周36~42周,平均(37.15±1.05)周;年齡24~37 歲,平均(31.41±4.08)歲。比較兩組產婦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①符合《剖宮產手術的專家共識(2014)》[4]中剖宮產指征;②單胎妊娠;③孕周≥ 36 周;④初次行剖宮產手術;⑤術前產婦均保持清醒無意識昏迷;⑥存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宮縮乏力、胎盤前置、產程延長、巨大兒、羊水過多等)的產婦。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異常或者障礙;②精神類疾病無法溝通交流;③對甲環酸、縮宮素以及麻醉藥物不耐受或者過敏。昌江黎族自治縣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實施,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兩組產婦均進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見效后實施剖宮產手術,待胎兒順利娩出后,給予對照組產婦縮宮素(寧波人健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019,規格:1 mL∶10 單位)10 U,靜脈滴注,同時宮體注射縮宮素20 U。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氨甲環酸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962,規格:5 mL∶0.5 g)治療,0.5 g/次,將氨甲環酸注射液與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混合均勻后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完全剝離胎盤胎膜后,采用紗布清理宮腔,確定無明顯出血后逐層縫合。當產婦術后出血量≥ 500 mL,則立即采取其他止血方法(如子宮動脈結扎、B-Lynch 縫合術、宮腔填塞甚至是全子宮切除等)進行緊急處理治療,確保產婦的安全。
1.3 觀察指標①產后出血情況。觀察記錄產婦產后2 h和產后24 h 的出血量,出血量=[胎兒娩出后接血敷料濕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比重g /mL),產后出血產婦為胎兒娩出后24 h 出血量≥ 1 000 mL 者,統計產后出血率。②凝血功能。取產婦產前、產后24 h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希森美康株式會社,規格:CS-5100)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計數。③血流動力學。分別于產前、產后24 h 檢測產婦舒張壓、收縮壓、心率。④不良反應。觀察產婦產后惡心、嘔吐、胸悶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出血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產后出血量、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計數為計量資料,經S-W 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組內產前產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2、24 h 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2.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比較產后24 h 兩組產婦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與產前比均顯著縮短,且觀察組更短;血小板計數與產前比均呈顯著降低趨勢,但觀察組更高;纖維蛋白原水平與產前比均呈顯著升高趨勢,且觀察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產婦凝血功能比較(±s)
注:與產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凝血酶原時間(s) 血小板計數(×109/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纖維蛋白原(g/L)產前 產后24 h 產前 產后24 h 產前 產后24 h 產前 產后24 h對照組 47 15.84±2.65 13.14±1.86* 213.69±29.44 173.25±27.84* 40.68±6.56 25.44±3.36* 2.47±0.35 5.07±1.08*觀察組 47 15.79±2.61 11.03±1.62* 211.83±31.43 186.26±28.44* 40.31±6.55 22.23±3.25* 2.45±0.32 6.21±1.18*t 值 0.092 5.865 0.296 2.241 0.274 4.708 0.289 4.88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比較產前、產后24 h 兩組產婦組間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3 兩組產婦血流動力學比較(±s)
注: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心率(次/min)產前 產后24 h 產前 產后24 h 產前 產后24 h對照組 47 86.84±6.35 85.34±6.64 132.55±8.65 131.21±8.66 80.13±5.65 80.98±5.93觀察組 47 86.32±6.19 85.24±6.24 131.69±8.78 130.99±8.53 81.24±5.77 81.45±5.36 t 值 0.402 0.075 0.478 0.124 0.942 0.40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剖宮產術是處理難產及高危妊娠的醫學手段,合理行剖宮產術,可降低高危孕婦和圍生兒的病死率,確保母嬰安全,但存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產婦剖宮產后可能發生術后產后出血。剖宮產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安全的并發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5]。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導致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因此,臨床上常使用子宮收縮類藥物預防和控制出血,縮宮素是常用的一種多肽類激素子宮收縮藥物,可對子宮平滑肌產生刺激,促使平滑肌收縮,胎盤剝離面的血竇壓迫止血,緩解出血情況,但是縮宮素半衰期較短,維持子宮收縮效應的時間較短,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產后出血的風險,而大劑量或重復給藥可引起子宮痙攣,影響術后康復[6]。
氨甲環酸是一種抑制纖溶系統的藥物,可有效抑制纖溶酶,具有止血、抗變態反應、消炎的功效,常被用于纖溶亢進所致的外科手術出血和婦產科手術出血[7]。氨甲環酸還通過增加纖維蛋白凝塊中的膠原合成,增加血凝塊穩定性;通過減少紅細胞輸注量,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產生治療作用[8]。同時聯合縮宮素促進了產婦的子宮收縮,加強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張力,產生機械性止血作用[9]。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產婦產后2、24 h 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氨甲環酸聯合縮宮素可有效控制剖宮產產后出血情況。分析其原因在于,剖宮產產婦術后血小板的凝集受到抑制,會分解凝固因子等,導致術后出血,而氨甲環酸能夠有效抑制纖維蛋白分解,促進血小板凝集,發揮止血的功效,進而降低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產后24 h 兩組產婦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與產前比均顯著縮短,且觀察組更短;血小板計數與產前比均呈顯著降低趨勢,但觀察組更高;纖維蛋白原水平與產前比均呈顯著升高趨勢,且觀察組更高,說明氨甲環酸聯合縮宮素可有效改善剖宮產產婦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為,氨甲環酸可通過結合纖維蛋白溶酶分子上的賴氨酸結合位點,競爭性阻止纖溶酶原在纖維蛋白上吸附,抑制纖溶酶原的激活、纖溶蛋白降解,達到良好的抗纖溶作用及止血效果;此外,在機體血清中α2巨球蛋白抗纖溶酶的影響下,氨甲環酸抗纖溶酶作用更加明顯,止血作用更加顯著,最終改善纖溶酶亢進導致的凝血功能異常。氨甲環酸、縮宮素兩者聯合發揮較好的止血功能,緩解產婦產后出血情況,降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10-11]。
本研究中,產前、產后24 h 兩組產婦組間舒張壓、收縮壓、心率,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剖宮產產婦使用氨甲環酸聯合縮宮素安全性相對較高,不易增加不良反應,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的影響。究其原因在于,氨甲基環酸藥代動力學較好,安全性良好,與縮宮素聯合使用不會增加胸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季景環等[12]的研究中指出,氨甲環酸+縮宮素聯合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具有較好的止血功能,可有效降低產后出血量,調節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水平,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可促進產婦的術后恢復。
綜上,在使用縮宮素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氨甲環酸可有效控制剖宮產產后出血情況,改善剖宮產產婦凝血功能,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研究時間較短,需完善設計后進一步探究對產婦的遠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