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摘要】目的:觀察艾滋病管理中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艾滋病患者82例(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隨機分為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觀察組(41例)與常規管理的對照組(41例),觀察自我管理能力、遵醫行為、疾病認知程度、生活質量。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高,遵醫行為評分高,疾病認知程度評分高,生活質量評分高(P<0.05)。結論: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用于艾滋病管理中,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遵醫行為,獲得較多的疾病知識,促進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借鑒。
【關鍵】艾滋病管理;積極自我管理理論;效果
基金項目:2022 年度西南醫科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發現即治療”背景下HIV感染者“U=U”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2022YB017);自貢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健康人文研究中心項目《U=U視城下的艾滋病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KRWY22-25)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self-management theory in aids management observation
TIAN Min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Luzhou, Sichuan 6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heory of positive self-management in AIDS management.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AIDS from November 2021-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41) ,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ance behavior, disease cogni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ance behavior, disease cognition and quality of life(P<0.05). Conclusion: the theory of positive self-management applied in AIDS management can improv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form good compliance behavior, acquire more disease knowledge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AIDS management; Positive self-management theory; Effect
艾滋病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對人們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均存在較大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患者而言,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能夠使其免疫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而且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復制發揮抑制作用,使得疾病感染風險進一步降低,但是以上情況依賴于患者積極接受有效的治療,保持良好的遵醫行為,并且能夠進行有效的自我管 理[1]。但是對于艾滋病患者而言,其自我管理效能并不高,而且對艾滋病知識缺乏,無法開展有效的自我管理。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認為實施過程中有利于患者健康維護意識的提升,還能促進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在不斷的干預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通過有效的方法以及技能較好的應對疾病[2]。本研究選取艾滋病患者82例,觀察積極自我管理理論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艾滋病患者82例(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9.82±3.85)歲;觀察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9.64±3.27)歲。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講解有關艾滋病的知識,叮囑注意事項,積極開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等。

觀察組:(1)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 并且充分了解其相關信息,如文化程度、年齡、依從性等,進而制定個性化的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向患者講解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內容以及要點,護理人員進行指導與說明,使得患者能夠對積極自我管理理論有進一步的認知,為后續護理開展奠定基礎。(2)管理過程中需要重視患者自我管理信心的重建,使其對艾滋病積極自我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學習,然后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技能,同時需要為患者創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使其自我管理自覺行為得以形成。(3)通過交流的方式對患者負性情緒進行分析,不斷的引導其接受自身患有艾滋病,能夠正視自身疾病,同時通過心理暗示、正面引導等方式使得不良情緒得以改善,還可利用聽音樂等方式減少患者對艾滋病的注意力,使其身心處于良好的狀態。(4)組織艾滋病患者交流會,可以由治療成功且自我管理能力較好的的患者現身說教,對自身經驗進行分享,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為患者樹立榜樣,促進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5)與患者建立合作伙伴的關系,給予充分的尊重與支持,與患者處于平等的狀態,能夠提升其疾病治療信心,在此期間還需要與患者親朋好友進行積極的交流,說明在患者病情控制中其的重要性,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患者有效的協助以及情感支持,對疾病轉歸具有重要意義。⑥組建微信群,患者與其家屬均可加入其中,可以不定期的推送有關艾滋病的知識,還可為患者提供交流的平臺,能夠實時解答其存在的疑問,給予正確的指導,解決遇到的 問題。
1.3 觀察指標
自我管理能力:艾滋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HIV-SE);遵醫行為:總分100分;疾病認知程度:3個方面,各100分;生活質量:GQOL-74量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自我管理能力對比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遵醫行為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疾病認知程度對比
管理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艾滋病不僅對患者自身生命安全有著較大的危害,同時也會給社會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艾滋病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該病尚無有效治療方式,患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主要通過高效抗逆轉病毒使得機會性感染有效減少,盡可能的延長其生存時間[3]。對于患者而言,高效抗逆轉病毒治療是終身性治療措施,并且其療效也會受到患者用藥規范性的影響,如果治療不規范,就會導致抗病毒治療失敗,而且該病是一種負生活事件,對患者身心造成的影響較大,容易使其產生應激反應[4]。因此,需要尋求更為有效的艾滋病管理方法,使得患者自我管理意愿得以提升,進而獲得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應用能夠使得患者自我管理態度得以形成,并且具備完成自我管理任務的能力,能夠將自我管理作為自覺的行為習慣。積極自我管理理論也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醫務工作者的管理意識以及現狀,整體效果更為顯著[5]。實施過程中,首先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能夠考慮到其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管理方案,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也更具有具體性以及針對性,管理期間使得患者重建自我管理的信心,并且掌握更多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知識,能夠提高自身積極性,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覺行為。積極開展負性情緒的疏導,能夠減輕艾滋病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更好的開展自我管理[6]。加強患者之間的交流,通過同伴的影響使其轉變自身行為,從多個方面給予患者情感以及社會支持,能夠使其感受到周圍人的關心,有利于自卑心理得以消除,積極面對疾病。組建微信群,有效打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使得自我管理效能干預得以持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7]。積極自我管理理念的應用能夠對患者日常生活進行管理,促進其自我管理意愿的提升,能夠在不斷的干預過程中獲得正確的認知,并且較好的接受自身身患艾滋病的事實,使得自身正面情緒得以提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身多個方面進行自我管理,促進生活品質的提升[8]。通過積極自我管理理論的應用,使得患者健康知識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維持健康的日常生活,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活動。
所以,艾滋病管理中應用積極自我管理理論,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改變遵醫行為,提高疾病認知及生活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邵英,王晶,王亞麗,等.門診優化護理管理模式對艾滋病患者心理彈性自我管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1,27(6):594-597.
[2] 李峰,李志明,唐金娥.綜合治療管理模式在HIV/ AIDS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性科學,2021,30(3):127-129.
[3] 張戈,張德和,陳瑛,等.規范化管理在艾滋病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重慶醫學,2021,50(S1): 376-378.
[4] 吳珍珍,李雪梅,劉錦峰,等.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護理對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21,30(11):145-148.
[5] 成怡.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9):1579-1581.
[6] 朱冰冰,李雪梅,劉錦峰,等.賦權水平在艾滋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自我效能中的中介效應[J].中國性科學,2022,36(5):137-141.
[7] 安靚,勞云飛.PDCA循環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質量管理的應用實踐——以提升病毒載量錄入一致率為例[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2,28(1):107-108.
[8] 陸春燕,蔣莉,黃金萍,等.個案管理在高水平CD_4~+T淋巴細胞的男男性行為HIV感染者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5):888-890.